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改良百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歌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予研究西乐十余年,归国后,授徒至数百人,其中间来习者,有久有暂、有长有少、有男有女、有文者有不文者。究其结果,暂不如久、长不如少、女不如男、不文不如文,自不待言。唯(注:唯,原作“维”,今改。后文类此情况不另注。)以予经验衡之,我中国人极富有音乐的天资之种族也(外人论中国人无音乐知识,非确论)!既我有此天赋,凡我同胞何不起而力图之?我国自古以来从未设立过音乐学校,从未研究过学理,从未有合式的教授法,依自然的进化,戏剧能臻此境地,试问非富有天赋者安克至此?(1914年4月8日)
(二)我国之戏剧以地域而异,如昆腔、秦腔、京调,徽班、广班等,大节虽同,细点各异。以上所举各地方之戏剧,往往因地域语言之关系,不能通全国人之耳目,唯京剧能受全国人之欢迎。其所以能受人如此欢迎者,虽未得学者研究其理之自来,但以普通语评论之,要必有一特长在焉,故京剧予以为颇有研究之余地也。昆腔固佳,然一不能雅俗共赏,二不能发扬鼓舞,犹之习字者之以大小籀为小学字帖,习外国语者以拉丁文(注:拉丁文,原作“辣丁文”,今改。后文类此情况不另注。)为初学读本,并强欲以籀篆为普通日用之字,统拉丁为世界通行之文,其不为正楷与世界语驱逐者几希,故研究昆曲当另别为一事。(1914年4月8日)
(三)欧美剧分二种:一曰戏剧Drama,单做而不唱者; 一曰歌剧Opera,兼做兼唱者(但重唱而轻做)。戏剧之价值在歌剧之下, 此世人所认定者。中国在来之剧,不论何地何腔,均带做带唱,适合欧美歌剧之形,似不若日本在来之剧轻唱重做,而宜以Drama入手改良。 现在“改良戏曲”四字几无人不承认矣!但予之目的在音乐,故予之《百话》但以歌剧Opera为范围,而Drama不与焉。且改良之点,要以增进音乐程度为根本,而武剧从略焉。(1914年4月8日)
(四)京剧中有二种特色而西乐中所罕见者:一、为字后长腔。不论二黄、西皮、反二黄均有此腔,如《天水关》“龙归海境”之“境”字有五板,每板四拍,合西乐二十拍。《洪羊洞》“病房来进”之“进”字有八板,合三十二拍。《空城计》“散淡的人”之“人”字,三板合十二拍,“下南阳”之“阳”字,四板合十六拍。《碰碑》“大宋扶保”之“保”字,八板合三十二拍。此等长腔如使得好,实在能以音梁传出喜怒哀乐之神韵,语云:“余音绕梁”,实非西乐所及也。不过现今社会一般俗伶滥使长腔,博前台叫好,殊可恨耳。二、为摇板,亦为西乐所无。形似无节而实有节,音虽无度而实有度,歌虽歌而不失语言之本相,言是言而确有音乐之拘束。予无以名之,名之曰“半乐的唱歌”Semimusical Song。不过现在俗伶往往注重正板而不重摇板,大失当时倡造者之本意,此予以为极宜注意者也。(1914年4月9日)
(五)予之所谓改良者乃根本上之改良,非移花接木、修枝补叶之改良也。此等改良要有四种原质:一、有西乐经验,知乐理、能作曲者;二、能著雅俗共赏、言短意长之词句者;三、已经社会承认、出色当行之乐匠;四、有社会学知识、知社会心理者。将此种原质的人合并起来从事研究,先将旧剧酌改,订定刊本发售,俾众皆知。世苟有同志者,人人皆得藉此而研究,世苟有嫉妒者,亦得藉此以竞争。(1914年4月9日)
