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上给予中药辨证外敷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077-03
【Abstract】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External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received TCM external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P < 0.05).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Knee osteoarthr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膝骨性关节炎,又称为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一种骨伤科常见的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多发于老年人群,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女性。膝骨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缓慢,与患者姿势不良、膝关节负重过大而引起的慢性劳损有关,此外膝关节受力不平衡以及曾经遭受创伤也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1]。该病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膝关节肿胀,在上下楼梯或者坐下起立时膝盖会酸痛,病情严重的患者膝关节畸形,伴有韧带损伤、腘窝囊肿、关节滑膜炎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因此而残废。目前西医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常用手段为药物治疗及神经阻滞疗法,效果较好但是存在着一定副作用,此次试验采用中药辨证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发现膝关节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症状,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表现为膝关节红肿疼痛、畸形,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患者活动受限,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为(58.52±11.97)岁,病程为0.2至21年,平均病程为(3.91±2.75)年;②观察组: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56.24±11.63)岁,病程为0.3至22年,平均病程为(3.87±2.73)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其中气滞血瘀型35例,寒湿痹阻型32例,湿热郁结型23例;②符合Lawrence放射学分级诊断标准,Ⅰ级27例,Ⅱ级41例,Ⅲ级22例;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有关节积液及滑膜炎等症状;④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1.3 排除标准
①患肢膝关节局部感染,或合并有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膝关节病变;②心肺功能不全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④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及疗效判定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关节镜治疗,将棒状光学内窥镜植入患者关节腔内,利用体积极小的医疗工具修复患者的畸形膝关节,清除病变组织。同时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16),每日三次,一次2粒,进食后马上服用。连续用药四周,为一个疗程,共一个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辨证外敷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证见、脉象、舌象分辨患者症型,实施对症治疗:①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采用消瘀散,其基本方为姜黄8g、香附10g、大黄12g、白芷12g;②寒湿痹阻型,治宜通痹除湿、祛风散寒,采用通痹散,其基本方为南星8g、草乌8g、玉桂10g、独活12g;③湿热郁结型,治宜通经活络、清热祛湿,采用解毒散,其基本方为姜黄8g、黄柏8g、厚朴12g、大黄12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过120目筛,加水调制成膏状,均匀摊涂在透气胶布上,厚约2mm,大小为90mm×120mm,敷于患处,6h后撕除,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
1.5 判定标准
1.5.1疼痛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100mm的评分标尺,最下端刻度为0,代表无疼痛,最上端为100,代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将标尺无刻度的一面面向患者,让其指出代表疼痛的标尺位置,记录该位置的刻度作为评分。
1.5.2临床疗效 同时,采用WOMAC调查问卷对患者疼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障碍等证候积分进行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根据证候积分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具体标准为:①痊愈,WOMAC积分降低不少于95%;②显效,WOMAC积分降低在70%至94之间;③有效,WOMAC积分降低在30%至69%之间;④无效,WOMAC积分降低不足30%。其中,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为(68.92±7.29),观察组VAS评分为(69.05±7.34),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为(25.13±8.24),观察组VAS评分为(19.85±9.03),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痊愈8例(占比17.78%),显效19例(占比42.22%),有效9例(占比20.00%),无效9例(占比2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痊愈14例(占比31.11%),显效21例(占比46.67%),有效8例(占比17.78%),无效2例(占比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的衰老,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器官也在不断衰老,功能发生退化,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腿脚不便的情况,其中膝骨性关节炎就是一种临床常见引起患者膝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症。临床研究表明: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各有不同,但是其临床表现及病程进展却极为相似,患者膝部关节的软骨功能蜕变,结构变化,同时伴有骨质增生、软骨脱落移位的症状,最终导致患者膝部关节畸形,引起运动功能障碍[4]。在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使用的药物一般为西药,比如说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镇痛剂、钙制剂和维生素D以及硫酸氨基葡萄糖,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还需要结合关节镜治疗等方式将病变组织等清除。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乃是长期劳损过度、肝肾亏损所致,缠绵难遇,根据其临床证见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湿热郁结型三种症型,其治疗方针各不相同。中医讲究辨证分型治疗:①气滞血瘀型采用消瘀散外敷,方中姜黄行气破瘀、通经止痛,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大黄凉血祛瘀,白芷活血止痛、排脓生肌,诸药共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②寒湿痹阻型采用通痹散外敷,方中玉桂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南星具有散风、镇惊、止痛的作用,草乌、独活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诸药共奏通痹除湿、祛风散寒,效果显著;③湿热郁结型采用解毒散外敷,姜黄行气破瘀,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生肌,厚朴行气化湿、温中止痛,大黄凉血祛瘀、清热解毒,诸药共奏具有通经活络、清热祛湿之功效。
在中医学中,药物外敷是治疗骨伤科病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此次试验旨在探究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采用该方法的观察组在疼痛缓解以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的对照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外敷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病灶区域微循环,同时充分发挥出中药药性,比如说外敷活血药物可活血化瘀,利水药可消除水肿[5]。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其临床症型采用不同药效的药物进行外敷,有利于膝关节内积液的吸收及病变组织的修复,同时可缓解膝盖关节障碍及疼痛的症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有效缓解,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婵,江波,金捷.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01(29):136-137.
[2]周景辉,吴耀持,谢艳艳,张峻峰,黄承飞,孙懿君.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28(17):5255-5260.
[3]徐颖鹏,谢利民,王文岳.中药外治与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19(37):2977-2984.
[4]熊时喜,桂诗琪.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12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7(20):1013.
[5]杜运阿,纪建政,陈国锋,汪守伍,陆春,徐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09(46):45-46.
论文作者:吴勇刚,熊淑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炎论文; 膝关节论文; 中药论文; 关节论文; 疼痛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