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一次多学科交流的盛会-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一次多学科交流的盛会-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一次多学科交流的盛会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志国 曲 静 谢升凤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24日在华南农业大学隆重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主题进行了跨学科、多角度的交流。

关键词: 农耕文明;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2018年11月23至25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50余家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农史学界等众多学者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围绕“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乡绅、宗族与乡村文化建设”“民俗与乡村社会研究”和“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五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对落实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与会学者主要围绕农耕文明的内涵以及如何传承、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要因地制宜。曹幸穗(全国农业展览馆研究员)认为,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耕文明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于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试析东北古代农耕文明传承的要素》一文中,对古代农耕文明的传承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北农耕文明传承的主体决定文明发展的历史走向,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是东北农耕文明传承的前提。陆玲(广东省生态学会)在《发掘弘扬中国北回归线农耕生态文化,大力促进北回归线生态文化交流与共享》中,依托中国北回归线农耕生态文化,建议大力推进北回归线生态文化交流、共享,为该地区联动共赢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推动力。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徐旺生(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水稻在传统生态农业中的作用》一文指出,水稻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自然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地区多数发生在旱作农业区,很少发生在水田稻作农业区,其意义重大且深远。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具有浓厚的传承农耕文明的意义,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张婷、范存真(云南农业大学)分别提交了论文《甘肃西和县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探析》和《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传承——以山东中北部为例》。张婷的论文立足于“中国农民丰收节”,对甘肃西和县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进行了探析。而范存真则对山东中北部对《齐民要术》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传承进行了系统论述。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字孔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三国演义》对他的智谋多有渲染,一般用来称足智多谋的人。

我国历史上对书籍征集最多与禁毁最多的是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帝曾通过采取奖励、题咏与记名等措施,广泛征集图书。所征集图书多达13500余种,内容俱全,为历朝历代之最。同时,清代大兴文字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规模之大,株连之广,惩处之残酷举世空前。仅乾隆在位六十年,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宗族文化需要突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推动“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乔柏(广西师范大学)在《振兴宗族文化保护古村持续文明——历史古村落萝村社会文化创新策划》中指出,宗族文化潜在村子里,保护村子某方面就是保护古村文化。周华(中山大学)《宗族分配习俗在农村集体资产公司化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广州市天河区农村集体资产公司化建制为考察对象》一文探讨了宗族分配习俗作为一种制度构成元素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资产公司化建制路径与形态的影响,指出宗族文化与习俗的兴起对乡村制度建设与振兴发展意义重大。陈晓华、谢晚珍(安徽建筑大学)《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功能现状、问题及活化路径——以安徽省黟县为例》一文分析了当代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的空间衰败和功能异化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具有承载历史文化、组织村落空间、引导乡村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

张德成、周海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架厢运木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探讨》一文对中国历史上南方山区采用的架箱运木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魏露苓(华南农业大学)《〈然犀志〉中的海洋生物探讨》一文以《然犀志》为基础,对海洋生物的形态、内部结构、行为特点、寄生虫、生长发育规律、捕捞、加工、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李典军(广州光彩农政孵化产业研究院)《甲骨文中的农事文化与创制主体初探》一文以甲骨文为载体,从农耕植物的农事认知、牲畜动物的牧事认知、土地疆域与家国认知三方面论述了农民是农事认知和文字创制的主体。陈秋月(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古农书中的棕榈科植物考察》一文对中国古农书中的棕榈科植物进行了梳理,从植株的性状、用途、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其对岭南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贡献与影响。梁颖稚 (华南农业大学)《荔枝味,乡土情——谭莹〈岭南荔枝词〉的岭南荔枝文化》一文对岭南荔枝种类、种植、买卖、加工保存等农事情况,以及岭南田园生活风情进行了展示。

营养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可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根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传统的营养治疗只是单纯的将氨基酸、脂肪乳以及葡萄糖输入患者体内,认为这样既可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外部因素均有所差异,所以营养支持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4]。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在传统营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微量元素、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

在图1所示的模拟前端中,根据接收机的硬件设计,选取了接收机的射频中心频率f0为1.772 GHz,PLL的输出频率固定为1.75 GHz,中频信号fIF为22 MHz。我们采用的ADC芯片的采样频率fs为10MHz,对中频信号进行带通采样,得到中心频率为2 MHz的数字中频信号,完成模数转换。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带宽约为3 MHz。