(六)凡中国人不可不知五线谱也。中国初未闻五线谱之名也,自予归国授徒后,五线谱之名渐入人耳,渐寓人目。然一般小学教师愚不可及、懒不可言,至今仍用1234而不肯用五线谱。夫五线谱有何难记、难看之有?数千数百文字尚且能读能写,至谓五根线而上下分不清者,是犹人能察秋毫而不能辨粟麦,有是理乎?五线乐谱者乃世界各国通行之谱,不通行者唯野蛮国及教育不进步之中国耳。中国人苟欲改良歌剧,非识五线谱不可(注:“不可”之后原又有“不可”二字,衍,今删。)。(1914年4月11日)
(七)外国之音乐早已行开放主义,出一名曲,连词连曲印成精本流行各国,一任有识者评论,且必经有名唱歌家演奏,是以新曲愈出愈多,愈精愈美。中国伶人守秘密主义,一腔半调吝不示人,即别字连篇之词本,非有偿亦不与。现应将旧剧全本谱成五线谱,公诸同好。自“戏考”出现以来,发行大盛(惜其中词句有过老、有不合者),有戏迷者,每在剧场手持一卷,半开卷、半侧耳,此可知世人极有研究之初心,但无门可入耳。苟得作成五线谱之剧本,出以行世,一般戏迷定卜欢迎,而伶界亦得藉此以证明某腔调之优劣,不必空口争论,自言自好矣!(1914年4月11日)
(八)在前清光绪三十四年六月间,有《清国俗乐集》一书出现,著者为日本音乐家近森出来治君。近森君当时受保定师范学堂之聘,即在保定研究京剧。大约传授者并非上等角色,所以板、眼、节、句均不合现今京中通行之本,兼之全书二编,虽有数十出之名目,然每出中只有正板四句或六、八句而已,将中国特有之摇板全不载入,说白无论矣。且每段乐句并未注明乐色,应严重Adagio、应疾Allegro、应徐Andante、应加慢、应照拍等符记均未分别加入。可知近森君虽为一日本音乐大家,而於此等处凡他国音乐之精神实不易领略,然则此等责任非我辈其谁与归?(1914年4月12日)
(九)旧法教授戏曲专事口传,口传而外,毫无凭藉,教者异常烦苦,受者不易领会,非有绝顶聪明者,总难入室登堂,即或偶入范围,而微妙之境无由传授,兼之充教师者乃一种不能上台之老宿,资格是否相当更无评论之价值。此就京都伶人出产之区而言,尚且如是,若论外省及坤班中之所谓教师,其传授之奇妙,更不待言。假如单用口传,或竟得百遍不移、百读不厌之教师矣,然嗓音之高下究不如器乐之正确。以人之耳(有耳音者),差半音便能知觉,若差一音四分之一,便不易知觉,所以西乐凡教授唱曲及唱曲伴奏均用琴类,取其正确也。 (1914年4月12日)
(十)试用新法教授,一用五线谱,一用器乐领音。予已实地试过四、五年,新法较旧法便宜十分之五。授者、受者均无意外之苦难,且有特别之利益。每遇一曲,领音已纯熟后,乃用他种弦乐器或管乐器伴奏,自能丝丝入扣。照此教授法,普通人均能习到八分地位,若有音乐天资者,十分以上自不待言。故用新法教授,无论何人、不论老少,苟有嗓子,十成其十,决无若旧科班儿之十难成五者。(1914年4月15 日)
(十一)旧法教戏均用单独教授法,现在改良,应分共同及单独二法。领音之时宜共同法,领音成后,然后用单独法。故一教师至少同时可教十六人,且於受授者彼此有比较竞进之益。(1914年4月15日)
(十二)旧法初学即念字不念工尺,此最害人之事。且将从未唱过、全无门径之人,即授以一长腔,譬如《天水关》第一句“先帝爷,白帝城,龙归海境”,以程度言,此调非有初等小学二年之经过(指西洋小儿言)不能上口,乃中国唱戏开蒙即以此为唯一之教科书,岂不误尽苍生哉?应先将二黄、正反西皮、慢快二六、流水、倒板、摇板融会贯通,编一教科书,只要工尺,不要字。每句或二、四、六、八板均可,每二句为一段,分清上下句,每四、六、八、十段为一起,由易入难,由浅入深,此课本大约备六个月之用,足矣,六个月后乃教全本戏曲,一通百通矣。(1914年4月15日)
