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规模的确定与调控_国民收入论文

金融资产规模的确定及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资产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持金融资产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确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资产的规模并对其进行调控,已成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

一、金融资产规模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计量项目。

1.确定金融资产计量项目的原则。一是计量金融资产项目是为了分析判断金融资产规模是否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因此与经济发展相关度较高的金融资产项目应列入计量范围。有些与经济发展相关度较低的金融资产项目可不列入计量的范围。当然这涉及主观判断问题。但有些金融资产从其发售和购买的性质就可以判定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很低。比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它是根据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的。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是存款者的金融资产。它反映了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应列入金融资产计量范围。但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虽然它构成了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但它是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上缴的。若把这部分存款计入金融资产计量范围,则会形成金融资产的重复计算。再者这部分存款并不反映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这部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与经济规模相关度较低。存款准备金不应列入金融资产计量的范围。二是金融资产项目计量可行,且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些金融资产项目如私人借贷的货币,虽然构成了社会的金融资产,但由于它们不易统计,且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可不列入计量范围。当然有些金融资产虽然不易统计,但它们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社会集资形成的应收款,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股票等,应列入金融资产计量范围,可采取抽样和典型调查等统计调查方法进行推算。

2.金融资产项目计量的角度。金融资产是对购买者而言的金融商品,对出售者来说,这些金融商品称为负债。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对等关系为我们从宏观上计量金融资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三个角度:一是从购买者角度计量金融资产,即计量居民,企业和银行购买持有的金融资产,他们持有金融资产之和就是一定时期全社会金融资产的规模。仅从购买者角度计量金融资产工作业务量大,且统计不够准确。比如计量社会的现金资产,若仅仅从购买者角度统计,工作量大不说,也难以统计准确。二是从出售者角度计量金融资产。这种计量角度与单纯从购买者角度计量比较,有些金融资产的计量工作量小,且比较准确。比如计量居民企业单位持有的货币和存款,只要把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净额即“流通中货币”额,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额相加即可。三是分别从出售者和购买者两个角度进行计量,也就是说,计量金融资产从哪个角度最有利,就从哪个角度进行计量,比如计量家庭和企业的货币资产,可从金融机构出售者角度进行计量,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总额便构成了居民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产总额。

3.金融资产项目计量方法。金融资产种类繁多,每种金融资产在期限、收益、流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仅作为居民和企业单位金融资产的存款就可分为十几种。若对金融资产种类划分的过细,会给计量金融资产项目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计量金融资产项目时,可将众多种类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债权凭证和股票,为了进一步观察主要金融资产项目的规模,可对债权凭证进一步划分,分为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短期贷款、长期贷款、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外汇、其它债权、保险单证、股票。

金融资产是由不同的经济单位购买和出售的,为了对金融资产进行统计还需对购买和出售金融资产的经济单位进行分类。通常金融资产按出售、购买单位及金融资产种类进行复合分组,分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债权、对国内非金融机构的债权、对国外的债权和股票。

(二)金融资产的计价。

1.按面值或帐面额计价。这类金融资产无外在的利息收入或其它附加收益,如现金、其它债权等。

2.按帐面额或票面额加利息收入计价。这类金融资产除标明金额外,还标明利息率,且不转让流通,如金融资产中的贷款、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等。

3.按一定比率折算。这类金融资产指外汇,其折算公式是:外汇的人民币计价=外汇额×间接标价的汇率。

4.按票面的固定收益除以市场利率计价。这类金融资产主要指债券。债券有固定的面额和固定的利息率,因而可以计算出持有期的收益。但在计量期时,市场利率有可能降低,也有可能提高。市场利率与债券的价格成反比例变化。计算债券的价格公式是:

债券价格=债券面额×持有期×面额利息率/市场利息率

5.按市场价格计价。这类金融资产指公开上市的股票。股票的价格受发行企业经营状况、整个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人民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性较大。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格由预期股票的收益和市场利息率来决定,即股票的理论价格=预期股票的收益/市场利息率。但在实际经济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股票收益及市场利率的预期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理论价格。在计量金融资产规模时,股票的价格不应按理论价格计算,而应按市场价格计算。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公式为:股票市场价格=股票的面额×股票价格指数。

