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中实施认知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王二静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桥大道95号71872部队卫生队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护理干预的护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78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盲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的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43.07±4.80)、(44.05±5.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护理,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整体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66-02

抑郁症属于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精神疾病,有学者认为,该疾病机制还与精神刺激和个性有关,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1]。患者均表现为情绪低落中、兴趣减退等情感方面的障碍,有些患者还伴有焦虑、躯体不适甚至严重失眠等,疾病对患者造成了身心困扰[2]。而随着护理理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认知理论提出人们的感情、行为和反应均与自我认知水平有关,能通过认知干预纠正人们错误的行为和情感。现为了证实认知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对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就诊的抑郁症78例患者进行研究,总结护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从时间段中选取78例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均无其他躯体障碍疾病,能参加各种活动。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盲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50±2.02)岁;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40±2.12)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基础的情绪安抚,待患者安静和意识清醒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和入院注意事项告知护理;观察组此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认知护理,具体如下:(1)认知心理护理,护士给予患者正常健康知识教育,以讲座的形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介绍疾病治疗的流程和预期控制目标,提高患者自身状态和自我的正确认知。教会患者一些自我排解内心压力的方法,及时倾听患者心声,将不良情绪排解出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抑郁症对情感的不良影响。此外,护士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在实施心理认知护理中个,借助音乐和运动护理疗法,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锻炼,转移患者注意力,延缓患者病情,逐渐建立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2)行为认知护理,经过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和锻炼,制定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计划,并且由护士负责监督落实。首先,了解患者曾经是否有过自杀倾向,询问家属陪护情况,并积极与家属沟通,获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以落实认知行为护理方案。首先,采取集体干预,团体心理游戏、放松训练和互相讨论等,使认知干预与康复锻炼同时进行。在护理过程中全面注重给予感情关注,观察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采用焦虑SAS量表和抑郁SDS量表评价护理效果。评分结果:0~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状态越高。50~60为轻度,60~70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

 

3.讨论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如果不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引导,患者可能长期受到消极情感的左右,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3]。认知护理理论的提出,要求护士在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方案,环节患者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达到降低患者不良情感和心理的目标,从而降低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控制疾病进展[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护理,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显著提升,在护理后,采用SAS和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43.07±4.80)、(44.05±5.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表明:通过护士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认知心理和认知行为均进行有效的干预,建立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最终提高患者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达到控制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治疗目标,全面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了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5]。综上,认知护理有利于抑郁患者病情控制,并且还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伍碧华.护理干预与培训解决问题方式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4):611-612.

[2]赵光辉,白晓平.Roy适应模式对肝硬化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47-4847.

[3]刘佰云.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3(8):174-175.

[4]唐红,方春霞.患者"三要素"调查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改善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637-638.

[5]董景文.老年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症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794-1794.

论文作者:王二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抑郁症治疗中实施认知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王二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