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论文

大众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论文

大众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李雪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岁月中创造了独特且灿烂的文明,并形成了把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与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视觉时代”将大众媒介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新载体的影响,演化出新形态;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使传统文化符号零碎化。本文结合目前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困境,探析大众媒介在未来传统文化传播中更多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词 :视觉时代;传统文化;适应性重塑

一、“视觉时代”下的传统文化传播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岁月中创造了独特且灿烂的文明,并形成了把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与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可是伴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开放,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特别是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冲击,逐渐得到认可的大众文化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唯收视率是求、单纯模仿抄袭等弊端日趋明显,传统文化的影响日减。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少乐趣,大众传媒未能充分展现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传承功能。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体不仅仅是信息通道。媒体一方面能够提供思考的材料,同时也制约并影响着思考的过程。信息呈现碎片化的互联网已然将我们的专注与独立思考能力撕扯成了碎片。大量碎片化的视觉信息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的各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感官,使当前的社会正走向以图像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时代。

《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就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视觉呈现的成功典范。在节目中无论是从视听技术的舞台包装还是嘉宾主持人的服装都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元素。而在观众体验方面,都采用了新媒体环境的多屏互动传播,虽然以电视传播为主要呈现载体,但打破了原来的一对一传播模式,通过屏幕二维码、微博话题等方式,保持节目热度,提高现场观众的体验感,也增强了与场外观众的互动。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但往往实际上由于冷僻过度的诗文距离普罗大众较远,缺乏共享价值,受众往往并不会主动参与到这类节目中来,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不仅仅是符号符码的传播,更多的是传播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使用、挖掘、还原、创新民族文化基因,大众媒介理应凭借有效的仪式化传播方法,用引发更多情感共鸣的手段,将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与发展。

2.对在外经商或务工不愿土地信托流转的部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这些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见多识广,有些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热心在家乡搞公益事业,可能和家乡一些领导比较熟,在家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思想通了,对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重要节假日他们回乡的时候,乡(镇)村干部多走访,召开座谈会,向他们宣传土地信托流转的意义,平时电话多联系,或到他们工作创业的地方多走访,这些人明事理,思想也很开放,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二、目前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大众媒介时代逐渐向“镜像时代”转变,根据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已从2016的95.1%提升至97.5%。特别是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49 亿,较去年底增加4870万,占手机网民的72.9%。大众媒介并不真正意味着传播面前人人平等,相反会加剧“数字鸿沟”的形成。而“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传统文化传播信息不平衡、新媒体时代人际 传播和文字传播的缺失、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新媒体的娱乐化和碎片性冲击着传统文化传播。

第二,可以对形状复杂零件;如不通孔、内孔、小槽、薄壁零件等进行处理或局部处理,也可根据需要在同一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以克服高频淬火因受感应器限制难以对形状复杂零件进行表面淬火、加热区域难以控制、薄壁零件淬火易开裂的问题;对大型零件的加工也无需受到渗碳淬火等化学热处理时炉膛尺寸的限制。

(一)热媒介打造视觉化社会,传统文化被“快餐式”消费

在大众媒介时代,视频化、碎片化、社交化是较为突出的传播特点,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注意力往往是媒介追求的,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消费。在当下这个视觉化时代中,文化产品可以经由各种复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进入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文化产品的唯一性不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但是传统文化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历史感,往往是与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难以磨合的。大批量的文化生产意味着其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不断消解和解构,电子媒介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符号碎片化、零散化。与视觉时代环境下塑造的“快餐”文化相较,更多依赖文字平面符号的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意象”特征,但是由于热媒介的特性,视觉时代的受众更习惯泛娱乐化和浅表化的信息接受方式,相较于文字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受众更愿意倾听戏说的历史轶事,严肃的传统文化被完全娱乐化处理,甚至编造虚假历史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传统文化传播困境中最需避免的现象。“内容为王”模式对于传统文化传播同样适用,应该始终坚守严肃文化的阵地,形式上可以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对传播内容进行锤炼和艺术加工,化深奥为通俗,但是内容不能流俗。

(二)媒介帝国主义助推文化同质化,传统文化地位被挑战

数字化浪潮裹挟下的文化全球化和文化霸权,将对发展中国家自身独特的文化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冲击往往是致命的。当代快节奏生活压力和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更加渴望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泛娱乐化”时代下的各类缺乏文化内涵的真人秀等节目的泛滥和同质化带来的视觉上审美疲劳,以及经济腾飞的文化“空心化”,这些凸显出来的问题,正呼唤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精神与坚守的回归,这就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应有充足的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对于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区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带有神秘的东方色彩,经过时间的积淀,传统文化已形成固有独立的体系,而作为新时代的传播者,我们只有保持文化自身的民族性和本土化根基,才能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更好的传播。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播所要坚持的发展方针,特别是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要努力借助融媒体的不断推动,在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并在节目的制作理念、内容、手段上,不能只做到紧跟潮流,而是应该开拓思路,做到引发潮流,大力推广有品质、有品位、有亮点的传统文化传播节目,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传播节目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三、结语:未来传统文化传播的适应性重塑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传播的碎片化,深度学习和专注记忆的难度增加,这不但让社会公众对深厚但略显古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集体遗忘,还会让中国主流文化形成更多断点。我们应认识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文化源泉,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崛起的坚实根基。视觉媒介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更多结合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传播者搭建多维立体化平台,传播媒介展现多媒体优势,传播内容挖掘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受者被提供更多的沉浸式体验,以此实现最优传播效果,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作展现软实力的窗口。传统文化的适应性重塑,既是对视觉时代下传播路径的重塑,也是在国际传播空间上的延伸和重塑。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应坚守本土根基,丰富推广手段,增强文化互动的联动性,提升受众观赏体验,逐步提高对国外受众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中的困境[J].人民论坛,2017(9):134-135.

[2]赵跃.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_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问题探析[J].理论学刊,2014(2):124-127.

[3]吴汉平.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创新-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J].新闻前哨,2014(9):54-55.

[4]张进钰.试论媒介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4):125-126.

[5]郝丽丽.现代媒介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7(3):19-20.

[6]米华.传播学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J].青年记者,201(6):123-125.

[7]黄妍.社交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策略探究[J].四川戏剧,2017(6):24-27.

[8]王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原创性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2017(11):146-154.

[9]田秋霞.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大众媒介呈现[J].传媒,2018(3):92-94.

[10]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7(5):75-80.

[11]晏青.仪式化生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面向与表征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2):113-118.

注: 本文为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作者简介: 李雪(1995.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传播学硕士,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方向:传播学。

标签:;  ;  ;  ;  

大众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