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美学学科的肇始、成因及其对当下美学课程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肇始论文,民初论文,晚清论文,成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4)10-0163-06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止过。在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中,一直展示着中国人的审美自觉和审美建设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然而,美学并不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学术,更不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独立学科。因为,中国的美学无论是“美学”这一学科名称,还是美学的学科概念及学科体系,都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一、美学学科的肇始 1.学科名称及学科概念的由来 “美学”这个汉语词汇在明清之际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在华的天主教士高一志(Alfonse Vagoni)在他的《譬学》中曾经使用过汉语的“美学”一词,只是其含义与今天不同,类似于“良知”之意。①“美学”一词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专业术语,按照当代学者黄兴涛的说法是由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首创的。黄兴涛的依据是,光绪元年(1875),花之安所著《教化议》一书中写道:“救时之用者,在于六端,一、经学,二、文字,三、格物,四、历算,五、地舆,六、丹青音乐(二者皆美学,故相属)。”②花之安提出,丹青音乐二者皆“美学”,那么,花之安此处所使用的“美学”一词,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具有美学学术内涵的概念呢?我们可以对比黑格尔提出的美学概念加以验证。花之安于此前的1873年,曾用中文撰写过《大德国学校论略》(戊戌时期重版又称《泰西学校论略》或《西国学校》),认为美学“即释美之所在:一论山海之美,乃统飞潜动物而言;二论各国宫室之美,何法鼎建;三论雕琢之美;四论绘事之美;五论乐奏之美;六论词赋之美;七论曲文之美,此非俗院本也,乃指文韵和悠、令人心惬神怡之谓”③。从这种阐释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美学的理解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黑格尔。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中,开宗明义地说:“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④黑格尔认为美学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其理由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是美的人。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争辩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以及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艺术美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⑤。花之安在他的美学“七论”中,除“一论”是指自然美,其余“六论”都是指艺术美。可见两人在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权重上大体相同。黑格尔《美学》第3卷所讨论的具体的艺术类型是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戏剧体诗,这与花之安关于美学“七论”的后六论也基本一致,只是花之安所作的阐释溶入了中国历史传统的信息和表述方式。黑格尔的美学概念是作为成熟的学科美学的最典型代表,因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花之安关于美学汉语命名的内涵着实就是西方经典的美学概念,与我们今天对传统美学学科的理解无大差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花之安的“美学”一词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学科名称和学科概念。 2.学科属性的界定和学科自觉的发生 一门新兴学科的发生,仅有学科名称和学科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科属性的界定、学科自觉的出现和学科体系的形成。尽管花之安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学术名称,但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他的“美学”概念出笼之后就被历史悬置了。 20多年以后,美学一词终于以日译书的书名身份出现在康有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日本书目志》中⑥。美学这样一个新的学科必然地经由日本译介引进,这也许是某种前兆,尔后仅仅五六年间,就有沈翊清的《东游日记》、夏偕复的《学校刍议》、上海江南制造局刻印的《日本东京大学规制考略》、吴汝伦的《东游丛录》、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教科书》等日译书籍介绍美学这个学科。在这些涉及美学的日译书籍中,译介者们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共识:他们都是在介绍日本教育情况时介绍美学的,也就是说,他们都认为美学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学同样可以发挥提升国民素质、教育国民的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些涉及美学的翻译作品对今天我们厘清和评价中国美学学科的发生发展进程极为重要。译介者们把美学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标志着时人对美学的学科属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以团队形式出现而非个人的偶然行为,而且引介翻译中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标志着已经有了一定的学科自觉。这些带有一定译介者个人观点的涉及美学内容的翻译作品批量出现,某种程度上则代表了中国美学发生发展的学科实绩。至光绪三十年(1904)“癸卯学制”首次把美学作为独立课程列入大学教学体系,标志着美学学科在中国肇始并发展起来。 二、美学课程的发生、发展 1.晚清美学课程的确立 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癸卯学制”规定了大学的学科设置及学科门类,共分8个学科,46门,美学课程即设在工科建筑学门。至此,美学课程首次进入大学教育体系。此时的美学只是作为大学的“补助课”,并且划归于建筑学门,而未见于其他专业,可见在“癸卯学制”颁布时教育部门对美学课价值及学科门类的认识还是严重残缺的,因而美学课也未取得应有的独立地位。然而,美学首次被列为一门独立课程,这对美学学科来说已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无疑,美学课程在“癸卯学制”中的首次出现,标志着美学课程在中国近现代的发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初,王国维对《奏定学堂章程》中大学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对其中关于“文学科”课程的设置,作出明确的修正,并把这些想法写在了《奏定经学科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之中。在《奏定经学科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王国维设计的“文学科大学”的5个专业——经学科、理学科、史学科、中国文学科、外国文学科——除史学科外,其余4个专业均设置了美学课程,并且,王国维把美学同哲学、伦理学一样作为重点科目列入文学科的课程体系。⑦这样,在王国维的推动下,美学课程终于在“癸卯学制”的基础上有了现代意义的学科归属。 2.民初高校美学课程的开设 光绪三十三年(1907),蔡元培赴德国留学,经过选择,专攻美学学科,回国后执着于美学的思考与研究,并陆续完成了一些学术论著:1916年作《康德美学述》,1921年有《美学的进化》、《美学的研究法》、《美学讲稿》、《美学的趋向》和《美学的对象》。1912年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拟定了《大学规程》,美学被提至相当重要的位置,文科哲学门、文学门中均设置了美学课程。1921年,作为校长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了10余次美学课程,后因足疾就医而告终。