(十三)天津曾有戏曲改良社,创办已二年矣。予曾考其内容,教授上绝少改良之点。唯汪伶笑侬有戏曲讲义一本,尚有可采之点,惜空论多而实例少。并发行改良戏本数十种,然但有词句而无工尺。昆腔之曲本有工尺,为中国特创之举,但符号不甚明了,且欠完备,不合应用。应并废弃此种工尺符号,而用五线谱——世界通用之符号。(1914 年4月17日)
(十四)中国之戏曲、戏衣、戏台,即就四、五年前未改良者而言,均不得目为野蛮国之音乐。唯伴奏乐器难免此诮:一个胡琴二根弦,音域不敷使用,月琴音乱,三弦音促,三种弦器均不能调和;击乐器如大小锣鼓、板、铙均无高下,但表疾徐。原来锣有四种,铙亦四种,大锣应合合字声,中锣应合上字声,小锣应合工字,最小锣应合仩字声,铙亦如之。但现今造锣者往往十锣十声,无一定标准,中锣并弃而不用。昆腔中有时用之,然亦不能分一定之音度。予意此等伴奏器一概废弃,全用西洋管乐及洋琴等。或偶於一曲中,一使胡琴、锣鼓之类,一动乱听,然要认为附属伴奏乐器,不得为主要伴奏乐器也。(1914年4 月17日)
(十五)听得从前科班每一教师能教全本戏曲,如《母女会》,老旦、青衫均归一人教授,《二进宫》则老生、花脸、青衫一人兼教。今已无此种能力之教师矣。夫分科教授本属学术上进化之现象,然此所以论大成而非所论初学也,所以论专门而非所以论普通也。现在教少年习戏,应照第十二条之课本兼习各腔,凡旦与生、老与小区别之点,一一认清,然后观其才之所近、性之所好而习专门,庶将来成艺,能各擅其长,而师范亦有自矣。(1914年4月19日)
(十六)西乐唱曲不以男女老幼分,但以高下分,其分亦甚简单,一曰高音Soprano,二曰高中音Alto,三曰低中音Tenor,四曰低音Bass。约言之,女唱高音居多,男唱中音居多,而身面肥壮者唱低音。西乐音域较宽,一曲中有涉及二个八音者(即自低合至五、由五再至高五者)。京调音域二黄、西皮,普通只有八音,偶及一高音者,例外也。反二黄音域稍多,有十四音,所以普通人认反二黄难于二黄、西皮也。中国青衫、小生之音度,似合於高音部;老旦、老生之音度似合於中低音部,花脸之音度似合於低音部。然有时青衫之音并不高,不过出之以尖小;有时花脸之音并不低,不过出之以宏亮,可知中国以男女老幼分音色,并非以音度之高低分音部也。(1914年4月19日)
(十七)中国自古以来只有单旋律Melody而无和声Harmony。 此中乐不进化之大点也。且剧中数人同唱者甚少,《大赐福》及武戏中偶一有之。然武小生唱仩字,而武花脸唱上字,不过八音之别,非和声也。和声者,四人同时唱四个音,而各连续进行者,譬如青衫唱仩字,小生唱六字,老生唱工字,花脸唱上字,音虽不同,而入於人耳,似觉调和可人。和声之学理颇深,调和亦不易。中国将来改良歌剧,和声一法万不可不采。设如多数人宴会庆祝之场可用之,四、五人游春之场可用之,或花间月下、情话长吟时可用之,最能引人兴味。和声有二和声、三和声、四和声之别,有对和声及三和声之分,容后详。(1914年4月22日)
(十八)京调之范围,其乐式Musical Form约有数种,如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等为主式,而复以慢、原、二六、流水等板别之。然其式虽定,而甲调与乙调时有变化,然究其变化之点,仍在小节而不在大段,故听十曲、二十曲仿佛一曲,殊令人生厌。括言之,中国京剧之主要乐式,俱囿於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四者,而实无人能出此范围而别定他种乐式也。此点凡负改良之责者,宜大注意。(1914年4月22日)
