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随着机电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机电设备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机电设备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维修管理,能够及时将设备存在的故障解决,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生产,保证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机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
1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要素,也是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设备、环境的协调运作,对生产活动中潜藏的威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种事故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规避和防止事故的发生。由于机电设备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制定标本兼治的管理措施,以全面扭转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其次,可以确保企业生产效率。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是我国各服务业现代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作为衡量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由于机电设备可以实现并提高产品的性能、功能以及精度等,所以机电设备的可用性就至关重要了。当然,在完成产品的时候,机电设备的可用性也可以帮助产业做到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在确保本服务业的生产效率。
2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生产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很多基层单位承担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多重工作,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机电管理部门承担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但是它往往把精力和时间重点放在生产任务的完成上,从而忽视了通常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一些企业没有按照标准来采购和安装机电设备,也没有相应的机电设备主管部门和配件、电缆等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设备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职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2设备老化
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企业让生产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的去运转,这种运转模式违背的设备在生产时的基本原理,所以会加速设备老化。一些企业为了将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在没有相关部门来检查时,根本不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而且就算是对设备进行检测,大部分企业的检测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问题得不到实际解决。部分企业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对设备更新改造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机电设备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仅会对生产能力产生制约,同时也让设备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2.3操作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技术差,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而企业使用的机电设备现代化技术水平比较高,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导致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操作人员如果无法准确的了解设备,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不当的情况,即使很小的故障也会影响设备的运行,甚至会酿成事故。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必须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维修,如果没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就会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也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3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1健全机电设备更新制度管理
近年来,由于很多企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设备更新制度,致使很大一部分机电设备老化,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状态,给机电设备安全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应该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及时建立健全设备更新制度,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新,及时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老化、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状态的旧设备、老设备,以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这就需要我们从企业制度上入手,制定设备更新制度,及时报废安全功能差、老化、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状态的旧设备、老设备。
3.2安全生产,合理操作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合理操作机电设备,对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以及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生产,合理操作机电设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了解机电设备的通信装置、配电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等的性能;当机电设备停止施工或者需要搬运机电设备时,应该切断电源,并挂好相应的停电标识牌,然后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保证机电设备在搬运的过程中不会被损坏;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电气检修,将故障排除之后才能再次进行生产。
3.3加强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检查
机电设备现场管理要纳入企业的管理目标,注重长计划,短安排,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运行中机电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循环检查和突击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除下达“机电设备管理安全隐患通知单”,还要一并追究相关责任单位,还要将现场检查的情况做成机电设备检查日报表,送分管领导签字,以便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进行统筹安排,重点处理。我们应该对现场检查的结果要毫不忌讳,定期进行总结、分析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逐级落实。总之,要加强机电现场管理,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如定期检查、流动检查、突击检查等,不给“三违”人员以可乘之机。
3.4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1)机电管理人员要增强安全管理观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主动性;(2)加强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培训、专家讲座等活动,为管理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3)落实岗位轮换制度,使机电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4)构建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来激发机电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3.5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制定健全的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规定机电设备检修的周期,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所有环节都能够合理进行,同时保证机电设备检修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应该明确机电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让所有的机电检修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关注,尤其是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应该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员,制定责任事故责任制度,强化所有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充分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到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中,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4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机电设备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检修措施,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检修维护,以此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能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机电工程设备维修与管理研究[J].邹金伟.居舍.2017(23)
[2]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J].宾景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3)
论文作者:陈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机电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