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吴志锋(五邑大学)、倪根金 (华南农业大学)《近代广东乡村赌博治理研究——基于民间禁赌考察》一文通过对当时各县志、乡志、族谱、碑刻和报刊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梳理了乡村基层禁赌措施。杨宏烈 (广州大学)《南粤榕树文化景观的美学探微——以广州沥滘古村为例》一文指出榕树以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同山岛河涌、古宅宗祠、渡口码头、市乡界碑等古雅村落要素紧密结合,天造地设般地涌现出许多生态化的园林共享空间和生活场景。杨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乡村传统文化的式微与振兴策略——基于湖南省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的调查》一文以湖南省湘西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剖析它们的式微现状及自我振兴模式,解析了传统文化内生力及与旅游开发的共生关系,探寻乡村传统文化最合适的发展路径及最优质的振兴策略。

私塾、同乡会也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李程(广东省平远县人大)《平远私塾漫谈》一文对平远县私塾的发展概况、特点进行了论述。王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抗战时期同乡会功能的嬗变——以抗战时期旅渝同乡会为例》一文指出抗战时期的旅渝同乡会,以乡缘地缘为基础发挥挽救国难、凝聚民心的作用,发挥了同乡互助的功能。也有学者从小农思维和法治角度探讨传统乡村治理问题。肖汉臻(华南农业大学)《小农思维与城中村治理——以汕头市陈厝合村为案例》一文分析了小农思维产生于农村人群长久以来的日常生活,指出城中村治理要在原有治理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强度上的调节,建立一系列过渡性的城中村巡查政策,逐步缓慢地过渡到市民思维,使城中村居民可以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治理。陈哲(华东政法大学)《后乡土社会背景下本土法治资源研究——以浙江“江南第一家”为例》一文讨论了后乡土中国背景下本土法治资源,指出本土法治资源在处理民间纠纷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村落村民议事制度的优化能够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程大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传统村落村(居)民议事制度的优化与创新》一文梳理了传统村落村(居)民议事制度存在的问题、优化、创新,指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

通过“九天”个案,典型地展示了传统体育的调适过程。可见,无论调适后是“整合”、“附加”、“取代”,都会形成一个新的传统,这一个新的传统代表了传统涵化的结果。以“九天”阵头变迁史的逻辑推展到传统体育的变迁,如“发明的传统”模型图所示。

梯田是在山坡地上从事灌溉农业种植的一种耕作方式,也是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民族创造的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蒋高中、陈红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以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渔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为例》一文,分析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养殖模式在保护和开发贫困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所在地乡村振兴方面的价值。陈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研究——以陕南汉阴凤堰古梯田为例》一文对凤堰古梯田的概况、价值、发展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贺献林(河北涉县农牧局)《关于旱作梯田系统“毛驴何去何从”的思考》一文提出了在保护传统山地农耕生产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饲养圈舍、实施健康养殖,解决驴粪对环境的危害,继续构建和发挥毛驴的生态功能。

中国的传统农业以天、地、人的“三才”理论为指导,注重分析影响生产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些传统农耕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诸卫平(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党校)《弘扬传统农学,实现乡村振兴》一文介绍了对传统农学的创新性实践,指出使用纯生物材料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利用中草药防治作物病虫害、治理农业污染,为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开辟了新路径。刘继磊(广东星创天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李典军(广州光彩农政孵化产业研究院)《箕子农政思想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一文从箕子农政思想出发,探寻其思想内涵对乡村振兴的借鉴,指出乡村文化振兴应该有多种文化选择,要符合区域性的自然规则,以民众的五福为起点。

传统丧葬仪式和民间信仰是乡村民俗中的重要内容。郭金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重塑民俗:多重主体互动下的胡村丧葬仪式变迁研究》一文以殡葬制度改革为背景,对山东省高唐县胡村丧葬仪式变迁进行了概述,指出胡村的丧葬仪式的变迁在基层政权和村民的 “合谋”下得到重塑。关溪莹(华南农业大学)《从祭社到起平安——传统民间信仰的现代变迁与重构》一文以广东茂名草园脚村为研究对象,对村内“起平安”祭祀仪式流程、变迁进行论述,指出信仰重构在乡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增强乡土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朱光文(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 “亦巫亦道亦佛”到“亦祖亦神”——宋元以来广州府番禺县简子昱故事之建构与地方社会》一文从简子昱生平故事入手,从而折射出宋元时期番禺县南部大谷围地区佛、道和巫术共同占统治地位的乡村社会情状,也折射了明清时期国家和地方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