(十九)最可厌、最单薄而最无味者,一幕复一幕,六、七出剧中千篇一律,常振动我耳鼓之过门是也。过门者,本一为预备唱者休息之地步,二为引起听者一种乐味,非虚设者也。过门者,譬之乐句之线索,上下有贯串之责,已去之乐句须其收束,未来之乐句须其开引,此指句中之过门而言。若开场大过门及收尾大过门又当别具一特色,表明开始及结束之乐想。乃听京剧之过门,名虽有起承转合之称,而实则无起承转合半点之真力。西乐最讲究过门,大小长短各尽本曲之妙,此点亦大应注意也。(1914年4月26日)
(二十)音乐者,无言之表情也,亦无形之现象也。情与象何以表?何以现?舍高下、疾徐、强弱、大小而外,无可追求。普通人往往不能分此八字之性质,姑不待论,而中国伶人亦往往不能分此八字之解说及如何应用者,殊属可笑。兹就疾徐二字先为说明,慢板曰一板三眼,原板曰一板一眼,板与眼有同等之价值,人人能明了此区别,但问以半板半眼,彼即游移矣。再问以一板四分之一如何?彼更茫然矣。若更问以一板十六分之一如何?其不能答,自不待言。能分大板而不能分小板,教者既难以说明,学者每苦无把握,无非跟人瞎走瞎摸,走到了摸到了总算他能学的,走不到摸不到唯有自叹自闷耳。故初学的时候应先将板之种类一一区别分析,然后学高下。盖中国人之天性高下易明,而长短难晓,此予历试不爽者。(1914年4月26日)
(二十一)应依西法以一板三眼为四拍,四之中分头拍、二拍、三拍、四拍,为一节。节可偶而决不可奇。一拍之中如何分法?设以一拍之长定为四十分钟,对开乃二十分,四开为十分,八开为五分。若每五分唱一个音,岂非一拍中要唱十六个音乎?(注:此句原文如此,疑计算有误。)此为正分。至若以一拍定四十分,前半拍二十分唱一音,后半拍每十分唱一音,岂非一拍唱三音,前一长而后二短乎?此为差分。一拍中之分析之繁复(注:繁复,原作“烦复”,据后文肯定意订正。),京调中已大具备,此乃中乐进步之点。余每听一二上等胡琴手,每一拍中有拉八音者,有拉五音者,有拉七音者,已与西乐同入神境。不过彼等不肯教人,不能说明其理,并人亦无能力去就教,遂至上等琴师不能多多造成,以供社会之需要。予以为受板拍之阻力多也。(1914 年5月1日)
(二十二)起于何板,落于何板;起于何眼,落于何眼;从何音起,落在何音上:京曲中却有一定习惯。上句落于何音,下句必落于何音,亦略具一部分的规则。此听一二名角之唱如是,或就一二名教师说戏亦能若是。其余伶人教师对于此等习惯的规则茫然者不知凡几。至节(一板三眼)之数目或偶或奇,即名伶亦未自觉,不过唱到此就算到此了。照西法研究,节万不可奇,西法之论节异常注意,从无奇数者。设上句四节,则下句亦四节;若上句三节,而下句则必五节,凑成双数,万不可二句一小束而用奇数者。我愿尽力改良此点,以为滥用花腔者戒,以为不知节拍者告。(1914年5月3日)
(二十三)中乐之拍有偶无奇,西乐之拍反是。有一板二眼者(三拍子),有一板五眼者(六拍子),此皆一节中拍子奇数者。奇数之妙处较偶数者活动而利流,而其要点则在弱强分部之关系,譬如四拍子头拍应强,三拍应弱,二、四拍更弱;若三拍子,头拍应强,二拍应弱,三拍应更弱。然而三拍子一节中虽成为单数,而二节一并,或四节一并,便成六拍及十二拍,故根本上仍入偶数范围之内。欲改良戏曲可参用三拍子或六拍子之新板。(1914年5月3日)