二、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确定

(一)决定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对金融资产规模的影响或决定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快,国民收入水平高,则金融资产的规模也相应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既加大了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资产的需求,又加大了作为融资的其它金融资产的需求。首先,一定时期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资产的需求,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额:二是购买者以货币支付商品和劳务占其总额的比重,即货币化比率:三是货币资产周转速度。一定时期货币资产需要量=商品劳务总额×货币化比率/货币资产周转速度。在货币化比率和货币资产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越发展,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额越大,则货币资产的需要量也越大。其次,作为融资的其它金融资产的规模,取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这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Y)从供给的角度来理解它等于储蓄(S)加消费支出(C),即Y=S+C;从需求的角度来理解,它等于投资(I)加消费支出,即Y=I+C。从定义或事后统计,储蓄总是等于投资,即S=I,因为即使有些产品卖不出去,也会定义或统计为库存投资,但要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必须使意愿的或计划的储蓄与投资相等,也就是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向投资转化的储蓄的大小决定于平均储蓄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和国民收入。平均储蓄倾向(R[,s])为储蓄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即R[,s]=S/Y。平均消费倾向(R[,c])为消费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即R[,c]=C/Y。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互为增减,即R[,s]+R[,c]=1。在平均储蓄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向投资转化的储蓄额的大小,就决定于国民收入的水平。而向投资转化的储蓄额在融资机制已定的情况下,又决定着金融资产的规模。归根到底,金融资产的规模决定于国民收入的水平。

2.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经济发展水平已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影响或决定着金融资产的规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则通过市场融资的比重就小,资金余缺的融通主要通过内部调剂和直接调拨来解决,这不可能形成较大比重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规模相对来说就比较小。相反,经济市场化比较高,资金余缺融通主要通过市场资金的买卖来解决,则金融资产的规模相对来说就比较大。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反映经济市场化程度从融资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货币化比率;二是外部融资率,即通过市场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率。一般说来,货币化比率和外部融资比率与金融资产规模成正比例变化。

3.社会分配状况。在国民收入已定的情况下,收入和支出的分配状况也直接影响或决定着金融资产的规模。金融资产是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转移的市场化的产物。如果资金在社会各部门分配均衡,各部门既无资金盈余,又无资金赤字,收支完全平衡,则无融通资金的必要,也就无金融资产产生之说。相反,在完全货币化和融资外部化的情况下,某些部门进行了所有支出,而另一些部门获取了所有收入,这时金融资产的规模就是国民收入的规模,我们用Y代表国民收入,用F[,a]代表金融资产,用S[,1]代表企业储蓄,用I[,1]代表企业投资,企业融资额是投资支出减去储蓄的差额,则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的比率是:F[,a]/Y=(I[,1]-S[,1])/Y;若用S[,1]除等式右边则:F[,a]/Y=(I[,1]/S-1)S[,1]/Y。用文字表述就是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取决于投资与储蓄的比例(I[,1]/S[,1])及企业得到的国民收入的份额(S[,1]/Y)。我们从消费的角度进行分析,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的比率等于消费盈余除以国民收入。消费者盈余是消费者收入(H)减去消费者支出C[,10]按上述方法,则:F[,a]/Y=(H-C[,1])/Y{1-(C[,1]/H)}H/Y用文字表述,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倾向(C/H)和消费者所得到的国民收入份额(H/Y)。

4.企业经济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企业经济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同,直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率,从而直接决定着金融资产的规模。一般来说,股份企业所占比重大,则外部融资率高;企业规模越大,生产越集中,则外部融资率越低。

5.利息率水平。一是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需求者的成本和资金供给者的收益,从而影响资金市场外部融资率的高低。这样在储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间接地影响通过市场融资的规模,从而影响金融资产的规模;二是市场利息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小和货币化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利息率的高低与金融资产价格和货币化率的大小成反比例变化。

6.企业和居民的经济预期及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着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在国民收入已定的情况下,就影响着向投资转化的储蓄规模,进而影响金融资产规模。同时,企业对经济的预期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这从资金需求方面或金融资产供给方面也影响着金融资产的规模。

