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英语课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邓婷
摘要:作为非母语的英语在中国的流行程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这是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带来的产物。英语课在现行的高中阶段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多数的高中英语课堂仅仅志在于教语言的“说话”层面,很少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更谈不上教师能在课堂上获得丰富的学生思想,久而久之,缺乏思想碰撞的语言教学课堂就谈不上有生命力。如何让高中教师与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如何让学生那无穷尽的思想与创造力在这片有限的土壤中发芽甚至茂盛,这是我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深深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新闻;思想碰撞
曾听过一位历史教师关于抗日战争的课。一开始她让学生欣赏一位大帅哥的照片,西装革履,一表人才。突然另一幅照片映入眼帘,竟然是一个穿着日本军装站在死去的中国人面前还肆意狂笑的日本侵略者、法西斯。再一看,是同一个人,日本侵华头号战犯——冈村宁次。从这里,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回到了那个硝烟的时代、那个让中国人最最团结的年月。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引下,同学们对抗日战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包括当时的世界格局、日本侵华各种罪状的例举、日本侵华时人性的分析,以及对于为什么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和一个凶神恶煞的人都出现在同一个日本人身上等等。最后课堂在胜利的欢庆的中国音乐声中结束,全班同学都沉浸在激动、热血沸腾的情绪中。
当时笔者很羡慕历史课堂,因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有那么多的话在讨论,有那么宽的思想领域在分享,让教师有所教有所得,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后来又听了一堂语文课,同是作为语言课堂,在这里,学生思想的那份厚实、学生表达的那份精美让笔者又深深地被震撼了,那种细腻的感情体会、感同深受的共鸣,让笔者羡慕不已,这才是笔者想要的语言课堂,有话语,有思想,有碰撞,有火花。于是笔者静下心来分析高中英语课堂的“单薄”,希望能通过思考与探索获得英语课堂上高中生的思想,从而实现厚实高中英语课堂。
一、学生层面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多数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小学的课程中,英语的比例和权重并不小于语文,甚至高过历史。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时间几乎是对等的,学生通过课堂层面的获得,语文和英语是差不多的。另外,如果单单通过教与学这方面来比较的话,课外补习时间语文是远远比不上外语的。因此,单从幼儿到小学甚至到初中的学得来分析,学生的英语语言获取决不少于母语中文。可是十多年的学习,最后在高中的英语课堂,我们听到的仍旧是淡而无味的英文,听起来仍旧觉得没思想、没内容,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的问题:
走出了英语课堂,学生所处的环境是母语中文的环境,看的电视基本上都是中文节目,就算是看看欧美大片,也依赖于屏幕下的中文字幕,基本上忽视了从情节体会中去获取新的听力信息,因此在语言与情感的融合上错失了很多机会。
在看书读报方面,学生从小接触的基本上都是中文版,稍高级一点也就是个中英文对照版,而学生在中英文对照版的应用中依赖最多的仍旧是中文,因此又错过了英语阅读与思想的碰撞。
在表达训练方面,学生对英语表达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流畅,更简单的理解就只是局限于“快”这个字眼上,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思想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处理英文材料的时候就仅仅是“念”英语,没有了语言表达思想的特点,自然就导致了没有思想碰撞的英语课堂。
十多年的语文学习能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对他人进行独到的分析;能对社会进行深刻的解读;能对历史发表极有深度的看法。那么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应该也本该如此。
二、教学材料与教师教材处理方式的分析
现在我们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人教版和外研版,在阅读文章后的问题设计上基本上是细节题(判断正误、询问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讯问题,或是针对词汇设计的题目,例如:
Decide if these sentences are true (T) of false (F) (外研版学生用书第一册Page 33,53,第二册Page13,42,第四册P23,23等等)
What/ who/ how is...? (几乎每个单元的阅读题都有)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 或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in the box.
所有问题的设计在抓基础知识以及应对高考阅读题上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在对于处于青春年少,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自我意识、自我观点表达最有争鸣时期的高中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层面应对:引用英语新闻,让其成为高中英语学习的思想火花的碰撞点
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学习,他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让学生对材料有所思,通过感知、记忆、理解、判断去感受通过英语所表述的学习材料,融入英语的情感表达中。
针对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出现的贫乏的表达,怎么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是学生没有思想,是因为有而说不出;不是教师没有思想,是因为有而被解读不出;经过个人实践,英语新闻在高中的英语课堂上有让这些“不出”变为“呼之及出”的魅力。
新闻有很强的刺激性,让学生记住易于记住的学习内容,刺激其感官,通过全英文的口教、图画、音像产品,把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强的直观性,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的学习事物都放在他们能感知能引起共鸣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说找准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感官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个人觉得China Daily, CCTVNEWS, 学英语报,21世纪英文报等都是很好的载体。通过实践,以下方式在高中英语课堂能很好地让教师和学生有思想情感的碰撞,有共同深度思考的支点。
1.利用新闻图片的震撼性让学生产生共鸣, 调动思考。
Nanjing Massacre (来自CCTVNEWS 公众号 2016年12月14日)
这是2016年12月14日下午课前五分钟首先给学生的图片,对于提问What historic event you’ll relate this number,300000, with in China? 学生能很轻松的回答: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然后教师进行引领:
(1)配着音乐重现历史的图片,学生的思绪被拉回了历史:On December 13,1937, Japanese soldiers captured the city of Nanjing, killing an estimated 300,000 Chinese over a period of just 6 weeks.
(2)当学生思维围绕着当时的历史背景、课堂内外的正史野史事例不断发散时,问题“What can we do to this event in this peaceful period?”(在和平年代对于这历史事件,我们能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expose the truth(还原真相);show great gratitude to the deaths(尊重逝者);Admit the wrong doings (承认罪行);Promote anti-terrorist carrier (提升反恐能力)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结合着学生的情感和生活实际展现了出来。
2.利用新闻的趣味性活跃课堂
这张是名为The A4 waist: China's latest slimming trend新闻的配图,在课堂上引发了学生的一系列讨论:(1)How slim is this lady? (2)How to get such a slim figure? (3)What is a healthy diet? (4)How to keep healthy?
课堂变得不需要教师的发问,学生忍不住互相问、互相讨论、互相解答。最后学生竟然自发地进行了一场关于什么是美的辩论。
3.利用新闻的时效性让学生们关注社会、关注当今
2015年12月13日被定为国家公祭日。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特殊日子的特殊含义后,提问:What activities can be involved on the special day to mourn the victims?
学生回答:(1)Fly a flag at half-mast;(2)Bow to show sorrow;(3)sound the horns;
(4)Place the ceremonial wired wreath.等等
学生的思想在图片和同学们的刺激下不断发散,他们愿意思考,愿意表达,也因为他们是热血青年。
苏霍姆林斯基说:“通过阅读激发起来的思维, 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的英文阅读能让他们在进行各种环境下思想表达模拟。新闻几乎就是整个社会情境、当今背景的浓缩与再表现,学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表达来释放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来用另外一种语言关心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痛苦与欢乐、各种各样的事件以及各种各样社会表现形式。在这种细如雨的滋润中,学生会渐渐感受到了思想的碰撞,也慢慢地使这种碰撞变成一种呼之欲出的语言。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高中部 518000)
论文作者:邓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英语论文; 高中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课堂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7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