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陈亮[1]2017年在《优秀青年速滑运动员韩梅入弯技术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运动学与表面肌电同步技术对我国优秀青年女子速滑运动员、全国青年纪录保持者韩梅的入弯技术进行测量,针对运动员韩梅的入弯技术动作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分析运动员韩梅在入弯滑行过程中,重心在X、Y、Z、3D四个方面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可知,其重心速度相对平稳,变化幅度不大,速度平均值均在11 m/s以上。运动员韩梅能够较好的运用弯道阶段的离心力,但还应提升对重心速度的掌控能力,加强蹬冰的作用效果,对弯道重心速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2左、右上肢各关节在交叉蹬冰滑行过程中,运动员韩梅的上肢摆动幅度在世界优秀女子上肢关节摆动范围内,角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平稳性。但肘关节比肩关节的角速度变化快,肘关节的发力明显早于肩关节,肘关节相应肌肉的做功大于肩关节相应肌肉的做功,其发力顺序均为:肘—肩。3与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相比,运动员韩梅下肢膝、踝关节伸展角度略微过大,导致加大腿部能力的损耗,支撑腿的力量不足,不能使其下肢姿势更低,不能给予重心足够的加速度,使重心与摆动腿的变化幅度不一致,削弱了蹬冰效果。在平时训练期间,入弯时应关注下肢膝、踝关节角度摆动,控制下肢膝、踝关节角度,减少能量消耗,能够更好地保持动作的节奏性。4左、右下肢踝关节在入弯过程中的角速度波动幅度较大、发力持续时间较长,右腿攻冰交叉压道同时左腿后侧蹬伸蹬冰滑行阶段与左腿后侧蹬冰伸直后滑行至左腿收起抬离地面阶段,左下肢关节的发力顺序依次为:髋—膝—踝、膝—髋—踝;右下肢关节的发力顺序依次为:膝—踝—髋、踝—髋—膝。5在入弯滑行过程中,肌肉做功电量贡献率前六位是:右侧胫骨前肌;左侧胫骨前肌;右侧股直肌;右侧股四头肌外侧头;左侧腓肠肌内侧头;左侧股直肌。数值分别为:105、91、91、78、70、68。根据测试数据针对运动员韩梅入弯技术动作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今后青年速滑运动员的入弯技术提供技术诊断和评价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和标准,并为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指导性意见。

邹晓峰[2]2002年在《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获取反映优秀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参数,通过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条件下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弯道蹬冰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弯道蹬冰技术概念,明确速滑蹬冰动作理论的内涵,建立优秀运动员的弯道技术参数体系,为综合评价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及指导现代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员单支撑阶段的速度变化值普遍大于双支撑阶段,二者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整个复步速度变化范围不大,波动较小,后半程普遍比前半程快,表现出逐渐加速的特点。左右腿不同蹬冰阶段的时间比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弯道一个复步蹬冰时间小于直道一个复步的时间,表现出高频的特点。蹬冰动作遵循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由上至下髋、膝、踝关节的发力顺序;在单支撑蹬冰的初期采用体重蹬冰这种蹬冰方式,在单支撑后期采用采用大幅度快速蹬伸的蹬冰方式来提高质心的速度,这种蹬冰技术动作是典型的爆发式动作。