(二)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确定

金融资产适度规模是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资产数额。这个数额应具有如下特点:(1)它不是一个静态数额,而是一个动态数额。经济决定金融。国民经济规模、结构、运行机制等发生变化,金融资产规模就要调整。它是经济变化的一个对应数额。(2)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单一数额,而是一个区间数额。(3)它不是一个完全反映客观的数额,而是人们力图反映客观的主观所确定的数额。确定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主要有:

1.宏观测算法。它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宏观指标及其与金融资产相关比率测算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一种方法。金融资产是在国民经济运转过程中资金融通的产物。金融资产的规模决定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我们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与金融资产相关比率的指标可采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是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研究,这一比率比较稳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斯密斯在《金融结构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通过对35个国家近百年的金融史料研究,得出结论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比率通常在1-2/3之间,而一旦达到1—1.5之间就会停止增长。我们姑且不论这一比率数值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一比率数值变动规律的研究为我们确定金融资产适度规模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完全可以分析研究我国金融相关比率数值的变动规律,找出这一适当比率数值的区间,再根据国民生产总值规模来确定金融资产的适度规模。我们用F[,a]代表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用R[,f]代表适当金融相关比率,用Y[,P]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则F[,a]=Y[,P]R[,1]

2.微观测算法。它是根据经济单位资产选择的原则分别测算各种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一种方法。经济单位在收入规模已定的情况下,其选择资产的目标就是各种资产的边际预期报酬相等,追求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说,经济单位取得收入后,多少用于实物投资、多少用于消费支出,多少用于金融投资,购买各种金融资产,这取决于资本边际租金率、消费的边际效用、各种金融资产边际收益率的均衡。经济单位持有现金从表面看似乎无有收益,实际上它仍给持有者带来无形的收益。我们把这部分无形收益称为现金的“内在存款利率”,即持有现金可以获得因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资本收益;避免在盈余与赤字转换过程中因匹配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损失;以及避免实际投资的预期损失。既然经济单位在资产选择过程中,为使收益最大化,各种资产要保持一定比例,各种资产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定比例,我们可以根据正常情况下的这些比例和国民收入规模来确定金融资产的规模。若用F[,a]代表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用Y代表国民收入,用R[,j]代表各种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则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分别测算法。它是根据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特点,分别测算各自融资形成的资产,然后相加测算全部金融资产适度规模的一种方法。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不经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直接融资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我们称为非金融部门金融资产。决定其适度规模的因素前面我们已经做了阐述,这就是:(1)国民生产总值Y[,P];(2)中间销售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w;(3)货币化比率u;(4)资本形成总值对国民销售额的比率R;(5)非金融部门金融资产与资本形成总值的比率n;若用F[,a]代表非金融部门金融资产适度规模,则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间接融资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我们称为金融部门金融资产。金融中介机构或金融部门是经营金融商品的系统,它的资金来源即金融负债构成了金融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的金融资产,它的资金运用即金融资产构成本部门的金融资产。金融部门融通资金既有金融负债业务,又有资产业务,因此,间接融资形成的金融部门金融资产,应既包括金融部门负债所形成的其它部门的金融资产,又包括金融部门本身的金融资产。而金融部门从全国来说其金融负债等于其金融资产。这样间接融资形成的金融资产规模是金融部门本身金融资产规模的2倍。确定金融部门本身金融资产,如贷款等的适度规模的方法很多,如增长比率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法等。

三、金融资产规模的调控

(一)金融资产规模是否适当的主要标志。

1.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其价格。金融资产的供给,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金融商品。金融资产需求,就是在金融市场购买金融商品。出售金融商品可筹措到资金,购买金融商品可供给资金。这就是说,金融资产的供给等于资金的需求;金融资产的需求等于资金的供给。若金融资产的供给超过了金融资产的需求,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超过了供给,就会引起市场利率的上升。金融资产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例变化。市场利率上升,则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下跌。当金融资产的价格下降超过一定幅度,即利息率上升到一定幅度,超过了社会平均利润率,或二级市场的金融资产价格低于一级市场的价格,这就是金融资产规模过大的反映。当然,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规模一个因素;并且金融资产的价格不可能不发生波动,有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可能上升,有的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仅根据某种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落或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落来判断金融资产规模过大或过小,这未免失之过偏。但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下降或上涨,并且涨落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则是金融资产规模过大或过小的表现。

