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刘永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 成都)
摘 要: 虽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目标的提出距今已逾十载,然而位于诸多建设原则之首的“以人为本”理念却更加深入人心。伴随着此一时代发展之趋势,高校亦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以及其理论航标定位于此——以人为本。论及该理念的内涵,总共包括六个主要方面,即人性化、主体性、公平性等。“以生为本、尊师重教”是高校在该理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而具体来说,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则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教学体制等四大方面展开。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 引言
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均是我国党中央在结合新时代国内外发展形势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因此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以人为本”理念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所在,与此同时它也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目标提出以来被深入渗透到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作为支撑国家不断向前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自然也须紧随这一时代发展精神,而事实证明,高校也的确精准把握住了这一时代脉搏,开启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面的新征程。[1]
二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指要以人作为基础与核心,并以发展人作为终极目标。展开来说,就是不仅要满足人的自然需要,且还要在切实保证其作为人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作为人的社会需要。一言以蔽,“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追求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之所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其原因就在于两个方面的必然性:一是外在之“必然”,也即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与目标的必然要求;二是内在之“必然”,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理念符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2]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则同样关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因素也即教育者,这可以理解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主体及实施主体都是教育者,而思想政治教育即教育者作为组织和实施方面,在遵循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过程;二是内部因素也即受教育者,在此受教育者便由前一语境中的“教育对象”转变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换言之,思政教育良好收效的获得绝对离不开受教育者这一方面以自身需要以及思想作为基础,通过多个能动选择的做出而将自我导向积极的教育及社会活动当中。
“别开这种玩笑。”梁诚以为安安又跟他闹着玩儿,“我可是亲手……”忽然,背后传来湿热的触感,像是温软的舌头舔过。
然而,就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言,仍旧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方面,高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理应将其二者放在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上面,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取而代之的则是为国家的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教育手段方面,目前高校多停留在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阶段,这种做法暴露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性以及其作为主体的能动性的重视程度尚且不够;三是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方面,应当摒弃以往的错误认识,即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单一的,只有教育者可作为教育活动主体而存在,而将受教育者——大学生放置于被动地位,认识不到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一方,同样也可作为主体。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之内涵的正确把握。只有深刻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工作实施背景的内在涵义,高校才能够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做到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3]而这一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阐释。
第二,高校思政教育的本体性。鉴于以往思政教育工作收效欠佳的教训,高校理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的双主体性,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因此,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并非全部得益于外部的教化,其自身也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实现自我教育。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性化。所谓的教育工作人性化,也就是说高校及其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师生关系间的民主及和谐。教师要在尊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和关心他们。
第一,指导原则方面。所谓指导原则,顾名思义,其之于每项具体工作而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首先高校应当坚守尊师重教这一基本原则,它看似一个原则,实则暗含两重要求:一是要尊重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群体在自我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主体性质。此外,在前述基础之上,高校还必须做到坚持以生为本。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同“以人为本”中的“人”同理,其还不能将这里的“生”简单化、抽象化。具体来说,这需要高校方注意一下两点:其一是,高校要对“以人为本”有足够正确且全面的认识,明白其“人”并非概念化、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具体的、实在的、社会的人。[4]其二是高校对“以生为本”原则的理解也不能完全简单化,从而导致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走向另一个错误极端,忽视了教师同作为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到以上两点的好处便在于,其能够使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框架中挣脱出来,并同时能够防止高校在自身以学生为根本工作理念的指导下而走向另一端,从而导致同为思政教育工作主体的自身主导功能的丧失。
第五,高校思政教育的生活性。这主要是指高校要将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以及优良的教育环境作为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通过在学习及生活方面的良好体验使其内在的精神状态得到积极向的激活。
第四,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大学生的内心产生隔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最为忌讳的一个方面,因此,高校在推进工作之时,最好能够有针对性地把握大学生个体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如思想状况、生活及学习境况等。
第六,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主体是高校教师,因而来自教师方面的言传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增强途径,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一是教师要能够以理服人;二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到能够以情感人。
三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可行性创新举措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的公平平等性。这一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侧重于公平,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指向的对象包括大学生群体的全部;一是侧重于平等,这是说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育者(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抽取该院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根据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48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患者既往血糖均正常,入院后尿液检查均正常,并无肝肾及泌尿系统病史,临床各项资料均完整。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在 24~68 岁,平均年龄为(51.47±6.14)岁,其中车祸伤21例,意外伤8例,高空坠落伤10例,暴力9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在24~69岁,平均年龄为(51.23±6.16)岁,其中车祸伤 23例,意外伤 7例,高空坠落伤10例,暴力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在拓展课的总结与展望部分,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本实验中检测的微生物类型有限,不能说明铁皮石斛具有广谱的抗菌功能,被检微生物的类型有待增加;铁皮石斛中的抗菌的有效成分有待明确,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多糖、生物碱和氨基酸类物质分离,分别进行抑菌实验。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将铁皮石斛匀浆液添加到相应免疫细胞的培养基中,观察其对免疫细胞数量及活性的影响。从本案例中,可发现,高中生已经具备质疑、查阅资料、设计实施实验、思考与总结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与需求提供支持与条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二,教育内容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三个“贴近”:一是思政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二是强调要贴近学生生活;三则是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也应奉上新内容——要既贴合当今的社会实际,又符合如今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在呈现出了诸多新形式与新特点的同时,也凸显了许多的深层矛盾与新型问题。面对这一形势,高校作为学术思想与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理应具备提出问题方案与搞活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自觉。
第三,教育方式方面。新时代为国民带来了新科技,高校更应紧抓这一时代机遇,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自身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去。[5]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迎合当今大学生群体的爱好与需求,且还能够推进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跨界合作,将思政教育教学课程更好地融合到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学当中。此外,高校应当理论与实践两手抓,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等。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说是给学生减压的一个有效办法,学校和教师方面都要重视,积极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
[2] 龙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2):232-234.
[3] 魏胜.论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05(03):189-191.
[4] 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J].高校理论战线,2006(02):4-7.
[5] 荣沁瑜.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13):153-155.
本文引用格式: 刘永.“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8):17-1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8.008
作者简介: 刘永,男,汉族,河南商丘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党建思政。
标签:“以人为本”理念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创新论文; 四川工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