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燕飞,聂芳

燕飞 聂芳

(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睡前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每次 75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每次50mg,每天1次,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对于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85-02

脑梗死具有高病死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大约有60%~8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本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75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34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9±10.38)岁。对照组75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35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51.94±10.65)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临床研究分析(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睡前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每次75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每次50mg,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①基本痊愈为患者的NIHSS降低为91%~100%;②显效为患者的NIHSS降低为46%~90%;③有效为患者的NIHSS降低为18%~45%;④无效为患者的NIHSS降低<17%;⑤恶化为患者的NIHSS升高>1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恶化1例,无效4例,有效26例,显效32例,基本痊愈12例,对照组恶化2例,无效14例,有效22例,显效30例,基本痊愈7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

经过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的病变: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凝血机制的异常等;血管本身的异常:血管炎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心肺功能障碍、高血压等[2-3]。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饮酒、高血脂病和吸烟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主要采取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降低颅内压和预防脑疝[4]。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的产生,进而减少前列环素以及血栓素A2的生成,发挥治疗的目的。与阿司匹林不同的是,氯吡格雷不会对环氧合酶的活性产影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的活性,抑制其他活化因子通过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介导的途径进行激活,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5-6]。而且,氯吡格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已形成的血小板血栓发挥去聚集效果,使痉挛以及病变的血管发生扩张,从而改善强化侧支循环以及末梢循环障碍,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引发的不良后果[7-8]。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经过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明显。表明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对于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傲蕾,徐艳炜,王宁,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628-631.

[2]陈丽兰,陈国强,杨滔,等.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6-88.

[3]俞小梅,王喜丰,张静,等.丁苯酞注射液及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7):2921-2924.

[4]戈蕾,赵玉晓,常永霞,等.依达拉奉联合rTMS对脑梗死患者自由基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04-506.

[5]郭春明.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27-127.

[6]何丰.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与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11-13.

[7]黄岭晖,李嘉莹,杨海红.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7):913-915.

[8]赵晓玲.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8):28-31.

论文作者:燕飞,聂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燕飞,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