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中国制造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6.03.012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16)03-0091-06 一 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升级 当今,国际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国际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正在做顶层设计,将目光聚焦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占领经济增长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 (一)德国的“工业4.0” 德国的制造业在欧洲乃至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即便是欧债危机都未曾撼动其制造业霸主地位。但是,随着世界工业转型,在高新科技日益成为主导竞争力的经济“新常态”下,德国于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工业4.0”旨在发挥物联网和服务网在制造业中的潜力,以“虚拟-实体系统(CPS)”为核心,建立起端对端的智能工厂,从而实现数字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完美结合。在策略上,对外推广CPS产品,对内装备CPS系统;在技术路径上,基于激发物联网和服务网的作用,企业内纵向集成,企业间横向集成,搭建端对端的数字集成网络,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灵活重组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二)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 为适应“再工业化”国际背景,自2011年6月起,美国连续三年启动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并发起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以此动员和组织官产学各方面力量。美国的“先进制造国家”着眼生物产业、绿色能源、新信息技术等高回报的高科技领域,落脚于优化政府投资,加大创新研发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合作,以及通过职业教育和学徒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先进制造国家”不仅目标清晰、权责明确,而且将每个目标分派到指定机构,每个阶段制定了相应的衡量指标。 (三)日本的“再兴战略” 2013年6月,日本提出了“再兴战略”,在加强科技创新、改革结构与雇佣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建设高水平IT社会、强化地区竞争力等几方面做了战略部署。2014年6月,日本修订了“再兴战略”,对女性就业、人才引育、法人税改、机器人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具备实现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作为先进的教育强国,日本拥有领先的教育体系,二者在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育上为其“再兴战略”保驾护航。 (四)英国的“工业2050” 2013年9月,英国政府提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旨在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希望据此重回工业大国地位。为助推、支撑“工业2050”战略,2014年,英国推出了国家学院计划。国家学院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与高校、技术学院、中学等教育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桥梁,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目前,已经成立了先进制造、风能、数字化、创意产业、核能、高速铁路以及陆地油气资源等七个专业领域国家学院,专门培养相关行业的技术人才。 (五)法国的“新工业” 世界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两次危机对法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小冲击,作为工业大国,就业岗位流失、工业总产值下降、贸易赤字增加,法国丧失了原本的竞争能力和专业能力。为保住欧洲大国地位和世界工业第一梯队地位,法国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反思。2013年9月,奥朗德发表讲话,提出“新工业法国”战略,旨在通过创新复苏工业,提升国家竞争力。“新工业法国”战略重在实现生态能源转型、民生经济、新技术发展三大国家优先事项,并据此在能源、交通、食品、医疗、教育、绿色材料、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实施34项工业复兴计划,力求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改革使法国重拾工业辉煌。 (六)澳大利亚的“实现可持续的制造业” 澳大利亚制造业技能理事会由澳大利亚政府官方和制造业行业认可,主要致力于解决制造业企业所面对的技能挑战。为应对新兴技术变化和气候环境变化对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制造业技能理事会提出了“实现可持续的制造业”的发展建议。建议中指出了澳大利亚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将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据此还提出“制造业可持续技能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按照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开发出适应行业的能力单元、资格证书和培训包,培训包含制造业的每个工作层次使用的技能。 二 “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 面对全球制造业升级浪潮,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该文件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行动指南。 (一)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消费需求的提升,人们的品质观念越来越强,对产品的质量水平、多样化选择、个性化需求以及产品后期的服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为百姓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产品质量的提高与产品服务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都离不开技术设备的制造与创新,据此,“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柔性制造,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产品服务向需求服务延伸。 (二)主题:创新发展 核心技术的薄弱,共性技术的缺位,高端装备与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制造能力的明显短板。[1]想要突破“中国加工”的藩篱,改善“世界工厂”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往价值链前端延伸,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需要创新发展。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小微企业以小模块化、高灵活性、更新速度快等优势渗透到市场的各个领域,更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等,需要加强产品创新设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功能设计、外观设计和个性化设计,并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主线:两化融合 转型升级以两化融合为主线是国际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也是市场需求所在。就国际趋势来说,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二元经营模式”的成功倒逼传统工业向“信息化”+“工业化”的模式转型升级,各国提出建设全球工业互联网,实现系统内的高效互通,以提高全球的工业运营效率。就市场需求来说,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推动着产业模式逐渐向“以需定产”的方式转变,通过信息化技术实时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减少产能过剩问题,方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两化融合”要求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宽带普及率达到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的目标。树立起跨界融合的产业观念,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让互联网落地。借助信息化推进柔性制造,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提高产业整体效能。推进“两化融合”还要与国际接轨,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化建设,不断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进产品的服务化,建设管理、技术、制造、销售和服务同步进行、高效运行的平台,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四)核心:智能制造 智能设备和智能产品的涌现掀开了制造业发展新的一页。