陈民盛[3]2005年在《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lap式冰刀的使用开创了速滑运动一个新的纪元。自第18届冬奥会(1998)至今所有世界记录均被刷新就是最好的验证。尽管高海拔(盐湖城1227m)及室内冰场提供了创造优异比赛成绩的外部条件,但是,Clap式冰刀的益处不容质疑。可以说新式冰刀的问世对传统蹬冰动作技术原理及其训练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从1997年开始Clap式冰刀被引入我国并且公认为: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相比具有延长蹬冰作用时间;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增大下肢关节蹬伸幅度;保持冰刀全刃与冰面接触和原有的滑行方向以及蹬冰方向,使之在踝关节充分跖屈的情况下结束蹬冰动作等作用;但也存在着新技术是:向侧后蹬冰还是向后蹬冰;蹬冰最后阶段的伸膝、踝动作是自然动作还是主动动作的结果;蹬冰过程中的重心位移方向仅是横向(法向)移动还是纵(切向)横(法向)兼有等重要技术环节上的认识分歧。为了有效阐述Clap式冰刀的蹬冰机制,本研究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通过对影响速度滑冰滑行速度的技术要素分析,确立正确的弯道蹬冰技术概念,阐明动作技术的关键环节,明确速滑蹬冰动作加速理论的内涵,建立优秀运动员的弯道技术参数体系,进而揭示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本研究结论如下:1 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下肢各关节的发力性质;二是通过冰刀结构的改变来揭示速滑蹬冰技术动作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核心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1)Clap式冰刀通过“铰链”连接结构,提高了踝关节的自由度,改变了传统冰刀在蹬冰过程中主要发挥髋、膝关节的力量,而难以利用踝关节力量的弊端,在增加做功环节的同时又加大了膝关节的工作范围。(2)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原有下肢各关节发力特征,最终提高身体滑行速度。(3)踝关节运动幅度的提高改变了原有蹬冰过程中重心主要做横向(法向)移动而难以纵向(切向)前移的弊端,使重心沿切线方向的主动性前移成为可能。2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本次研究认为:以往提出的加速理论,在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加速能力时是有条件的;而且,单纯从获得速度改变量大小的角度来推断蹬冰加速的机制,并不应是使重心加速的唯一条件;重心前移程度(切向)与合理的侧蹬冰时机相结合是获得最佳加速度的前提,它反映了支点与重心间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蹬冰动作的加速条件。正是Clap式冰刀的这种特有结构为重心前移提供了可能,体现出现代速滑蹬冰加速理念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3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本研究首次在周期性竞速项目的步幅、步频与步速关系研究中提出区分定点支撑方式与动态支撑方式的概念。通过对不同滑行速度中频幅组合与步速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动态支撑方式与定点支撑方式中的差异在频幅组合上所表现出的异同性。结果发现:从低速向高速滑行过程中频幅组合在步频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遵循定点支撑方式的变化规律,满足步频对步速的曲线凹面向上的函数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但在步幅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却与定点支撑方式相反。定点支撑方式表现为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也增大(在极限速度条件下或保持不变或略有减小);动态支撑方式表现为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减小的变化规律。这一结果揭示出:支撑方式(动态支撑和定点支撑)不同时,在步幅与步速之间的制约关系中,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也增大的规律是有条件的,应根据动、定点支撑方式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

程磊[4]2014年在《第十二届冬运会女子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行速度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行技术速度的运动学分析研究,揭示出女子优秀选手弯道滑行各阶段的重心速度特征规律,建立女子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的模式特征。为我国速度滑冰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参加2012年第十二届冬运会速度滑冰女子短距离500米决赛的前1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比赛现场,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弯道滑行技术动作进行拍摄。摄像机拍摄频率为50hz,采用Quintic叁维运动解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有关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王立国, 刘俊一[5]2013年在《腾空时相质疑:世界优秀男子500m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最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的跑滑技术进行了运动学个案分析,对目前争论的跑滑技术中出现腾空时相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质疑和探索。结果:速度滑冰的跑滑技术出现明显的"跑动"迹象,个案解析中证实了下肢腾空的时相的存在;腾空时相技术的出现并不是跑滑技术的关键,跑滑技术蹬冰动作中,左右膝关节都主动性的不完全充分蹬伸,跑动蹬冰和双腿快速交替蹬冰才是该技术的核心,同时也是产生跑动迹象和下肢腾空时相的主要因素;结合髋膝关节角度变化的一致性分析表明,"跑动"迹象和下肢腾空时相主要是在左腿单支撑蹬冰结束到右腿单支撑蹬冰开始交替间,由左腿的不完全蹬伸配合右腿的髋膝快速前摆着冰引起的。提示在现代短距离速度滑冰技术中可能出现腾空时相,同时提供了判断和评定跑滑技术的核心技术关键,进而为我国运动员借鉴这种技术的提供运动学分析中的技术细节。

