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感染率分别为2.50%、5.00%,对照组分别为15.00%、2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感染率降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糖皮质激素;常规药物;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81-02
临床中,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是以鼓室积液为主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症[1-2]。症状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以及耳痛等,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变大、中耳粘连硬化,降低患者听力,同时也是引起耳聋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疗效理想,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本组患者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相关诊断标准,症状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降低等,专科检查显示,患者鼓膜内陷或者是松弛,且存在鼓室积液。将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以及合并慢性鼻炎等患者排除。对照组中,17例女,23例男,年龄为13岁~47岁,平均为(30.45±4.56)岁。观察组中,18例女,22例男,年龄为11岁~46岁,平均为(31.25±4.09)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1%麻黄素液,每次2滴~4滴,每天滴鼻3次;0.1g盐酸氨溴索(生产批号20110517,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每天3次;无菌操作下,应用1ml注射器,采取鼓膜穿刺,穿刺以后,抽吸患者鼓室内积液。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滴注3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产批号20100919,南昌立健药业有限公司),持续6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静脉滴注10g地塞米松(生产批号20100930,江苏华阳制药有限公司),持续3d治疗;无菌操作下,应用1ml注射器,采取鼓膜穿刺,穿刺以后,抽吸患者鼓室内积液,给予1ml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入;静脉滴注5mg地塞米松,持续3d治疗。治疗两周后,复查两组治疗情况,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鼓膜愈合较高且标志清晰,检查显示鼓室导航图为A型,测听气骨导差在10dB以下,即为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鼓膜标志欠佳或者是正常,检查显示鼓室导航图为A型或者是C型,测听气骨导差在10dB以上,即为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标志不清或者是鼓膜内陷,检查显示鼓室导航图为B型,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中,27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中,22例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在耳鼻喉科中,分泌性中耳炎属于常见疾病,其特点表现为听力降低、中耳积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听力,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要及时采取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原则主要为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去除病因、清除中耳积液[3]。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恢复患者PH值,降低粘滞度,促进黏液排出,同时能起到抗菌功效。本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对患者炎性反应产生有效抑制,防止病情转化为慢性,加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避免发生急性乳突炎等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耳咽管水肿、管口粘膜水肿症状,避免发生渗出,利于中耳积液吸出,缓解临床症状。地塞米松具有抗免疫、抗炎效果,对于鼓室黏膜所引发炎症细胞反应,地塞米松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同时能对炎性介质释放、合成产生阻断,缓解黏膜渗出、水肿,恢复鼓室黏膜功能。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于黏膜部位形成高浓度,防止由于全身用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局部炎症。除此之外,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减轻水肿情况以及中耳负压,加强耳咽管抗炎、中耳抗炎以及抗缺氧作用,有助于患者听力恢复;糖皮质激素能降低白细胞浸润、早期血管渗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将鼓室内分泌液有效清除,避免毛细血管扩张,恢复咽鼓管通畅,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激素所产生不良反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感染率分别为2.50%、5.00%,对照组分别为15.00%、2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能促进积液吸出,恢复患者听力,降低感染率、复发率,疗效理想,与花丽[4]研究结果一致。总而言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萍.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110-111.
[2]韦小丽,刘伟.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6例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84-85.
[3]张文斌.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25):138-139.
[4]花丽.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3,09(02):181-182.
论文作者:王晓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中耳炎论文; 鼓室论文; 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皮质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