智能设备提高了产品的精益化程度、满足了定制化需求,使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解决了许多普通劳动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将劳动力从繁重、机械化、有害人体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智能装备的使用既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缓解了“用工荒”的压力,又方便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智能化调整整个生产线,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减少资源浪费和企业亏损,提高生产效益。现在及未来,智能产品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新式的变化,实现生活的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仿生技术、可穿戴技术等出现,为智能生产和智能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智能化”得以落地。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提出将重点工作落脚于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关键装备创新应用,推进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产业联盟、智慧化工园建设,并开展试点工作。 (五)基本要求:提质增效 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过程把控不严密、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制造”的品质。只有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实现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功能的最大化需要结构的优化,提质增效的前提是优化产业结构。传统的制造业模式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结构优化为着力点,以科技引领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加快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从而实现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型的转变。 三 “中国制造2025”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战略既瞄准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大趋势提出了升级标准,又针对我国制造业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转型要求。“中国制造2025”时代,智能化生产将低端劳动力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大量劳动强度大、机械重复、较易流程化、具有危险性的劳动将会被智能设备取代。“机器换人”需要大量的创新研发型、智能网络型、绿色生态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此转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一)创新研发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创新研发型人才。 依据熊彼得创新理论,创新在于产品的发明或改良、新原料的发现、生产方式的革新、产业组织的建立以及市场的转移等。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3.0迈向4.0,而我国的工业化还在向3.0努力,这就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高端创新研发型人才队伍来加大生产方式调整,加强自主产品研发,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变对国外关键核心技术依赖的劣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这些基于“技术推动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双重模式,也需要培养创新研发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第一,优化、细化激励政策,鼓励发明创造,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提供充足的机会和空间。第二,有效整合人才资源,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打开互联互通渠道,使各机构高效地运转起来,人才灵活地流动起来,进一步激发学校的育人潜力、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和企业的研发效力。第三,在“双创”背景下,重点培育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实现高端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摆脱对外核心技术依赖,跨越禁锢品牌建设的藩篱。 (二)智能网络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以“两化融合”为主线,要求以“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智能制造业,这就需要智能网络型人才。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机器、产品和人的互联,生产过程智能化需要精通网络互联处理系统的智能型人才。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技术,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搭建信息互通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架设起生产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促使信息流畅互通,以使研发、生产、业务各个部门间如齿轮般紧密咬合、密切合作。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解放了大量传统制造的劳动力,但是“机器换人”并不是简单以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完全取代传统劳动力,而是将人从程序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大、有害人体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增加了对能熟练操作和维修智能机器设备的人才需求。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兴起,网络化营销模式应运而生。网络化营销模式带给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使产品面向了更广阔的销售领域,与此同时,对营销者提出了智能需求。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实现人才队伍从“制造型工人”向“智能型人才”的转变。 (三)绿色生态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这就需要绿色生态型人才。 随着环境问题的升级,各国纷纷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绿色经济”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作为“世界工厂”,我国在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生产设备的落后、生产工艺的滞后、人们绿色职业意识的淡薄制约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就是要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原有行业的绿色重组,绿化能源、材料、运输等领域,发展绿色工艺制造,强化全行业的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新体系。随着行业的绿色转型,相应的职业人才也需要转型为绿色人才并升级为绿色生态人才。 (四)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以“提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制造行业必须具备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这就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都是在传统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以及岗位分工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专业的设置上,比较狭窄并且界限分明,并不利于发展问题解决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能力的培养上,过分重视操作技能,忽视了解决问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受教育者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发展后劲不足。面对“提质增效”的要求,我国亟待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意识与专业技术技能的技术员、技师和工程师,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匠精神,以此变人口红利为技术红利。 四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路径 作为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职业教育是与技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所以,各国在工业化道路上相当重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如在全球144个经济体中,瑞士经济竞争力连续6年蝉联世界首位,世界品牌占有量居世界首位,然则其职业教育竞争力也是世界第一;又如德国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经济腾飞的翅膀”,甚至称为“民族存亡的基础”,所推行的“双元制”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培养了大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当前,欧盟制定了“欧洲2020战略”,推动欧盟职业教育的合作;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巅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颁布了“国家技能战略”。