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堵塞防治与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措施论文_蔡红梅

泵送混凝土堵塞防治与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措施论文_蔡红梅

(身份证:3208191976****7625,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现代建筑不仅对混凝土材料有着高强、防水、耐热、耐酸等性能要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更高要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迅速、及时、保证质量和降低劳动消耗,尤其是对大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高层建筑更是如此。因此,正确选择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和浇筑方法尤为重要。泵送混凝土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而且可以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工程成本,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在高层建筑、桥梁、地铁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堵塞防治;混凝土强度

1泵送预拌混凝土堵塞原因及防治措施

1.1预拌混凝土泵送堵塞前兆与堵塞原因

控制堵塞方法。首先,当发现泵送管道堵塞后,必须马上反向操作输送泵使混凝土拌和物吸回料斗中,重新进行搅拌达到均匀,减小排量进行正确操作。如果操作仍然无效,应放掉料斗内的拌和物,并重新倒入质量好的混凝土拌和物,反复进行正反泵运转直至输送正常。其次,发现泵送管道堵塞后,不再强行泵送,要进行反泵操作,观察混凝土拌和物返回料斗的状况,混凝土拌和物返回料斗的状况正常,再检查浇筑附近管道的状况,敲打该部位使管内混凝土松散,减小排量进行正反泵运转操作,直至输送正常,最后,如果返泵操作仍无效,混凝土拌和物返回料斗,必须马上沿着输送管道敲击检查堵塞的位置,在变径管、弯管处敲击检查判断,如果畅通则进入正常输送。重新密封安装固定好管卡,低排量操作,使泵送达到正常状态。1泵送设备及操作原因,第一,泵送设备经常是从完工的工地直接运入新开工地,或长期存放在工地,缺乏维护与保养,即使设备有问题也坚持使用,在正式输送中极易出现故障,更换及抢修需要较长时间,混凝土拌和物会出现初凝问题。第二,泵送操作人员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熟练,不能按拌和物的实际状态、环境温湿度综合考虑管道的压力状况,不了解施工部位的难易及输送管弯曲的情况,同时,泵送操作人员没有及时与搅拌站运输车辆联系协调,输送过程中因供应不及时而停顿或大量积压。泵送过程中由于泵送操作人员疲倦代操、误操等。2浇筑混凝土分包施工问题,目前,施工的大多数工序都是由劳务分包人员完成,劳务人员流动性大,技术素质不高,这些人员对于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掌握很少,有些是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泵送堵塞及质量问题,同时,也不是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导致出现堵塞事故。

1.2预拌混凝土泵送堵塞防治措施

1具体控制方法,第一,认真试配选择与水泥品种相适应的外加剂,并控制含固量、减水率、引气性及凝结时间等重要指标在适用范围内,保持外加剂性能稳定,起到其应有的效果。第二,水泥用量控制。为满足顺利泵送的要求,一般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或矿渣等外掺和料,或利用其他技术措施提高其可泵性。泵送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3。对于低强度混凝土而言,250kg/m3应是最低限度,水泥用量不能满足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要求的,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及保水性合理选择水胶比例。第三,根据粗细骨料的品种、粒形、规格、细度模量及胶凝材料用量等,通过试配确定砂率;按当时环境温度、运输距离、坍落度,确定混凝土拌和物出站的坍落度值。第四,按照泵送设备类型、泵送距离及高度、输送易难程度及浇筑部位,确定混凝土拌和物入泵时的坍落度范围值。2制定控制措施,泵送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不得带病工作。制定泵送计划,特别是输送预案:在输送中设备出现故障,必须按输送预案措施进行处理;泵送操作人员必须按拌和物的实际状态、环境温湿度、输送管弯曲布置情况、施工部位难易程度、运输车辆到场时间等调整泵的输送量,做到连续不间断。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泵送浇筑方案,理顺各方关系;在泵送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有专人协调安排,确定供料频率次数;在浇筑过程中突然出现异常现象必须有预案,处理应果断及时。对运送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须逐车检查,超出约定范围的混凝土拌和物要进行必要调整或退料处理,不合格的拌和物不可用于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拌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是现代施工工艺的重要体现,应制定工艺方案及预案,协凋配合,及时沟通,做好各个关键环节的控制,这样才能减少预拌商品混凝土泵送中的堵塞,提高效率,保证浇筑质量。

2确保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2.1对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监管

第一,施工企业必须安排人员对搅拌站生产地进行不定期的抽检。抽查内容是:搅拌站使用原材料的状况;配合比计量装置、材料含水率及粒径变化是否及时进行调整;是否配置严格并按配合比施工;外加剂及外掺和料的控制。第二,混凝土从出罐、运输到现场等环节必须由搅拌站严格监管,确保送达现场的预拌混凝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等级,防范因混凝土供应而出现质量隐患,影响施工质量。第三,在混凝土供应方面,施工企业必须与搅拌站签订正式供货合同,加大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方面的经济处罚措施,促使搅拌站进行各个环节的控制。由于质量原因而无法执行合同的,必须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

2.2加强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控制

在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仔细检查混凝土运输单据中的施工部位、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要求,并观察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每次入模浇筑,检验人员都要认真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温度,并如实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出罐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温度发生异常时,立即报现场技术负责人做出相应处置。施工人员必须确保现场道路畅通,有序安排进场罐车有序停放,保证顺利浇筑施工。针对现场混凝土输运泵可能发生的故障,要提前做好预案、备用泵或其他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正常进行。如果浇筑中发现混凝土的坍落度、离析及停滞时间过长,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做出处置。

2.3加强混凝土浇筑后成品的养护、保温及管理

混凝土的养护环节非常重要,要求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安排专人养护,夜间也要保湿,楼板可蓄水养护,尤其是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早期7d内对水分的需求更重要,普通混凝土需要确保早期不缺水。在进入负温时,按施工验收规定可以不浇水养护,但必须覆盖保温并延长时间,检查落实非常重要。当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入冬期施工阶段,要确保混凝土不受冻。对保温存在隐患的部位,由技术负责人及时进行成熟度计算,按气候环境下的临界强度完成试验报告,对于符合要求的可拆除模板。

2.4混凝土试件制作必须严肃规范

针对试件制作及试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技术部门必须据此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试验专职岗位。技术负责人对试验人员的试件制作提出要求并进行技术交底,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和振捣密实。在制作试件时,如果发生混凝土坍落度、离析质量问题,要及时汇报,由技术负责人采取处理措施,切实保证试件拆模后及时放入标养箱中,安排专人全面检查、督促试验人员的制作情况,还要检查标养箱温度是否正常,振动台等设备的状况。

3结论

混凝土施工及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作为施工方需要从各个方面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管理。

参考文献

[1]朱纪刚.浅谈水工泵送混凝土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7,42(06):134-135.

[2]王小超.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7):228.

[3]吴德龙,花力,陈建大.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7,38(07):929-932.

[4]綦书怡.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205.

论文作者:蔡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泵送混凝土堵塞防治与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措施论文_蔡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