代青松[6]2005年在《速滑女子运动员500m入弯与出弯蹬冰技术特征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以参加 2004~2005 赛季世界杯(ISU)速滑分站赛哈尔滨站比赛的世界优秀女子 500 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入弯与出弯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入弯与出弯道的运动学特征比较分析,揭示出高水平运动员入弯与出弯蹬冰技术的动作结构规律,确立正确的入弯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不仅是对新式冰刀(Clap 式冰刀)弯道蹬冰技术的补充,也为训练方法选用的科学性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个体的技术诊断,以保证我国选手在亚、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研究结论:1 运动员出弯道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入弯阶段的速度快,表明弯道是加速过程。无论是入弯道还是出弯道,单支撑蹬冰阶段的平均速度值普遍小于双支撑蹬冰阶段。左腿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蹬冰的平均速度要比右腿速度快;2 在一个单步中,入弯道阶段的时间大于出弯时间。且右单步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但右腿单支撑蹬冰时间的延长并不是随意的,受制于滑行速度、曲率半径等因素;3 在频幅因素上,整体而言步频与步速高度相关,但步长与步速却低度相关。出弯的步频明显大于入弯,步幅却小于入弯;且入弯与出弯在步幅上的显着变化表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的步长分量上 ;4 从身体姿势变化来看,入弯躯干角度平均值大于出弯躯干角度。并且,运动员左单步各时相的角度均小于右单步;在蹬冰动作结构上,入弯与出弯蹬冰动作都遵循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由上至下髋膝踝关节的发力顺序。

赵春花, 陈民盛[7]2006年在《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对象:选择参加2002赛季国际滑冰联合会(ISU)举办的世界杯(哈尔滨站)A组,1000m比赛中的优秀男、女速滑运动员。研究方法:拍摄研究法、叁维分析法、数据处理法。结果与分析1.不同阶段关节角度的变化在单支撑阶段伴随着下肢的蹬伸,上体产生明显的下压

陶玉晶[8]2011年在《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速度滑冰运动是我国开展最早、历史最久远冬季运动项目之一,是国家冬奥会竞技运动项目中的重要一员。其竞技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冬季竞技运动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速度滑冰运动在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曾经打破过世界纪录、曾经几次获得冬奥会比赛的银牌、曾经在个别项目上形成过集团优势,但是最近几年,相比与中国短道速度滑冰在冬奥会上的包揽金牌的成绩和发展趋势,我国速度滑冰运动显现得发展缓慢、人才匮乏、潜力不足,也与世界速度滑冰强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速度滑冰运动近年来出现了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随着速度滑冰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速度滑冰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速度滑冰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要求越来越突出。单独的冰上竞技训练已经不能满足速滑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提高的需要,陆地辅助训练在速度滑冰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先进的速度滑冰运动训练理论非常重视运动员的陆地辅助训练,这也正是我国目前的速度滑冰训练理论体系中所最为欠缺的部分。探索与研究发展速滑运动员陆地辅助训练的理论与手段,寻求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的最佳理论与实践手段,使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更具科学化、明确化、系统化和最优化,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速度滑冰运动训练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综述了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发展脉络以及我国速度滑冰运动近十年的发展成绩;运用了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动训练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基本理论、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基础理论和体能训练理论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包括理论目标、理论原则、理论体系和理论特点等关于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筛选并确定52种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并且对每一种陆地辅助训练手段进行了科学命名、定义和动作要领的描述,分析并揭示了我国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结构特征;从训练实践角度,分析研究了我国大全能项目速度滑冰运动员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负荷特征以及年度训练周期安排规律的特征。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定点拍摄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主要研究结论为:一、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理论是针对速度滑冰竞技运动特征,在陆地上采用各种协助性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帮助速度滑冰运动员学习和提高冰上技术、巩固和增强运动员冰上竞技能力的一种训练理论二、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理论的特征表现为:其理论目标是研究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速度滑冰陆地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原则包括:冰上需要与协调发展原则、技术引导与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基础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辅助性、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理论的基本特点。叁、经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筛选确定了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的52种基本手段:根据下定义的方法和每种手段的动作特征,对52种陆地辅助训练手段分别进行了科学命名、定义和动作要领的诠释。四、根据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不同特征和目标,构建了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六个不同特征的陆地辅助训练基本板块。并对每一个辅助训练板块的功能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五、通过对专家的咨询与调查表明:现代速度滑冰运动训练年度训练周期一般包括:休养期、调整期、准备期、赛前期和竞赛期。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需贯穿速度滑冰训练的每一环节,与冰上训练手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六、速度滑冰大全能项目年度不同时期的陆地辅助训练任务,主要是围绕其主导竞技能力安排相应的练习手段和练习内容,年度训练不同时期所承受的负荷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的训练目标要采用不同的陆地辅助训练手段,适宜的陆地辅助训练手段、内容和负荷将有助于运动员提高综合竞技能力,进而提升冰上运动成绩。

