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中小河流众多,而中小型河流的防洪涝标准还有待提高,现如今生态河流因为受到负面影响,导致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对于河流的生态修复治理问题不容忽视,也是目前水利行业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对中小河流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对目前修复治理所存在的众多问题以及目前状态进行阐述,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让中小型河流的生态系统能恢复到自然状态,能促进人与水资源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和谐。
引言
目前对于中小型河流的治理有重险段防护,与河争地,综合治理等多个发展阶段,但是河流自然形态的几何化,以及其使用在河流方面的防护材料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危害,而这种危害目前也日益严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利用以及修复治理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样也是我国从事水利行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最近几年,对于中小型河流治理修复方面,形式不容乐观,经过笔者的实践观察逐渐找出了这种治理模式出现的原因,接下来就是对这种治理模式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的讨论。
一、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目前,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一般都是利用堤防体系来作为根本,而这种堤防体系是以河滩上布置一条具有防洪标准的子堤,而子堤的走向基本上都是与原有堤防所平行的,对于迎水面所采用的材料一般质地较硬,并且在子堤的上下游所不知的砂质字溃堤与该地区现有的堤防体系相互连接,从而让河道内的河滩形成一个“〔”的形状,而围栏的区域将会成为滨河生态公园。
目前,众多现有堤防与子堤堤顶一般都会铺设广场砖,而公园之中的道路会与堤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公园交通网,按照其园区的地形,建设所需要的设施,如娱乐场,运动场等。目前的河滩宽度以及工程建设规模都相差无几。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中小型河流附近,一般都会有几个行政的辖区,但是对于流域管理机制缺乏合理的管理模式,而各个行政区都是在自己的行政区行事,从而让生态修复模式上出现了偏差。
(二)地方行业部门按照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对中小河流进行修复治理,而这是职能部门利用自身的权利进行非法建设,对于此,我国有相关规定,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能在河道内擅自挖掘,建设,而职能部门却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违规建设。
(三)一般情况来讲,众多的延河流域地方行政部门会以自身利益为基准,从而让职能部门消防相关的河流生态修复模式,而这种在河流上结出的“滨河公园”之瓜,就严重的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威胁。
(四)此类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的出现与政府的相关行为是有一定联系的,而这种地方自行进行的行为也会让河流生态修复治理产生偏差,这点就需要在资金以及立项方面进行管控,保证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
三、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出现的原因
生态修复治理这种模式的出现其中包含了对生态修复治理理念的认识偏差,其中也夹杂了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生态修复治理理念的认识偏差
生态环境当中,河流是其中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能量转换和生物互相活动的主要通道,同时这也是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地区,而人类在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的时候,需要注重的是遵循水系的自然规律以及河流的自然规律,河流生态修复治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河流的整治,而水是河流的灵魂所在,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应当以水环境系统修复为根本,以陆地生态系统修复治理为主体。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就是对河道进行相对恢复,让其还原本来面貌,保证大自然的自然特征,同时保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而这也是河流自我修复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进行河流修理的过程中,不是进行规模化,人工化的干扰破坏,任何人都是无法做到让河流进行自然修复,人工进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干扰,从而让河流生态系统能保证其内在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的根本目的。
(二)自然因素
因为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导致大气江水的稀少或者增多,一般情况下,河流的增多情况相对较少,形成洪水的频率较低,目前随着退耕还林等保护环境的措施增加,让中小河流发生洪水灾害的问题大量减少,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小河流均未发生过太大的洪灾。而这也是导致防洪意识薄弱的根本原因。
由于河道疏于管理,导致了杂草在附近河滩滋生,让河道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对于河流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并且在自然条件的因素之下,让河滩修复治理逐渐变成滨河公园,这点也逐渐变为默认。
(三)社会因素
城市建设导致了公共设施用地的产生,而在城区内部,无法建设,政府就会考虑建设在不需要付出成本的地区进行规划,这样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理由,在该地进行建设,而这也是让滨海公园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众多的河流生物都会有一个生存规律,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让生态环境相对稳定,而在此过程中,逐渐让生态系统问题达到自我修复的标准,在其中,如果任何一个环境问题出现了差池,则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在河流内部进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会拥有适合的生物定居,而河流的自然特征被默认为模式化,人为化的,让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损害,随着生生生态环境的改变,众多地区生物会逐渐寻找适用于自我生存的环境。在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植物引入到河流系统当中,让当地可以生存的空间更小,而会因为粗浅的引入,导致生态平衡恶化,造成生物群落消失。
五、结束语
对于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来讲,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意识,并且学习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对于相关部门需要防止滥用国家名义,建设公园的情况发生,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加强管控力度。对于河流相关的管理,当地的地级市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对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进行管控,从基层开始杜绝类似的修复模式出现。本篇文章对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最严峻的问题是相关部门滥用国家名义为经济发展损害生态环境,对于这种现象需要杜绝,要顺应自然规律,让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朝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王文君,黄道明. 水生态学杂志.2012(04)
[2]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J].陈兴茹. 水生态学杂志.2011(05)
[3]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J].王越,丁艳荣,徐建华. 中国水利.2012(06)
[4]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综述[J].王胜永,张洋洋,尹慧杨,冯丹,王亚楠. 现代园艺.2016(06)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河流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模式论文; 子堤论文; 河滩论文; 堤防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