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才是理想的教育论文_谢廷禹

全面发展才是理想的教育论文_谢廷禹

谢廷禹

摘要:所谓全面发展,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发展是教育的一种目的状态。本文就对理想教育与全面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全面发展;理想教育;素质培养;研究

教育是一项具有生命意义的事业,是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自由充分发展奠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想的教育”需要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一、“理想的教育”是始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

人的发展有现实发展,也有长远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基础概括地讲就是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终身学习的愿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本领——终身学习的能力。

人的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里的人不仅指学生,而且指教师。当然,学校的最大群体是学生,办学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教育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其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发展路径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适合每一位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在初中阶段,只有注重引导学生开始进行人生设计,才能把学生对学习探究的直接兴趣转化为远大的人生志向;只有引导学生把远大的人生志向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实践之中,才有可能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因此,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的条件,让他们去实现缤纷的人生梦想。

二、实现理想教育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理想教育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是实现理想教育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提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得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理想教育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社会平等是实现理想教育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理想教育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理想教育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理想教育实现的障碍。可以说,理想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设想局限性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样变化,理想教育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理想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就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四、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一句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特定的社会关系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在发展中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与理想教育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无止境的,它们之间的互动永远不可能有完结的一天。不过,尽管应然的教育目的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人追求理想的状态仍是必需的。这是因为,理想教育对教育产生思想与行为上的导向,使教育行为者不会处于无所适从或无所作为的状态。人是未完成的存在,教育没有理想作为发展的动力,必然会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三岔中学 563100)

论文作者:谢廷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全面发展才是理想的教育论文_谢廷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