三、乡绅、宗族与乡村文化建设

乡绅不仅是传统社会基层政治的领导和权威人物,更是基层文化的承载人。马玉琴(华南师范大学)《南宋乡绅与乡绅文学刍论》一文从文学角度对南宋乡绅进行研究,指出南宋乡绅文学以其现实主义精神和所蕴含的休闲美,呈现出与江湖派、道学派不一样的审美特质,具有对江湖文风和道学文风反拨的时代意义。王凤琳、周铃(綦江博物馆)《利用乡贤文化振兴乡村的途径思考——以重庆市綦江区和忠县为例》一文以本土古乡贤文化为思想武器,振兴乡村文化建设。陈瑾(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贤文化研究》一文对乡贤及乡贤文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内涵进行了讨论,认为发展和传承乡贤文化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侯麟军(西华师范大学)《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出路》指出,新乡贤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新乡贤本身的法治思想及服务意识建设。韩亭亭(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乡贤》一文阐述了“在场”乡贤与“不在场”乡贤这两类乡贤对乡村文化振兴发挥的不同作用,同时论述了如何发挥“在场”乡贤扎根本土的优势以及吸引更多“不在场”的乡贤回乡振兴乡村文化。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核心内容,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探讨。杨乙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汉代官方农业放贷:发展趋势、运行结构与制度审视》一文认为,国家向贫困农民放贷口粮和农本的历史传统和制度实践,最早可追溯至周文王推行的“农假贷”政策,这种独特的借贷形式在汉代得以延续和发展。郭庆彬(宁波大学)《南宋初期临安府于潜县农业文明初探——以楼璹的〈耕织图诗〉为例》以楼璹的《耕织图诗》为例,对南宋初期临安府于潜县的农业文明进行了初步探讨。曹瑞冬 (温州大学)《清代江浙地区的茅草市场研究》一文对清代江浙地区的茅草市场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茅草市场与盐产业的依赖关系,强调二者互相补充,在价格问题上保持一致。

农业文化遗产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传承了故有的系统、协调、循环、再生的思想,蕴含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樊宝敏、杨文娟、张德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林业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与认定标准初探》中阐明了“林业文化遗产”在广义的概念上也可称为“林业遗产”,或者“林业自然与文化遗产”,将林业文化遗产分为林业物质文化遗产和林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初步提出了林业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与认定标准。陈志国、周志方(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视野下增城古荔枝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利用》一文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讨论了增城古荔枝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要大力挖掘增城古荔枝资源内涵和价值,争取申报国家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纳入更高级别的保护。薛芮 (北京林业大学)在《乡村人居林景观对认同的指向分析》中分析了乡村环境中人居林景观的符号象征系统,以乡村人居林的能指与多重所指,论述其对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他者、人与自我等四种关系上的四种认同的指向性。黄敏(华南农业大学)《中美乡村历史文化型绿道研究与发展综述》一文分析了中美两国的乡村历史文化型绿道发展的不同,指出了中国在乡村绿道保护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四、民俗与乡村社会研究

民俗来源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历经千年发展,中华大地上形成了鞭春、剪纸、秧歌、戏剧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卜凤贤(陕西师范大学)《鞭打春牛农俗中的地方教化与国家认同》一文运用大量史料对鞭春农俗的传承农耕文化、强化地方治理、防御灾害和劝课农桑等多种地方教化功能进行了论述,通过鞭春活动的行政管理还看到其中所体现的国家意志。马凤进、金家霖、李群(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早期剪纸中动物图案的演变》一文以剪纸中的动物图案为切入点,简要概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论述了中国早期剪纸中典型动物图案的演变。金家霖、马凤进、李群(南京农业大学)《祁太秧歌的起源、发展与保护》一文梳理了祁太秧歌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同时论述了如何将祁太秧歌继承发扬并与其他产业结合。朱正西、王一贺(梧州学院)《北路壮剧浅论》一文从北路壮剧的源流入手,梳理了北路壮剧在师传、剧目、曲牌和表演等方面面临的危机,以期引起学界对少数民族戏剧文学研究的关注与重视。

村落作为较原始的群居方式,积极地推动了文明互动,同时也能够让文明得以传承。吴平(凯里学院)在 《自然本真是传统村落的最高颜值——从村落“整容”谈黔东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营造》中,针对黔东南传统村落环境原真性特征,强调黔东南传统村落“整容”应回归本原,还黔东南传统村落的自然本真,维护村落文化多样性特征。赵越云、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统与现代:一个普米族村落生计模式的百年变迁史》一文着重调查了普米族村落一百多年以来生计模式的演变历程,指出恰当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发挥现代优势的关系,要合理分配劳动力在各种生计方式之间的时间安排、协调各种生计方式在空间上的分布。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蕴含着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启示。董传岭(菏泽学院)《传统与现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服饰变迁——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个案》一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农村服饰变迁的情况,指出传统服饰的生命力仍在,并未断裂,传统与现代持续互构与化用促推服饰不断变迁。李伟(鲁东大学)《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与启示》一文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治理的实践,指出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对于今天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战世港(聊城大学)《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日常生活的变迁——以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为例》一文在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六户不同类型农村家庭进行口述调查基础上,还原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大致轮廓。