(二十四)每一剧之内部当分三种:一、音乐之组织,二、场幕之组织;三、配角之组织。音乐之组织忌重复平板。设甲、乙、丙三人登场,应各唱重要曲句八句或十二句。此三人所用之乐式应分三种:一慢板,一摇板,一原版,方能换人耳鼓之振动,若重复则厌人矣,此言乐式也。若论旋律,三人应分三人之口气神韵,一喜一怒、一假一真、一智一蠢,决不可以同似之旋律出之。京剧中乐式之组织较尚于旋律,旋律之平板重复,剧剧皆然,此亟宜改良者。(1914年5月7日)
(二十五)场幕之组织,上下场不可过促,亦不可冗长;过促则似走马灯,出将入相,徒增烦扰;冗长则呆板增厌,且作者亦过累。京剧之组织,上下场俱犯前二项弊病。然过促之弊更甚于冗长,而武戏又甚。总之,此等组织之所以未曾完善者,实因浅就(注:浅就,俯就,低就之意,或为“迁就”之误植。)配角而起,或摹拟二方行进,有不得不多此一波折者。其实此等无谓之波折,俱在可删可改之例也。(1914年5月7日)
(二十六)京剧配角之不能完全满人希望者,一由于人才之难得,二由于重正工而不重配角。其编戏之初早存此轻重之成见,至今愈趣(注:趣,通“趋”。)于下,遂有头戴黄帽而足穿破鞋者,此实于全剧大受影响。予意改良戏剧当先将此点打破,每一剧中之全体角色不论上中下三等人物,均宜各露各之特色,不应注重一人身上。(1914年5 月10日)
(二十七)闻之个中人云,“诚如子言,言之似易,行之维艰,若要改良此点,必受种种之束缚。”然语不云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知此事之难改,当先从难字上着想。予研究此点,以为其弊:一、在伶人不能自幼至长联络一有财力之团结体。二、在各伶人无共同研究及共同生活心者。能参透此二点,改良配角即非难事矣。欧美剧团,其凝结力异常巩固,故剧界中只有团与团之竞争,并无伶与伶之妒忌。日本仿行此法,结果亦佳。中国剧场之组织,前台后台阻隔太深,而后台亦呼应不灵。伶人与台主不关痛痒。苟系名伶,登一场即要一场的报偿,故台主而能牢笼此等名伶也,多卖几个座位,此为台主之幸福。苟台主而不能牢笼此等名伶也,其收入即因之减少。为改良计,予愿各名伶自固结一伶团,作自动的生活,不要□卖于台主,再由台主卖给看客。伶界诸君以为如何?(1914年5月10日)
(二十八)予尝谓,音乐家最要重道德,次要戒嗜欲,终要有教育。旧剧界受此病久矣,一时虽得良方,而床褥中人未肯如法试服,引以为憾。(新剧界则趋势于戏剧,力避此音乐方面,绝无希望。)现当新辟一新歌剧界,不论科班票房,俱可实行此三主义。一重道德也,轻钱财,修艺术,谋进步,诸事括之。二戒嗜好也,烟、酒、色诸事括之。三有教育也,先完备普通学,再研究作曲及词章,诸事括之。(1914年5 月14日)
(二十九)兹先言科班之改良方法。科班之一种方法,在中国要算得进化的。不过世人思想单薄,以为目的在习戏,只须教以习戏,便完我方法,毕我手段,达我目的矣。中国古来习惯,凡事皆然,所谓士、农、工、商,各不闻问。况优伶为世人所侧目,旧例与娼隶同等,其身家为不清白,其子孙不准投考,是以习戏者道德愈坏,嗜好愈深,教育愈少。且主持科班之人,大半伶界中有密切关系之人,彼此同化,以为习戏则习戏可矣,他无所求也。(1914年5月14日)
(三十)现经学者之研究,始知人生世上,无论要习何学何术,当先有普通学,非先普通学不得入专门。剧者亦一有价值之艺术也,而乃群集一班目不识丁之顽童,而强之朝夕于斯,试问如何能得良果?从前科班中以万一之幸,能出一二名人者,此乃意外之天赐,非人力为之也。故创立科班者,十之八九不能获利,至今因之,而立班者颇裹足矣。(1914年5月17日)
