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黎塘初级中学
随着教育部推行的“新课标”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与逐步成型,身处一线的教师们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德育教育也称为素质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三观形成与心智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师生互动为主的新式课堂才是教学改革的新潮流。
一、什么是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自由互动的授课环境,在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前提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讨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教授者,也是课堂纪律,课堂环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多的时候教师扮演的是倾听的角色。学生则是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评议的主要发起者,在充分的探讨和交流之中收获新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角度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何况在多人一起展开讨论的情况下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也正是这样充分的自主性给互动式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从2016年9月1日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全新的教材改革和编排方式无疑是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大打折扣。而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课本的情景当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自身时间管、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养成的重要环节,自我意识也正在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课堂互动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探求真理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例如笔者所教授的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当中,在第一课“中学序曲”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交流、充分互动的方式更有利于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学校和同学,为他们融入新环境集体生活提供帮助。
(二)迎合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
正在步入青春期的学生们三观正在慢慢成型,这个阶段最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逆反心理也初露苗头,很容易对于老师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心理。而互动式课堂的本质就是师生做朋友,一起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更有利于同学们吸收课堂知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集体教学的改良增益
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对部分学生有所遗漏,难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给了少数同学钻空偷懒的机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平等地给予每个同学以发言交流的机会,更能给课堂交流带来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笔者主要教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内容,初次踏入初中生活的同学们往往会对新环境有所顾忌和胆怯,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能够营造融洽积极的教学环境,帮助同学们更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三、师生课堂互动的基本策略
教学讲求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更是需要强大的控制能力和组织能力,既考验老师在同学当中的威望,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案和策略提出了考验。如何能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把握好教学方向,高质量完成响应的教学目标,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将面临的问题。笔者在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下几点小方法。
(一)以教材为中心,延伸互动环节
采用师生充分互动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案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深入的理解认识,以教材内容作为基本知识点,延伸出不同的情景跟大家一起互动,方能牢牢把握课堂节奏和秩序。
比如在第三课“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设计大家匿名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互动环节。教师应当把握互动时间的长短,并同学生们分享自己面对他人评价时的心态,和同学们在讨论中共同成长。在第六课“师长情谊”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同学们介绍身为教师一天的日程和生活,并邀请同学们上讲台来模拟体验。互动和活动始终是在教学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工作展开的辅助性设计,但是能给整体教学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情感互动建立师生共同体
在教学过程只是干巴巴地走流程、走过场,就不能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长处和特点。互动的核心是情感的交流,唯有建立学生和老师在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打造真正具有张力和凝聚力的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享亲身经历、眼神交流、肢体动作、小礼物奖励等等多种方式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实现积极良性的情感互动。从而化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枯燥的缺陷,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和知识的兴趣。
在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播放一些有关再难喝战争的视频或电影,例如《唐山大地震》、《美丽人生》等等,和学生一起品味影视作品中传达出的对于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加深同学们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观影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一起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和体会生命本身的魅力。在探讨过程中,难免出现气氛沉重压抑,心情低落难受的情况,教师可以开放自己的内心和同学们交换感受,建立情感上的共同体,一同感触生命的意义。
(三)引入课堂辩论,加深互动层次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更多意义上将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并启发同学们在课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引入课堂辩论就是一种深入互动的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针对某一话题展开正反两方面针锋相对的交流,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否定,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在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引导同学们分成两组对“小梅”要不要去跟网友见面展开辩论,大家一同在探讨和争论中分析贸然见网友的利弊关系,从而对于网友见面的认识更加全面到位。最后可以由笔者为辩论结果做一个总结发言,对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表示肯定,也为大家今后面对类似问题时给出一点指导性的意见。
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收获
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课堂效率的不二法宝。在实际应用互动模式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更多的体会到学生的感受和思考,拉近了与学生之间距离,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本质上的变化。
首先是在教学效果上,同学们和教师的互动和交流更加深入和默契,能够将同学们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在教学内容上,提升大家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在探讨和人互动中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提高自身分辨是非的能力,提升核心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如此一来,教学的效果直接从应付考试上升到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层面,从而真正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新版教材对于德育和法治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动教学能够在模式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导学生辨明是非,认识社会的过程当中,与其照本宣科作出硬性规定,远远不如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同学们主动探求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刻道理,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诠释,也能极大地提升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思考和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标准。而这其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进一步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法宝。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互动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展开了探索和研究,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合作以及情感交流。笔者采用了案例分析、课堂辩论、情感沟通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授课效率和集体凝聚力。笔者相信“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必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基层课堂之上,成为推荐教学改革的常用“武器”。
参考文献:
[1]徐志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29.
[2]李兴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初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3]邵永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90-91.
[4]于文凌.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施[J]. 新课程, 2017:126.
论文作者:魏锦彬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互动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法治论文; 《科技尚品》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