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讨论论文_张蕾

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讨论论文_张蕾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特点,总结了立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详细分析了高层装配式住宅设计的技术要点,希冀对相关行业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要点

0引言

在全国“十二五”规划期间,进一步推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整个建筑业正面临着建筑工业化的转型。与传统居住生产的方式相比,装配式住宅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住房建设质量,由工厂批量生产的预制构件,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化装配,可以统一质量标准,保障整个房屋质量以及寿命周期。近年来,国内住宅产业化的数量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也更加符合了中国建筑业现状的技术条件。

随着城市小高层住宅建筑的推广,其建筑设计和立面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重视。预制高层住宅广泛应用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区别。立面细部板式高层住宅设计规范方面受到限制,还受到工厂定型的生产工艺和施工装配构造技术方面的制约;同时,建筑师都需要在设计前期对预制构件的特点、预制构件的种类以及控制建筑造价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

1建筑立面设计特点

(1)拆分设计。

在预制高层住宅的生产过程中,分体式设计是整体设计方案与预制构件互相联系的重要环节,包括整体建筑的施工单元拆分、单元预制构件设计、分体式预制构件安装节点设计等等。建筑立面设计应与平面布局功能、外墙面板和阳台等部件的单元式拆分设计相结合。根据现状分析,建筑成本高是阻碍装配式住宅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建筑的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工厂的生产和经济条件,尤其是对于工厂制作工艺具有一定难度的预制构件一般不要进行强行拆分,立面整体造型可以选择全预制或复合构件。

(2)标准化构件的应用。

在建筑工业化水平较低的阶段,大部分的主要构件都是标准化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立面形态。当建筑工业化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阶段时,大量的非标构件被采用。通过对建筑预制构件的建模,同时对立面构件的精细设计问题进行处理,以确保高层住宅美学设计的丰富性。装配式建筑对住宅建设材料和生产工艺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建筑设计师对住宅建筑立面比例进行设计时,一般是根据现有建筑产品来进行设计尺寸。

(3)非标准构件的应用。

工业化批量多品种起源于现代制造业,以及灵活的制造业模式和优良的制造业生产模式,都强调产品的差异化。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结构体系部分如预制梁柱、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等构件适合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而立面构件和内部装修等能够被人直观感受的部位,则需要采用更多的非标准构件,实行小批量多品种定制。例如住宅的屋顶和底层入口通常是建筑造型的重点处理部位,在国外的工业化住宅中,屋顶部分常采取定制化设计,结合非标准的预制构件,给立面造型带来丰富的变化。

2立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设计观念与时俱进。

在时代的发展中,建筑设计行业的理念也将随之更新,现代设计必须把握建筑的功能美。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保留传统建筑和地域文化,推进先进设计方法。建筑的功能应该通过艺术手段来体现,最终体现设计师的精神世界。

(2)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相适应。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现在高层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目前的建筑结构形式仍以框架结构为主,尤其是小高层住宅,其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形式,主要要求是建筑的实现规则和整齐,为那些设计奇特的形状和新颖的建筑风格形成制约,然后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的现代住宅建筑风格。

(3)把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出现建筑整体设计违反基本准则的行为,保证建筑设计要点,对生产技术进行把握,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能经得起考验。生活中的私密性建设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对于建筑的舒适和宁静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住宅建筑的设计风格应简洁、内敛、含蓄。

(4)与城市规划的要求相符合。

在住宅建筑的楼群的设计首先就是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建筑在布局规划时,颜色和轮廓的规模都要满足建筑的总体要求,以形成建筑设计风格统一,以确保它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居住建筑的城市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少量的地标性建筑可以带出城市的建筑风格,使城市产生不同的效果。另外,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同,那么建筑效果也不同。区域气候特征不同,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地域特征因民族特色不同而不同。比如北方干旱气候,南方的雨量相对较小,所以地板不会设置在走廊的底部,而南方的情况则会形成一个多雨的骑楼景观。

3高层装配式住宅设计的技术要点

(1)连接构造

预制外墙挂板和主体结构的连接可分为上承式和下承式,上承式是将外墙板上端悬挂于框架结构上,板材的下端不承受自身荷载,下承式是将外墙板下端固定于框架结构上,板材的上端不承受自身荷载。根据立面设计中墙体与柱的位置关系,墙柱节点应采取不同连接方式。装配式高层住宅由于体形挺拔,设计时常要表现立面的竖向垂直感,此时预制外墙板应嵌入框架柱的内侧,突出上下贯通的立柱线条,而当设计要突出立面的整体性削弱竖向线条时,预制外墙板可覆盖于框架柱的外侧。

预制阳台和预制空调板都是作为悬挑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方式首先要进行结构设计。一般当阳台体量较大时,将阳台底板和楼板整体预制,采用混凝土叠合板的构造方式;当体量较小时单独预制,施工时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而预制空调板通常为实心薄板,可设在梁柱或阳台侧面。工程中有关构件的连接构造应结合实际情况满足规范的要求。

(2)保温构造

预制外墙板可以将保温材料同混凝土结构整体制作,加工成外保温墙板、夹芯保温墙板、内保温墙板等类型。高层装配式住宅出于安全性考虑,在立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所用保温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防火性等性能,保证保温层与结构层的牢固连接,并与门窗等部位形成整体防火带。上海地区近年来开始倡导在高层住宅中采用内保温构造措施,更加适应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内保温构造还可以与工业化室内装修技术结合,促进工业化精装修技术在装配式住宅中的使用。而在严寒地区和部分寒冷地区,可以采用预制夹芯外墙板,关键在于增加内置保温材料的耐久性,延长外墙板使用寿命。当保证外墙外保温构造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使用外保温墙板,如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把难以控制质量的现场施工变为可控的机械化加工,模块化的设计更加保证住宅立面效果。

(3)丰富多样化的平面组合形式。

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主要是按照建筑楼群设计标准来进行,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把握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周围的建设环境。规划条件不同,建筑平面组合形式也不同,平面系统的多样性更能满足建筑规划的需要。并且标准化和模块化装配式住宅的相结合,也丰富了规划设计的多样性。

(4)建筑的重点设计和局部设计。

1.现代的住宅建筑都是以中高层的形式为主,有很多人流量和主楼梯间入口,因此这些元素成为建筑设计应关注的重点,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寻找;2.一些详细的功能建设的重点突出。

4总结

装配式建筑住宅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上的优势是非常明确的:可以避免重复装修问题,大大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虽然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受到相关技术手段的限制,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但在努力深化重点城市和未来的协调发展中,终将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龚志宏,预制构件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赵倩.谈城市街景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影响因素——以乌鲁木齐街景整治为例[J].建筑与环境,2014 (3) : 44-46.

[3]赵兰芳,马守芳.建筑立面设计中影响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J].门窗,2014 (6):215.

[4]黄亚乐.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其设计方法表现[J].城市建筑,2014 (30):2.

[5]赵书颜.建筑特种构造[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张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讨论论文_张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