(三十一)科班成立之后尚有一大病,足使伶界涣散无凝力。立一科班,大约收入之儿六年之内不准出班,六年以后各得自由,班主便无丝毫拘束之能力矣。盖立班之目的本在营利,并不在发达艺术,亦不在培养人才,故立班后一二年即令班儿登台演唱,盖成班之一切垫本皆仰给于此也。在此仰给时代,班主虽日获千金,而班儿无多分赠。故班儿之苟有一技一长者,一及期满,人人皆别谋他就,班主既无契约之束缚(注:束缚,原作“束待”,疑误植,今改。),更无情感之范围,故伶人永无团结之现象。(1914年5月17日)
(三十二)科班时代尚有暴虐不德之弊病。大半贫家子弟入班时约在十岁左右,入班后凡能出台生色者,约在十三、四岁。此时代正是班儿扬眉吐气、班主兴高采烈,盖儿得名而主得利,正在欲罢不能之际也。不料在此时代有一不可抗力之事发现,盖所谓倒嗓子也(学说上谓之变声)。嗓子之倒,由渐而来,非一朝一夕即行倒尽。变声分三期:第一期约三个月,此期尚能发声,不过稍有(注:稍有,原作“少有”,今改。后文另有两处情况相同,不另注。)变动,声带已发展动机,此时已不可高声朗咏;第二期约三个月,此期已不能发声,声带全体膨胀(注:膨胀,原作“膨涨”,今改。),此时若一高唱,带便破裂,永久不能发声;第三期约三个月,此期发展已定,唯尚未坚结,若一高唱,亦难免损伤。此等现象,应由管理者及时留意。若入第一期,即当停唱而使之别习他学,如弹琴读书之类。总之。变声时代须停一年以上也。(1914年5月20日)
(三十三)现在科班中对于此等重要之事,明知之而故犯之。儿唱愈好,嗓子倒得愈重,盖班主利其能唱,非嗓音至全灭地位(第二期变声),决不肯使之停止。至儿本身将来之利害,非其所计也。原来此等事实非欧美音乐学校中所发明,即在中国凡稍有道德、稍知(注:稍知,原作“少知”,今改。)卫生之伶人,亦皆知之,亦尝行之,不过停止时期无一年之久耳。(1914年5月20日)
(三十四)改良科班之入手:一、添设课堂,每周至少(注:至少,原作“止少”,今改。)要授十八点钟小学课程。二、当改用五线谱,以器乐领音。三、当兼习西乐,不论歌、弦、琴、管。四、当注重道德卫生。五、当改良饮食。(1914年6月4日)
(三十五)以上均论科班之缺点,但科班中亦自有特长之点,不可一概抹煞。第一点:早起,真所谓“黎明即起”也。第二点:午睡,“昼寝”虽圣贤所不许,(注:指孔子厌恶昼寝,事见《论语·公冶长篇》。)然经欧美学者研究及予一人经验,于卫生大有利益。此睡不在多,以三十分以上,六十分以下为限。早起之益:一能领略天地清明之气;二能防止儿童精髓之走脱;三能利用此绝好光阴,增学业上之熟练。午睡则能回复人身精神一时之劳困,盖人自天明四点起用工,至十二点已历八时之久,虽其间稍有休息,然至少劳动六、七时。此时若不与以休养之时,则下午必难继续。所以欧美学校竟有强迫午睡之法,此午睡盖非孔子之所谓“午睡”也。(1914年6月4日)
(三十六)科班各儿满期后,各自分散谋生,如前条已说明其实例。但要团结一强大有力之音乐团体,使在社会上占一优胜地位,莫若连结在本班中出身之同班人,盖由积极方面言之,以同受同等教育之人,兼数年同学之人,艺术、性情、道德,彼此知之有素,一旦出而经世办事,必多便利。故从票友中、或各班中、或个人关系。联络一乐团,要不如原班人联络之便利。但此就此后改良科班而言,非所以论已过及现在之科班也。(1914年6月6日)
(三十七)现在各省有一种下等戏班,全班数十人专以游埠为业者。改良乐团亦仿此法,唯角色尽选上等,凡交通便利及商业繁盛之地,每年周游一次,一足以传播改良之音乐,二足以交换音乐上经验学术,充而扩之,将来周游全球亦非难事。现在欧美,此等乐团不一而足,其结果亦甚良好。凡人心理少见生奇,习见生厌。故每一名伶在一地域内,至多连演不得过三个月。故预计此等乐团一年中休息三月,游历四埠足矣。(1914年6月10日)