2.物价的变动。从金融资产形成的现象分析,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资产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形成一般是与货币相交易的,以货币的存在为前提。若金融资产供过于求,会首先表现为货币供过于求。因为若货币不足,没有足够的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易,其他金融资产就不能过量形成。货币过多,超过了经济的客观需要,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当然,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也很多,但我们可以说,物价持续上涨,则可能是金融资产规模过大的表现。

从金融资产与其所代表的物质产品的价值来看,物价的变动,也会反映出金融资产规模过大或过小。金融资产是价值符号,代表用于借贷资金的物质产品的价值。金融资产规模过大,超过了用于借贷资金的物质产品的价值,其结果也是金融资产本身贬值,物质产品的价格上涨。

3.一组相关指标的变动。这是通过与金融资产规模高度相关的一组指标的变动分析,比如企业库存物资的增减,企业结算状况的好坏,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职工就业的多少等,来判断金融资产规模是否适当。一般说来,企业物资普遍积压,企业拖欠货款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则是金融资产不足的表现。它们变动方向与结论基本一致,变动幅度较大、时间持续较长,则是金融资产规模过小的反映。

(二)金融资产规模调控措施和手段

1.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是其它金融资产形成的前提条件。货币在金融资产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货币的调控对其他金融资产的调控,进而对整个金融资产调控起着基础作用。调控货币的主要手段有:

(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金融资产规模的大小。若中央银行认为金融资产规模过大,货币过多,则他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上缴中央银行部分增加,用于放款、购买债券外汇等部分减少,金融机构创造货币能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成反比例变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缩小货币乘数。其结果是货币资产供应减少,其他金融资产供应减少,从而整个金融资产减少,使过大的金融资产规模得以控制。反之,若中央银行认为金融资产规模不足,则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促使金融资产规模扩大。

(2)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业务。从表面看,公开市场业务不能调节金融资产规模,是一种金融资产与另一种金融资产在不同所有者手中的换位,总量不会增减。其实不然,中央银行若认为金融资产规模过大,则会在金融市场上卖出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中央银行在卖出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的同时,买回货币资产。买回的货币资产若是现金,则直接减少金融资产的规模;若是存款,则会减少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减少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高能货币,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买回基础货币意味着减少了这一买卖过程后能创造多倍货币的金融资产。在这一公开市场业务之后,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规模进而金融资产规模将要逐步减少。反之,若中央银行认为金融资产规模过小,则可在金融市场上买回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增加货币进而增加金融资产规模。

(3)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的利率,若中央银行认为金融资产规模过大,则可提高基准利率。提高基准利率就是提高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金融机构运用这部分资金发放贷款等也必须相应提高利率。这在企业筹资承受利率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会减少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进而减少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也就限制了基础货币扩张的能力,从而限制了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反之,中央银行认为金融资产规模过小,则可降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增加货币供应,扩大金融资产规模。

2.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政策调控金融资产规模,主要是通过直接调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来间接调控金融资产规模。若金融资产规模过大,从财政收入方面来说,国家可提高税率,这既会使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的资金来源减少,又会使财政收入增加,减少赤字形成的货币发行或债券发行;从财政支出方面来说,国家将减少预算支出,特别要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既会促使财政收支平衡,又会减少因资金供求不平衡造成的资金融通,从而减少金融资产的规模。反之,则可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扩大金融资产规模。

3.调整金融资产发行和流通制度。调整金融资产发行和流通制度,主要是调整发行上市金融资产的条件、范围、手续以及其它制度等,来调节金融资产规模。

4.舆论引导。经济单位对经济的预期也影响金融资产的规模。通过舆论引导,使经济单位合理投资,适度消费,也会调节金融资产的规模。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金融资产规模的确定与调控_国民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