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筑,使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在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下,数学教学既要保持传统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思路,更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理想课堂助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通过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灌输式教学形式,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限制学生思维与个性化成长。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引入课堂,通过直观、生动、富有趣味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向更好的自己出发,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一、建立信息课堂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形式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如今已经有很多的先进技术引入到教学教学中,成功的辅助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多媒体是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1]。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清晰的展示。数学知识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高效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会让学生理解的更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灵活的运用,并且积极的发现和记录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有效整合后在课堂中呈现。
二、搭建教学平台
在以前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学资源过少,教学的手段单一,导致多数教师只能依靠教辅材料与教材开展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通过网络搜集有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素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形式讲解数学知识,积累教学经验,采取多种技术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开展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要重视教学资源的运用,还要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教学资源优化整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
三、开展多样教学
创设情境。在以前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3]。在数学课堂,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生动的呈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高效的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开展《角的度量》的学习中,教师以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增强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一边为学生讲述边角王国的故事,一边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探究知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微课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信息技术产物在教学中被充分的利用,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可以将数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直观的展现,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将微课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体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价值。
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空间观念,直观的理解圆的转化过程,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展现,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借助于微课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生动形象的呈现,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圆能转化为近似长方形。利用微课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突破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联系生活。小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合理的引入生活,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将信息技术运用,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改变学习形式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交流,利用微信为学生创设交流空间,使学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强化学生的互动交流,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网络资源内容丰富,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结论: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建立信息课堂,搭建教学平台,开展多样教学,改变学习形式,真正实现学生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以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将其主观能动性调动,达成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娅楠.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62.
[2]朱敏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才智,2019(27):1.
[3]孟庆义.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68.
论文作者:张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形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