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霞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洽的淋巴瘤患者80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方法,按照个人治疗时期的不同,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前后采取针对式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研究康复效果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于住院时间及焦虑评分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2.5%,对照组为72.5%,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法较常规健康教育法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淋巴瘤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焦虑,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淋巴瘤;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93-02
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恶性肿瘤,该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愈来愈高[2]。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虚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因淋巴分布全身,故而影响全身器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3]。患者常因身体痛苦进而心理焦虑抑郁,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因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4]。我院为研究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随机选取80例患者,分组护理研究,与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对比。现将具体信息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洽的8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并符合淋巴瘤诊断标准;(2)患者无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3)患者无心肝肾严重功能疾病,无其他影响治疗的疾病;(4)患者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37±7.21)岁,包含老年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7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5.68±7.34)岁,包含老年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6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4例。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无时间规定,可由护理人员任意时间进行,内容包含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紧急情况处理措施等。(2)研究组患者按照个人治疗时期的不同,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前后采取针对式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入院时,向患者讲解医院环境周边、注意事项等入院宣教。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与治疗相关的注意事项,分享治疗成功的经验,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消除焦虑并保持乐观心态。治疗后,向患者讲解自我护理的有效措施,要求患者遵照医嘱用药,注重饮食及适量运动,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1)焦虑评分:按照焦虑自评量表评定,分数愈高则代表焦虑愈严重。(2)治疗依从性:根据引用文献中拟定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日常饮食、用药、复诊情况、自我疼痛管理、自我康复训练、生活方式等[5]。(3)护理满意度: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工作的完成度、技术技能的掌握度等,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于住院时间及焦虑评分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淋巴瘤在医学上是一种较为棘手的肿瘤病,因淋巴遍布全身,该病累及全身器官,带给患者较大痛苦[6]。临床上治疗该病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化疗等,因手术治疗难以改善 预后,故大多使用药物疗法。健康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及治疗相关,从而医患密切完成治疗。我院为探究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作此研究。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于住院时间及焦虑评分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2.5%,对照组为72.5%,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法较常规健康教育法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干预较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优势显著,加快术后恢复,护理效果值得肯定,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淋巴瘤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焦虑,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惠霞,王瑞静.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规范化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354.
[2]李素琴.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对淋巴瘤病人康复影响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1):119-120.
[3]向亚娟,罗蕾,李文英.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淋巴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5):378-380.
[4]敖丽华,刘晓波,刘晶晶.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230-231.
[5]王琪娜.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经Ommaya囊化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02):137-138.
[6]李兰华.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48-349.
论文作者:曹秀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患者论文; 淋巴瘤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期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