蔡元培先生所讲的美学课程内容包括美学史、美的表现、美的鉴赏、美术和美的文化,从美学史到美学原理再到美的具体表现,均涵盖其中。⑧ 1925年,宗白华先生从德国留学归来,在国立中央大学的哲学系教授美学课,史料记载其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美感本质之分析、美感之各形式、美学之范畴和艺术创造过程之分析。宗先生着重讲授审美感受的本质及表现、美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⑨ 邓以蛰是中国人赴美系统学习美学较早的代表,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美学。1923年回国后即在北京大学任教,教授美学、美术史课程,到1929年转至清华大学继续教授美学课程。邓以蛰所讲授的美学课程渐成体系,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美之性质——真善美之区别,感情移入;美之内容,美之心理,美之形式;表现;美与人生。从其所列纲目看,包括了美的本质、审美心理、美的客观属性、审美的主观因素及与现实人生的关系等。⑩ 193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张源祥在中山大学开设了美学及音乐美学课程。他曾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专攻美学,所讲授的美学课程内容如下:美学思潮史之发展、美学之原理、美之对象、美之印象、美之范畴等。张源祥将美学史的内容纳入课程,作为“体系理解之预备知识”,从审美原理、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感受到美的范畴,较系统全面地进行讲授。(11) 由以上四位代表性学者所讲授的美学课程内容,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出,美学课程刚刚落户中国高等学校时,基本以西方现代美学学科为依据建构其体系,每个人又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重点而有所偏重。至此,中国美学课程完成了从译介、发端到此时的本土化进程。 三、晚清民初美学学科肇始的成因 美学学科和美学课程之所以不早不晚,恰恰在晚清民初这一历史节点和社会变革关键期在中国肇始并迅速发展起来,并不是随机性的偶然,而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是晚清民初中国社会谋求独立的历史背景、美学学科自身的性质与功能以及满怀理想、肩负责任的美学先驱们共同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生发展。 1.晚清民初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美学学科的肇始 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让以“天朝上国”、“老大帝国”自居的中华帝国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颜面尽失,第一次以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意识取代自我粉饰的优越心理,这一由向内统治到国际舞台竞争的转变必然带来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彻底革命,诚如马克思所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经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12) “解体的过程”往往也是重建、重生的过程,重建、重生必然要重新选择。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也开启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道路探索的历史。伴随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各式尝试与探索,从咸丰十年(1860)起,近代中国开始了三次伟大的社会变革,“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同治朝的自强运动、1898年的维新变法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各自标志了这三个阶段的思想要点”(13)。当近代中国在自强运动、维新变法中相继经受了甲午战争和百日维新的失利后,终于认识到:改变中国落后挨打局面,旧中国要实现重建、重生,重新选择的第一要务不在器物和政体的革命,而在于人的革命,即“国民劣根性”的彻底革新。从1840年至20世纪初,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以新文化塑造新国民,向西方学习“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终于成为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主流。于是,一切有利于革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提升中国人的身心素质的西学学科,便成了中国人选择和学习西学的主要内容。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强调:“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14)。从文学着手,借这种普及性的文学样式影响大众,革新民众思想,塑造新时代的国民。光绪三十三年(1907),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立人”思想:“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5)到了1922年,鲁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文艺于“立人”的作用,在《呐喊·自序》中表达了以文艺唤醒沉睡、麻木国民的愿望:“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6) 美学学科在晚清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肇始,正是顺应了中国近代社会以文艺改变国民精神的历史潮流。 2.美学自身的性质、功能与学科的肇始 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最先被中国社会选择、引进并本土化的学科大都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需要有关。美学在晚清民初这一历史节点被中国人选择、引入和吸收,便是因为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功能符合了中国社会的需要。 就其本源而言,美学隶属于哲学,1750年鲍姆嘉登发表《美学》后,美学发展成了独立的学科。美学以思考、探讨审美及艺术领域的哲学为主要范畴,蕴含着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思考,特别是其对于国民个体教育、引导、塑造的特殊作用,更引起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关注。1903年,王国维在《哲学辨惑》中倡导:“教育之宗旨,亦不外造就真善美之人物。”(17)王国维认识到美学承载着“美的人格”养成的任务,故此对美学推崇备至。1922年,梁启超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作演讲《美术与生活》时,强调“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18),体现了梁启超对人的审美本能以及审美对人生和民族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朱光潜在谈及审美对人的作用时,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并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19)要改变无趣的个体、净化已经败坏的人心,培养真善美的完备人物,美学学科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那就是以“美学”学科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净化人心,从而造就理想的“全人”,最终实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国家实力的强大。 3.美学先驱们的推动与美学学科的肇始 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的道路中,美学先驱们秉承了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传统,满怀救民族于危难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造愚弱国民性的理想,加之晚清民初的历史情境,更加激发了他们的这种品格,他们对美学寄予厚望,希望以美的理想、美的教化和美的价值取向振奋中国人的精神,提高民族素质,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目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历代文人一直秉承的文化传统。