(1)模拟招聘比赛。该比赛主要依托我校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区,如图1所示。该实验区由对抗区、公共服务区、外贸区、采购区、自主学习区、路演区等部分组成,能够很好的满足模拟招聘比赛的需要。比赛经历简历初选、模拟面试、企业嘉宾面试共三个环节。具体的,参赛人员准备个人简历上交,根据简历筛选出50名参赛人员;参赛人员抽签随机分为5组;分组完成后,每一组内进行抽签,决定面试官与应聘者角色(两个面试官,八个面试人员);进行模拟招聘时,评委进行观摩并分别为面试双方打分;最后,由企业嘉宾担任面试官,进行面试活动,学生观摩。

五、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好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这次会议学者总结和讨论的热点议题之一。

近年来,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学者更多地将旅游和乡村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王华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一文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新型朝阳产业形态,能够不断增强和提升乡村文化自信。陈晓华、程佳(安徽建筑大学)《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功能适应性评价研究——以黄山市黟县屏山村为例》一文以徽州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对文化空间的功能适应性进行评价。

乡村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当地的文化传统。魏影 (黑龙江大学)《论黑龙江上游乡村文化形态——以呼玛县鸥浦乡三合村为例》一文梳理了三合村的历史变迁,以三合村的文化形态为个案,指出黑龙江上游乡村文化具有以中原汉人移民文化为主,鄂伦春原生文化、具有红色基因的知青文化和外来的俄罗斯文化等几种文化相互冲突和交融的特点。何燕洪(广东省生态学会)、张道策(中共广州市公安局党校)《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一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农村调查为例,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建设实践。孙其勇(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城乡一体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对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梳理,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和经验。龚越洪(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政府)《关于炭步镇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一文立足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提出乡村振兴要大力推动政策创新、产业融合和民俗休闲旅游的发展。赵峰、李莉(北京林业大学)《实现枣庄乡村振兴,林业如何发挥作用——林业对枣庄乡村振兴功能作用思考》一文从枣庄林业对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枣庄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充分发挥林业在枣庄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陈燕霞(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乡村振兴需要高品质村居文化的支撑》指出,打造高品质村居文化有助于佛山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新时代佛山村居文化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理论价值观的引导。李德兴(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化视阈下的乡村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一文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着力于乡村文化的重构,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建构一个有文化认同、有文化自信的乡村文化体系,使传统的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优秀的文化基础。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杨筱柏(石家庄铁道大学),赵霞、李冰(河北经贸大学)《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中国故事及其国际价值体现》一文指出,乡村社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议应强化文化传播和交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区域特色文化,讲好乡村文化中的中国故事。

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李爽(北京林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文化建设——以浙江省余姚市芝林村为例》一文以浙江省余姚市芝林村良好的生态文化建设带动当地村民的生态文化以及产业振兴,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为例进行论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刘志博、严耕(北京林业大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以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建构为例》一文综合运用了2016年数据对31个省(市、区)展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证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和“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观此会议提交的论文,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 “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题,既有传统农耕文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乡村民俗方面的研究,亦有关于当代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方面的探讨,为实现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提供了可操作、可决策的参考。

4.吃粗 就是经常吃一些未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各种天然食品,如粗米、粗盐、红薯、蜂蜜和各种蔬菜、水果等,因为这些粗食物尚未经过精细加工,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比经过精细加工的食物高很多,对身体有益,而吃得过细、过精,反而会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失调,可导致疾病。可见,人吃食物一定要粗细搭配,不能因细粮好吃而忘了吃粗粮。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A Grand Ev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Ex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 Zhiguo,Qu Jjing,Xie Shengfeng

Abstract: The 19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defined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industrial prosperity,ecological livability,rural civilization,effective governance,and prosperity of people’s life”.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promote the inheritanc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and rural culture,and promote researches on 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the first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was held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n November 24,2018,in which participants exchanged view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theme of“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rural culture;rural revit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335(2019)01-0266-06

陈志国,男,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史、农业史及传统乡村社会等;曲静,女,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谢升凤,女,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责任编辑: 李丽娜

标签:;  ;  ;  ;  ;  

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一次多学科交流的盛会-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