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是指国有企业中领导机构设置、人事隶属关系、管理权利划分、干部培养选用、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具体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体质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沿革
国有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展现出不同的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体制的演变和变革既反映出企业管理思想、企业价值观的演变过程,又反映出企业管理水平由低级、粗放的管理走向高级、集约型管理的变化过程。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全盘学习苏联模式,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由政府对企业进行协调,企业领导干部也由政府任命或委派,企业领导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必须按政府意愿进行,这种行政管理方式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具有高度的政府性、组织性和集权性。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在摸索中尝试着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也逐渐破冰,在不断地尝试改革过程中,也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比较完善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
二、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经过多次改革,我国多数国企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很多企业改革并不彻底。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的改革只局限于资产关系改革,忽略了人的因素,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第一,董事会很难成为企业真正的法人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多为国家任命,除了董事长和董事外,有些企业的经理层甚至中层干部都由政府来考察任命,经理层的实际权力大于董事会,致使董事会成为摆设。这种行政人事下管一级的方式造成国有企业管理混乱,董事会很难成为企业真正的法人代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背。
第二,企业干部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采用与行政机关一样的管理模式,国企领导干部的考察和任命沿袭传统方式,缺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只是对干部的简单考察和任命。这种干部选拔方式很难切实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结合,造成缺乏对领导干部的前期发现和后期监督激励。干部选人前不能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干部任命后又缺乏对干部的监管力度,导致国企领导干部的任命风险性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领导干部选拔缺乏市场机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基本实行任命制,大部分由政府官员调任,有的是兼任。人才选拔只是走形式,很难选拔出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管理干部,造成国企干部人才匮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在领导干部队伍中不乏不合格的干部。这种干部管理机制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缺乏市场机制。
第四,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计划经济时期,情感激励成为国有企业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常用方法,习惯以思想意识激励人的工作方式,这种激励既不科学也不全面。据相关部门调查,我国近六成的国有企业存在人力资源危机,大量的中高层管理人才流失。干部绩效管理的不到位,致使经营者不能获得与其工作成果等同的利益,最终导致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甚至心理失衡,进而出现以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现象。很多国企曾经优秀的干部最后一一落马,与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三、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措施
第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行委托代理制。在国有企业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制度,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的真正法人代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现状。国有企业董事会责任重大,承担着维护企业长远利益的重任,对企业运营安全做出监督。因此,董事会成为企业的决策机构,与经理层彻底分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可由政府经考核任命,而经理层可由董事会择优聘任。
第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穿件产权代表和经理人筛选机制,充分利用竞争机制,筛选和聘任优秀的社会管理人才成为企业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可筛选有干劲、有能力、业务精、思想好的人才走上国有企业领导岗位。
第三,明确职责,完善权力制衡机制。规范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责范围,建立决策中心、生产经营中心、监督制约中心三权制衡机制,防止滥用职权、保证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确保固有资产安全运行。
第四,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将企业综合效益和长远利益与董事会成员利益相结合,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资产收益分享权,充分调动高管层积极性。此外,国有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审核结果与薪酬挂钩,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学习。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领导干部也应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培养懂管理、善经营、通技术领导干部队伍。
第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国有企业党委是企业政治核心部门,主要职责是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协调和监督。公司党委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确保企业发展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相切合。
论文作者:李万禄,唐瑛娃,李沫谕,方娜,付思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领导干部论文; 企业论文; 董事会论文; 干部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