(三十八)其次,再论票房之亟宜改良。大凡各社会欲成立一团体,总必有一才德兼长之人为之领袖,而此团方得永久存在,全体获益。且总必有一定之财力,方得维持扩张。且总必有同一程度同一旨趣之分子,而此团方不致破坏。此等言论,各界病之,无论乐界矣。所望票友诸君竭力图之,不患无济也。(1914年6月12日)
(三十九)即以票房论,当先拥戴一房主。此房主总得有四个字:才、德、财、信是也。所谓才者,于音乐上须富有经验奇术,于文学上亦须贯古彻今。所谓德者,要宽量,要真诚,要循循善诱,要井井有条。所谓财者,凡房中一切经费,应收应付,应垫应借,金融机关要异常灵便。所谓信者,第一为金钱上之信用,第二为言语上之信用,第三为(注:“为”字,原脱,今据前后文补。)学术上之信用,第四为社会上反动之信用(注:社会上反动之信用,可能指“社会反应方面的威信”。)是也。其次,各票友应担任全房之经费,不可彼此推诿;亦不可以演剧为儿戏——事在可得可失之列。其次,房主应定一票友资格,旨趣宜严而不宜滥,合此资格旨趣者方允入房。(注:此处原文有一“此”字,疑衍,删。)我深信,我票友诸君苟能实行此法,必得十二分好结果也。(1914年6月12日)
(四十)以上,音乐上、组织上及教授上略述一般改良之点。兹再推而论文学上改良之点。夫剧者乃一种审美的技术,剧场之布景、伶人之装饰、谈论之丰韵、歌唱之神采,无一不应刻求美术的观念,引惹一般耳目。现在京外各剧场所谓改良布景、改良衣着,文点非失之黑朽,即失之红俗,细味之实毫无半点美术的发现。遇战场郊野,挂一张俗不可耐之油画,遇卧室则中排一床、边叠一箱,以为已尽布景之能事矣。不知布景之要点,一要肖,二要巧,三要妙,四要少,然而兹(注:兹,原作“之”,此种用法罕见,疑为讹字,今改。)四者,今日之剧场则尚未可与语也。其次,伶人之装饰无非洋珠洋钻,金嵌金镶,一味光艳,全不讲求身份。其次,吐属之如何。更无一剧完全可采者。(1914 年6月16日)
(四十一)今且先论词句与白口改良之点,词句与白口应尽列入文学范围之内。今于京剧中关于文学之点剖分为曰(注:曰,疑为衍字,或为“约”之误植或误笔。)四格:第一为正格词句,如三眼、原版(注:原版,原作“元板”,今改。)、引子等。第二为次格词句,如二六、流水等。第三为三格词句,如摇板、倒板等。第四为四格词句,如白口等。正格词句全要文学的构造;次格词句文七俗三,稍示流走;三格词句文俗参半;四格词句视人身份,全采俗话。(1914年6月18日)
整理者说明:
1.《歌剧改良百话》资料的线索,由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提供。该文原署“志忞”,刊载的原件《顺天时报》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并根据其缩微底片翻拍制成复印件的,是北京广播学院讲师卢栩(本院硕士研究生)。
2.原文是繁体字竖排,今改为简化字横排。原无标点,由本人标点整理,略加注释。
3.异体字改为规范字;通假字经改动的一般不加注释。
4.复印件中,有少量字迹模糊。有的经辨认或推定可以明确,则不加注,以避繁琐;有的难以十分肯定则加方括弧,以示慎重。个别缺字处则以方格□表示。
5.今知《歌剧改良百话》41段,发表日期附每段之末。
整理者 冯文慈 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