而自觉地以美育教化人,塑造人,则是知识分子实现这一人生理想和价值的主要手段。 孔子可谓儒家践行以美育教化人、塑造人理念的开山鼻祖。《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以“文”的作用使人摒弃原始粗野的习性,符合礼的规范,才能成为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张以诗书礼乐为媒介手段,使人的修养不断提升,成为品格渐趋完善的人。 在中国历代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中,也表现了以美育教化人、塑造人的艺术自觉和价值取向。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绘画的作用在于“成教化,助人伦”;古代文论中“文以载道”的理论认为,诗歌等文学作品必须传达、体现伦理价值观念,具备劝诫、说教等现实功能,否则失去了为文的意义,后来这甚至成为中国文学理论领域评价作品优劣时占统治地位的标准。说到底,借助艺术美的形式最终达到塑造人、改造人的目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终目的,也是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 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社会第三次变革浪潮的到来,满怀理想和社会责任的美学先驱们敏锐地感觉到,通过引入、传播先进的文化观念和文艺作品来改变国民精神、道德、心灵,从而塑造精神与肌体都健康向上的国民,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最有效的策略和途径。晚清民初的美学先驱们正是发现了美学的这一功能,才竞相学习、翻译、引介西方美学作品、理论、观念,并最终汇聚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新学科的孕育和发生的潮流。 四、晚清民初美学定位对当下美学课程的影响 晚清民初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美学自身的学科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美学学科一进入中国就打上了明显的本土化印记——突出了美学的教育功能,强化了美学的教化作用,承载了过多的社会责任。虽历经百年,晚清民初美学学科的这种本土化定位特点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下中国大学的美学课程建设。 当前,中国大学的美学课程主要作为哲学专业和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同时作为通识课面向各专业开放,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美学课程越来越清晰地承载起以审美理论化育人性的重任,其特点包括:第一,注重对人的全面塑造,实现民族素质的提升。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程旨在“让学生重视对人的整体关怀,既关注人的感性层面,又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武汉大学的美学课程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注重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完满人格的塑造,以实现其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通过艺术的审美与鉴赏,最终实现人的外在与内在的和谐,品质的提升与完满”(20)。第二,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突出对人的化育作用。如首都师范大学的美学课程目标是“以审美感受丰富、健全人生,使学生个体对自我生命深入思考并理性把握”;中国人民大学则提出,“让学生意识到美学在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学的主要阵地在欧洲,战后美学学科前沿转移至美国。美国的美学学科与中国一样皆为舶来品,但是美国大学美学课程在经历本土化过程后,却呈现出与中国迥异的特点。首先,美国大学美学课程注重美学理论,以艺术为媒介考察美学史及理论。哈佛大学即以“了解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论述,间或关注具体部门艺术”为主旨;科罗拉多大学则主要是“让学生对美学的基本哲学问题及其历史发展有所喜爱”。其次,美国大学美学课程以艺术本体哲学为主体。以马里兰大学为例,其美学课程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从柏拉图到现在的有关艺术的重要理论问题,了解有关艺术的本质、功能、价值,分析、澄清对理解艺术至关重要的概念,考察20世纪艺术”等。(22) 从以上中美大学美学课程目标的对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大学的美学课程依然体现晚清民初时的定位特点。应该说,美学课程突出美育功能和教化作用,突出提升民族素质的社会责任,这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这种定位是否会给学科发展的科学性、独立性以及学术研究的深度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待学界同仁进一步商榷。 ①高一志:《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譬学》上,台北:学生书局,1972年,第586-603页。 ②花之安:《泰西学校论略·教化议——泰西学校教化议合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年,第22页。 ③花之安:《泰西学校论略·教化议——泰西学校教化议合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年,第6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页。 ⑥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13,上海:大同译书局,1897年。 ⑦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奏定经学科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161、154-155页。 ⑧《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9日。 ⑨国立中央大学编:《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7年。 ⑩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32页。 (11)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编:《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概览》,1933年。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1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8页。 (14)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论丛·梁启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9页。 (15)鲁迅:《文化偏至论》,载《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7页。 (16)鲁迅:《呐喊·自序》,载《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7页。 (17)王国维:《哲学辨惑》,载《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8页。 (18)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家论丛·梁启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1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6页。 (20)阳黔花:《中美大学美学课程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21)阳黔花:《中美大学美学课程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22)阳黔花:《中美大学美学课程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24页。标签:美学论文; 王国维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北京的大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