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总结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心功能Ⅲ级合并频发室性早搏 短阵室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胺碘酮展开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AECG)、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HR)、心律变化、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对比上,比较差异不具有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类心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上的降低,心律失常程度减低或缓解,然而实验组的缓解程度、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胺碘酮治疗路径来说,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稳心颗粒;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心力衰竭被作为一类病情较危重的心脏疾病之一,是各类心脏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是终末期的表现,会发生相应的心律失常,尤其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制约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就是我院展开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探讨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总结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是发生不同程度上的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具有动态资料的患者。每一组4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4.2±4.2)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5.2±4.3)岁。通过统计学处理,在基本资料的对比上,两组没有明显性的区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
1.2.2对照组
借助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H19993254)进行治疗,将150mg5%的葡萄糖溶液展开稀释,20mL,注射时间持续lOmin,应用1.0mg/min的滴速展开静脉滴注,持续6h[2]。后凭借着0.5mg/min滴速展开18h的给药。控制患者心律失常的1d后,展开给药,200mg/次口服,间隔8h,在治疗的7d后,药物剂量改为200mg/d。若是心律失常控制不良,需间隔半个小时提高1.5-2.5mg/kg负荷量,静脉滴注总剂量需不超过2000mg[3]。
1.2.3实验组
在对照组治理的前提下,应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10950026)进行治疗,5g/次,3次/d,在餐前借助温开水展开口服。患者在QT间期大于440ms或提高30%时需要停止给药。
1.3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均没有发生优化,动态心电图(AECG)仍可见室性早搏 短阵室速;有效:患者的胸闷、心悸等症状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也有所优化,没有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症状,动态心电图(AECG)无室速,偶发室性早搏;显效:患者的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室性心动速度大幅度恢复正常,心功能达到I级,动态心电图无室速,无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率之和。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对比上,比较差异不具有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类指标均不同程度上的降低,但是实验组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恢复情况对比
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3讨论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尤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易猝死,严重危及生命。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来说,早期治疗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4]。胺碘酮作为一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将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得以控制;而言,稳心颗粒存在一定的调整作用,优化微循环,同时强化心肌的收缩力[5]。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率(HR)、心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对比上,比较差异不具有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效的降低,然而实验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路径比胺碘酮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青,刘宝宏,吴献豪,等.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6):732-733.
[2]周国强,岳庆丽,杨华,等.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 医学综述,2014,20(20):3813-3814.
[3]吴海萍,张雅红,王贝贝.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重庆医学,2016(1):59-61.
[4]刘艳,热娜?沙吾提.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心率、QT离散度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
[5]王红梅.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安徽医药,2013,17(7):1228-1230.
论文作者:李倏丽,王宏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实验组论文; 颗粒论文; 容积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