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白桦1,高磊2,黄建新3,金帅4通讯作者

123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西区特诊科 北京市丰台区 100141;4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西区特诊科 100141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诊断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将其分组,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9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宫腔镜检查的余下29例患者作为探究组,比较两组检查正确率。结果:参照组检查正确率为65.52%,探究组检查正确率为93.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正确率高,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诊断正确率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常见妇科类疾病,子宫内膜由于息肉借助细长蒂附着导致异常增生最形成肿块。一般而言,绝经后以及经期量多的女性很有可能患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1]。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发展为癌变,对于女性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对于提升女性身体健康意义重大。筛查发生异常时,接受经阴道超声可以进行诊断,但是存在漏诊和误诊风险,并不能保证患者诊断结果完全正确。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可以提升检查敏感性,因此检查结果正确率大幅提升。本文旨在研究宫腔镜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内容作以下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诊断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将其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探究组患者中绝经前与绝经后比例为17比12,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5岁,中位年龄为46.7岁;参照组患者中绝经前与绝经后比例为18比11,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6岁,中位年龄为46.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比较。所有患者事先均已了解研究与检查注意事项,同意将个人诊断资料用作临床研究。本文研究方面已递交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核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HDI800,探头频率为5.6-7.0MKz,患者接受检查前需要将尿液完全排空,检查时维持仰卧位置,检查医师需要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将避孕套安装于探头上,需要将避孕套内多余空气排尽后使用,将探头缓缓置入患者阴道中,同时开启探查模式。探究组患者先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与参照组一致,之后接受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时间应该视患者经期决定,若患者经期比较规律则选择在患者经期后第三天至第七天,若患者经期紊乱则选择在患者经期出血量少时进行检查。宫腔镜检查仪器使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镜鞘大小为5.6-6.0cm,使用浓度为5.0%的葡萄汤溶液充作介质。患者接受检查前需要使用利多卡因(5.0%)对宫颈周围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应用葡萄糖溶液作为介质后膨宫压力控制在80-110nnHg,检查时需要从患者宫颈管开始,逐次检查输卵干和宫腔双侧宫角位置[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正确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息肉表面呈立方形,有纤维母细胞及验证细胞,可观察到增生的毛细血管。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运算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行卡方(X2)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下文表1所示,探究组患者中共计有27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93.10%;参照组患者中共计有19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65.52%。可知探究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比较[(n)%]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女性身体健康受重视程度也随之上升。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常见妇科病,35岁以后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发病率将会逐渐上升,且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该病的风险将会越来越高。当前医学界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症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结论,但是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雌性激素、内分泌水平以及炎症刺激均与子宫内膜发病有关[3]。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后,患者子宫膜颞部将会出现腺体、灶状纤维组成的表面光滑的肿块,数量和大小差异均较大,治疗不及时任由疾病发展的情况下,子宫和阴道部位均会发生不规则的流血,还会出现白带异常和腹痛,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则对于疾病治疗越不利,患者生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在临床诊断中,子宫内膜息肉极易与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混淆,因此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临床上需要注意进行鉴别诊断,力求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尽快让患者恢复健康。

当前,用于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方式非常多,常见的有检查方式有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造影以及宫腔声学造影术。虽然超声影像的精度和分辨率在不断提升,但是传统B超、CT以及子宫造影技术囿于间接诊断的劣势,无法直接判断子宫刮出破碎组织的病理性质。宫腔镜检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式,临床检查灵敏度高于单一超声检查,通过应用宫腔镜检查,可以准确辨别患者子宫内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情况,判断患者病灶数量、位置以及大小。在本次研究中,利用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式,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3.10%,而经阴道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65.52%,说明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子宫内膜息肉检查正确率。

综上,应用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式,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同时可以刮出病灶用以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路静,于丽娜.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9):112-115.

[2]杨恒生.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8,37(21):163-165.

[3]杜敏.宫腔镜联合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5):163.

论文作者:白桦1,高磊2,黄建新3,金帅4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白桦1,高磊2,黄建新3,金帅4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