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煤矿现代化程度不断攀升,其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有效提升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更改善了其生产条件。而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企业日常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煤矿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采取措施提升机械设备工作性能,确保煤矿生产工作顺利。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矿山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在提升生产效率的情况下,针对危险环节进行合理的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以便于对其生产安全性进行管理与控制,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
1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可以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在传统矿山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能应用合理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经常发生事故问题。然而,在对机械设备安全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对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以便于提升矿山生产安全性与可靠性,创建现代化管理机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矿山机械设备生产安全性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整体工程建设效果,满足其安全生产需求。
1.2矿山机械安全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人的智慧与劳动是主要的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代替人们复杂艰巨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生产设备及其能源、材料和动力等。由此看来,工矿行业的物质基础不仅有工作人员,还有机械设备。矿山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完成生产任务。
1.3在煤矿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由于各个环节都与机械设备联系紧密,其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对企业生产活动影响显著,不仅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还是减少安全生产问题或事故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系统性的全面管控,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职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2 露天矿山机械设备发展现状
1)老矿改造,国内一些老矿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条件、设备、技术环境等不高,但为节省矿山投资,老矿山机械设备并未得到及时更新,而是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其安全系数较低,导致难以满足矿山高效率生产要求;2)乡镇中小型矿井,据调查,我国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位于乡镇,不少小型矿山被个人承包经营,其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均无法满足机械安全标准;3)现代化矿井,该部分矿井绝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所采用的大多为超大型机械设备,精密性及工作效率均较高,安全系数相对较高;4)超大型现代矿井,近年来,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矿山机械设备生产水平也随之提高,矿山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各类超大型现代化矿山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已经具备。
3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通常情况下,露天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当对其故障进行诊断时,我们可以引进比较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通过新型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不仅可以使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误差得到切实有效的降低,还可以使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监管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以及高效性,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位置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掌握,并且进一步明确其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我国现如今关于露天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没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所以,我们要结合我国露天矿山的实际开采情况、发展需要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露天矿山机械设备特点和需求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例如对相关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和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等,为日后的方案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3.2注重提高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首先,引入新的故障诊断方法。许多矿山机械设备的性能、结构与作用等日益复杂化、高级化,一般修理人员很难单凭经验解决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引入新的故障诊断方法,更科学更有效的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避免可能因机械故障造成的危险。例如,如灰色分析、故障诊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等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矿山机械故障诊断,并且很多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如超声波技术、线探伤技术、热象诊断技术等。其次,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新型的大型矿山机械,如开采、掘进和运输设备均实现了微机监控。在线工况监控与测量技术的实现使得视情维修制度这种科学的维修制度逐渐开展起来,并且使得实时诊断成为可能。
3.3机械设备现代化管理措施
矿山企业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期间,可以使用现代化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在保证综合效益的情况下,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一方面,要使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提升零部件的使用效率,增强零部件的修复价值,合理使用报废零部件。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完善的现代化维修机制,全面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机械设备使用效果。
3.4加强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矿山企业对各种机械设备的保养应该会有很多的明确规定,但是矿山企业的部分领导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不强,只想任务不注重保养,认为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实际上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对机械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条件,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生产任务的完成。
3.5重视矿山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成效
设备检查管理人员对于开采用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必要检查,相关值班人员必须安排专人进行负责,确保持证上岗,井下运输的设备要自带照明系统,可自主刹车,确保操作灵活。对现场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培训,同时安排具有安全管理能力的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控,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堵上一切可能存在的漏洞问题,避免出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松动,同时还要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全员重视的基本局面,加强现场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力度,从根本上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重视井下机械设备保护工作,对低压双回路供电方式进行有效改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井下供电电压等级,同时严控不合格电气设备下井。
3.6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相应的安全技术问题,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运行直至报废的各个阶段中考虑设备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损坏、工伤事故。经常进行设备的安全教育和检查,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7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矿山企业应当对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性进行监督与管理,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协调各类设备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维护其长远发展与进步。首先,要明确监督工作职责,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监测,在动态化监督方式的支持下,提升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性。其次,在监督期间,要加大惩罚工作力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矿山机械产业的科技投入也在不断加大。矿山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维修工作中,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使矿山开采事业正常发展,生产工作正常进行,必须要通过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加强对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注重提高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及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等措施不断推进矿山机械安全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矿山机械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阳,郭艳亮,刘号.浅谈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外资.2013(10)
[2]文飞.浅析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5(09)
论文作者:赵联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矿山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矿山机械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