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路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纵向贯通,打破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天花板” 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主要培养中低端的技能型人才。[2]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层次需求更趋高端,专业技术型人才、智能型人才等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而这类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要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就需要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从“中低端”向“高端”延伸。现代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就要做强做专中职教育,将中职学校办成中级工、高级工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做优做特高职教育,将高职办成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基地;积极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成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基地,将其建设成为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而纵向贯通,建立起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通道,打破制约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天花板”,使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更加畅通。 (二)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旋转门” 现代职业教育具有跨界属性,是跨界教育,跨界就需要适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实现互利共赢;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本性,是实践教育,实践性需要在招生考试中要重视实践,在课程教学中要强化实践,在评价考核中要突出实践,改变“在黑板上种田”、“在课本上开机器”、“在陆地上教游泳”状况,改善、优化职业教育的实践生态环境。无论是校际合作还是校企合作都需要横向融通,开启互通的方便门。其一,校际合作,推进学研融合。建立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化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加强科研和教学之间的联系,推进专业优化和教学改革;开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联互通之门,通过课程与学分互认、学分累积转换等方式,实现相互转学。其二,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往往呈现出初级形态、中级形态、高级形态,初级形态基本表现为校企共办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互聘教师;中级形态基本表现为校企建立“双主体”办学机构,共编教学标准,共同培训教师,共享教育资源;高级形态基本表现为共建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建立“校企共同体”,成为行业发展的技术源或创新源。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就是要破解校企合作中的产权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资产租赁问题等,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职教园区建设等方式,推进校企合作从初级、中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向。 (三)外部联通,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条龙” 现代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就需要建立“学习—就业创业—再回炉”的培训通道,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其一,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加强制度供给,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与技工培训制度的有机衔接,统筹现代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关系,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学历证书考试的“二合一”及双证融通,将职业教育内容无缝衔接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其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惠民生需要劳动力充分就业、劳动力技能大幅提高。无论是解决总量上的就业难题还是结构上的就业矛盾,无论是解决季节性的“技工荒”还是常年性的技工短缺,都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加强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 (四)对接产业,打造专业结构“升级版” 从传统制造业对单一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到新型制造业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应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智能型、高级技术技能型转变。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而是要有严谨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技艺以满足对产品零部件质量的需求,多方面知识以满足对整个生产线的认识,绿色意识以满足对绿色生产与发展的要求,精通信息网络以满足对智能设备熟练操作的需要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应随之转型升级,实现专业适应力、竞争力与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相匹配,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匹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实现依据岗位需求定制教学,依据产业发展设置专业,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其一,突出专业的应用性。西门子电器、奔驰汽车等世界品牌,之所以能以加工精密、质量过硬、性能优异等优势取胜,是因为有数以万计的技能卓越、训练有素的技术个人支撑。是故,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质量与特色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其二,挖掘优势,错位发展,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做好加减法,少开或者不开“杂货铺”、“大超市”,多开“专卖店”、“精品店”,例如降低培养矿工、磨工等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且效能低的专业比例,提高机械维修与养护类、服务类的专业比例,规划设置相关智能专业、自动化专业等。其三,开设绿色专业,渗透绿色理念。当前,职业院校绿色专业开设太少,缺乏绿色专业教学标准,缺乏绿色技能标准与评价指标,教师缺乏绿色素养,学生缺乏绿色意识与素养。基于此,职业教育需要在未来规划中适切行业绿色技能要求,设置绿色技能专业,开发绿色专业教学标准与绩效评估标准,加强教师队伍绿色培训,提升教师绿色能力;还需要充实和挖掘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绿色思维能力。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模型理论曾指出,岗位胜任能力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动力、特性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因素呈现出冰山状特征,其中显性的知识与技能占20%,隐性的情感素质占80%。基于此,现代职业教育要渗透“工匠精神”,不仅教会学生通透的知识与娴熟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具有能够进行全面自我认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发展眼光、职业意识等;社会教育不仅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气,还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唯此,中国的制造业才能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再到“精品制造”,产业才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经济转型“升级版”才能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人才驱动、教育驱动。“2025年中国制造”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_中国制造论文
“2025年中国制造”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_中国制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