周敬[9]2015年在《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动作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影像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获取得到目前中国优秀青年女子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的数据。通过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中国优秀青年女子运动员的弯道技术进行研究,明确速度滑冰中弯道滑跑技术所具备的技术特点。同时尽可能的从多种技术参数角度对目前速滑弯道的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作出诊断,尽可能的为综合评价速滑运动员的弯道技术水平并指导其实践训练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和诊断得到以下结论:四名运动员的弯道过程中髋角和膝角变化范围在世界优秀运动员范围之内。四名运动员都存在的问题是左腿作为支撑腿时力量不足,导致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作为支撑腿而加快摆动腿着冰,导致左腿单支撑时间小。李奇石较大的躯干角度影响其整个弯道过程的速度,其控制重心的能力一般,其相对较大的下肢关节角度(髋角、膝角、踝角)以及蹬冰腿的力量不足使导致了其步长较大步频较小。于静各项技术参数基本都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变化范围内(除左腿单支撑和双支撑的时间之间的比例外)但与张虹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重心的控制。张虹的弯道滑行技术,是这四名运动员中技术最优化的。其躯干和下肢关节角度(髋角、膝角、踝角)较小,重心前倾且波动范围大,其摆动腿的着冰技术也更加合理,步长小、步频高。赵欣各阶段的躯干角度变化较其他运动员大,腿部力量不足导致其在各时相踝角和膝角过大,步长过长、步频过低。

赵春花, 陈民盛[10]2006年在《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认为: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蹬冰结束瞬间膝角在149.9°±6.63°~158.4°±4.83°之间。由此推测,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在下肢蹬伸技术动作上的差异并不是由膝关节所引起,可能与踝关节和髋关节蹬伸技术动作的改变有更大的关联性;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依此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参考文献:

[1]. 优秀青年速滑运动员韩梅入弯技术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研究[D]. 陈亮. 沈阳体育学院. 2017

[2].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D]. 邹晓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 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 陈民盛. 北京体育大学. 2005

[4]. 第十二届冬运会女子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滑行速度的运动学分析[C]. 程磊. 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14

[5]. 腾空时相质疑:世界优秀男子500m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探索[J]. 王立国, 刘俊一.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

[6]. 速滑女子运动员500m入弯与出弯蹬冰技术特征比较研究[D]. 代青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7].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赵春花, 陈民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

[8]. 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陶玉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9]. 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动作诊断[D]. 周敬. 吉林大学. 2015

[10].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赵春花, 陈民盛.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标签:;  ;  ;  ;  ;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