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文明;煤矿
1引言
煤矿是我国的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也是重要的重工业区,煤矿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同时由于过度开采和工业污染对煤矿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建设煤矿生态文明,恢复当地自然环境迫在眉睫。之前对于建设绿色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比较多,而对于何为生态文明煤矿和如何定义生态文明煤矿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2生态文明煤矿的定义和特征
2.1生态文明煤矿定义
所谓生态文明煤矿就是在煤矿的正常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为途径,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扩大经济创收、生态保护以及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煤矿。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利用率和降低煤炭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建设生态环境,做好各种有毒物质的排放控制工作,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方式美化矿区环境,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提供其爱护矿山环境的意识和工作主动性,在工作的同时承担起一定的环保责任。
2.2生态文明煤矿特征
(1)科学性。生态文明煤矿的核心要求是要建设高生产、低排放的高标准现代化矿山,实现经济创收和社会稳定和谐,是煤炭工业进入新常态和新的发展阶段的一种新型煤炭工业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煤矿要求煤矿开发要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煤炭开发活动,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实现企业和当地环境、经济发展的共赢。也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煤矿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措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2)系统性。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要做好建设的机构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源头控制,强化对于煤矿的生产的过程管理,实现循环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煤矿所在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够有持续利用,为此要加强对煤矿的立体化生态建设,时间维度上建设生命周期的生态文明;空间维度上做好煤矿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煤矿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营一直到煤矿关闭的各个阶段都处于一个系统当中。
(3)生态性。生态文明煤矿的生态型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性和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生态性,其中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主要是要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自然规律,减少因为煤炭资源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现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零污染”,煤矿建设要以尊重自然发展为基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双赢局面。
(4)和谐性。生态文明煤矿和谐主要指与煤矿生产有关的各要素共同发展的状态,包括煤矿内部和谐和与地方管理部门的和谐。前者是指所有煤矿工人能够各尽其职,后者指煤矿和地方管理部门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生态文明煤矿情况分析
煤炭开发过程中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所以煤炭行业一向重视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履行好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煤炭绿色开采、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摸清生态文明煤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征,本文的调研活动主要有实地调研和资料调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地调研的煤矿包括山东兖州煤矿集团、山东新能源集团淄博能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的调研,资料调研是对 目前国内使用的关于每款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标准的研究,包括国土资源部门关于落实国有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公约。
4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标准的提出
4.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煤矿作为国家煤炭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是要对过去粗犷型的煤炭开采方式进行深刻变革,转变煤矿工人的价值观,将生态环境转变为一种财富。需要煤矿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断将生态煤矿建设向纵深方向推进,让矿区的生态环境成为提高煤矿综合竞争力的有力因素。
4.2做好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受到我国煤矿资源的储存方式的影响,煤炭行业必须在高层面上做好有关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包括生态煤矿建设有关的体制、法律、文化、标准和路径等,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管理制度和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建立生态建设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个人,提高工人们的自主保护意识。
4.3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引进先进技术
国家很多地区当前正在进行新旧能源改革工作,以减少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以此为借鉴,需要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大幅度的优化,重点是要减少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降低煤矿开采强度,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炭开采战略,以适应当前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调整战略的实施。加大对先进能源技术的开发,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矿权和资源税费政策,注重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4.4提高煤矿开发准入标准,对煤矿建设实施国家统一监管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煤矿开发准入标准和条件,煤矿的开发必须要做到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和安全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监管标准,不符合标准需要立即进行停业整顿,整顿后重新进行验收,否则予以关闭。并追究煤矿开发管理者的经济和行政责任。
4.5研究确定煤矿区生态环境价值并货币化
将各地不同煤矿的生态环境的价值进行量化,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借助经济杠杆来调动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6明确煤矿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和实现路径
对煤炭行业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将其作为煤矿开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一套具体可行的指标作参考,包括全国统一指标和矿区当地特色指标,指标建设应该公开透明并面向全社会披露,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结语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个行业提出的要求。人和自然共呼吸、同命运,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体现出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坚持通过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将煤矿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人类文明多方共赢的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巴音, 李永峰. 煤矿区生态文明驱动机理与测度研究[J]. 中国矿业, 2017, 26(s1):142-147.
[2]任理庆. 完善煤炭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7(6).
[3]崔艳, 麦方代. 小保当煤矿智慧矿山生态环境防治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 煤炭工程, 2017, 49(5):20-23.
论文作者:郭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煤矿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煤炭论文; 文明建设论文; 标准论文; 能源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