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中物理课研究性教学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课论文,研究性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的关系
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即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在时间与空间上超越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与发展、综合与应用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室或学校,更重要的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更关注学习的过程,突出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研究性教学法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地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如能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民办高中物理学习的现状
我院附中是一所民办高中,是以美术、音乐、体育为特色的学校,生源主要是本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录取之后的学生,故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相对欠缺,再加上他们来校后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在选择专业时目的非常明确,所以对基础课重视明显不够.物理这门课是中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难就难在“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过就忘,一做就错”,这使这门课在民办高中学生心目中显得高深莫测.新大纲对高中物理课强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独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宽知识面”.因此,民办高中要完全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中设置的“研究性学习”去要求确有一定难度.但笔者根据民办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研究性教学作了一定的尝试.
3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
民办中学的物理研究性教学必须同传授性教学密切配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需要讲授的内容才讲授,适合学生探究的就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来解决,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1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前后
高一物理“行星运动”一节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按大纲仅1个课时就够了,讲课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给出公式以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最后再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也完全达到了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但不符合整体教育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因此,按照改革纲要的精神,这节课的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处理:引导学生“回到了”牛顿那个时代,目的是让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包括伦理道德、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文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即教学生如何做人.
具体方法:创设物理学史情境.
德国科学家开普勒(Kepler)对行星进行了规范:行星绕日运动不是圆轨道,而是椭圆轨道,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从而开普勒被人们誉为“宇宙大法官”、“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并未讲出行星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运动.所以在17世纪,雷恩、胡克、哈雷等科学家猜想认为:“行星绕日运动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其向心力来自于太阳的引力,并猜出:引力的大小跟太阳和行星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引]=F[,向]∝1/r[2])”后来,牛顿根据这一结果,总结、推理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本节课的板书):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这节课从内容到知识面以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上,应该说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达到了教育目标,但从研究性教学来看,万有引力这一发现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学生还不太清楚,只能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了解.考虑到民办中学的特殊性,笔者给学生留了一道课外题“我心中的物理学家”,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方法:查阅图书资料或通过互联网浏览查阅下载,搜集有关资料;形式不限,可以手抄,也可以打印.这节课尽管使很多学生意犹未尽,但一道课外题足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心愿了.课后学生的积极性让我很感动.两周后学生有的将上网查找的资料拷在磁盘上交给我,有的已打印好,还有的是以手抄的形式交上来,其作品在数量、质量上都出乎我的意料:按照我们附中学生的习惯,基础课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一般不交,即使交了,其作业也不很认真,而这次却例外.两个班96人中就有65人交了作业,每人至少写了两位物理学家,有13名学生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有的还图文并茂(附有科学家的头像),55人写了科学家的生平简介和主要科学成果和科学贡献,涉及的科学家总共有44位,其中,中国科学家(含华裔)6位,现代科学家42位,古代科学家2位,获过诺贝尔奖的有14位.特别是二班有位女生平时物理学习不太好(她喜欢音乐,钢琴弹得很好),而这次她的作业是全年级最好的(共4张纸,5位科学家,全是图文并茂).我在作业点评课上对课外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差的学生就自然觉得难为情.这次课外实践后,只要我讲课时讲到某一位科学家,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回答其科学成果及贡献,其他同学主动补充和反驳,这在以往的物理课上还从未有过这样好的课堂气氛.
3.2 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自己出卷子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师傅并不用理论去耽搁他们的徒弟,而是从早就教他们去做实际工作;比如,他们从锻炼去学锻炼,从雕刻去学雕刻,从画图去学画图,从跳舞去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变成忙于工作的工场,凡是努力获得了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体验到一句成语的真理,就是:“我们同时形成了我们自己,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每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出考卷考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考试.但研究性教学就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跟夸美纽斯的理论完全一致.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技术方法是通过收集、分析和提炼各种信息来获得创造观念的创造技术方法.鼓励学生经常查阅与同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课堂上所学知识按照自己的方法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加以归纳、整理和加工,使之系统化和网络化.
3.3 具体做法
要求每一位学生对每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梳理知识),独立自主地按自己的方法对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的加工.学习困难的同学可以抄别人的(我认为抄一遍也能加深印象,也是有收获的).如学习运动学一章后,学生将公式整理如下:
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章内容后就主动出一套试卷.这种方法充分表现了学生自主复习、自主做题、自己考自己,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在学完牛顿定律一章后,学生出的试卷中就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如:
填空题:
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木块,其质量分别为M和m.第一次用水平力F[,1]推木块M,使两木块间相互作用力为N;第二次用水平力F[,2]推木块m,两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N,则F[,1]与F[,2]的大小之比为______.
选择题:
如图2所示,停在水平面上的小车,用绳AB和BC拴住一重球,绳BC呈水平状态,此时AB对球的拉力为T[,1],绳BC对球的拉力为了T[,2],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作加速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对球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1)T[,1]变大,T[,2]变大;
(2)T[,1]变大,T[,2]变小;
(3)T[,1]不变,T[,2]变小;
(4)T[,1]变大,T[,2]不变;
计算题:
质量是1500千克的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3000牛,开上一段坡路时,每前进10米升高2米,摩擦阻力是900牛,坡路共长282米,汽车用了20秒才走完。求汽车上坡前和到达坡顶时的速度?
这几道题虽不算很难,但从题目来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更能显示他们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梳理知识和出试卷情况的跟踪发现:凡梳理知识、出卷认真的学生,该章测验成绩一定比较好.例如,有一位学生原来物理学习很一般,有时还有不及格现象,但她在学习气体定律后,认真梳理知识,同时出了两套物理试卷(均附有答案),结果,这一章的单元测验她奇迹般地考了年级第三名,这使她尝到了梳理知识、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甜头,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此,她更加树立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以上说明,教师灵活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包办完成的任务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尤其让学生自己也当了一回教师,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学习的劲头大了,课堂气氛好了,课后查找资料、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强了.
4 研究性教学法的几点启示
研究性教学法开创了民办中学物理课教学的新境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启示如下:
(1)研究性教学法必须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由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要注意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同时要注意物理思想的典型性、知识运用和能力训练的综合性以及方法上的多样性.
(2)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很大,素质全靠培养才能提高,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
(3)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主动,主体作用发挥充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要时可以突破物理课程的框架体系.
(4)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进行开放型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新时期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