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慈善事业发展与运行机制研究_慈善论文

农村民间慈善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慈善论文,民间论文,运作机制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16)03-0120-09

      [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60315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乡土社会,民间慈善以地缘、血缘和姻缘关系为基础,以家庭自助和家族互助为重点,辅之以邻里互助与亲友相济,这种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差序互助格局发挥着生产辅助、物质支持、精神慰藉、情感疏导等功能。[1]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福利资源仍不够充裕,社会保障体系也还不够完善,民间慈善作为自我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推动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熟人社会’的分量渐次减少,‘生人世界’的成分快速增长”,[2]个体化趋势[3](P326-345)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民间慈善还是整合地方社会、重塑地方共同体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正经历着一场特色而深远的现代转型,呈现多模式分立共存的局面,其中既有传统的自助互助模式,也有政府福利救助模式,还存在专业慈善组织模式。[4]在这场转型当中,虽然慈善模式多元并立,但各模式的地位及其关注度却大为不同。中国的慈善转型是一场“从差序慈善、‘政府慈善’到专业慈善,从道德恩赐到公共责任,从关系本位、权力主导到权利本位的大变迁”。[4]基于这样一种趋势判断,“政府慈善”和专业慈善的地位日益突出,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相比之下,传统民间慈善由于其在整个慈善体系中的边缘性地位和“替补性”作用,常仅作为描绘国家慈善体系完整性的附带说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应有关注。那么,转型期农村民间慈善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推动民间慈善发展的机制有哪些呢?

      二、田野资料与研究方法

      调研点金村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福建素有乐善好施之传统,从宋朝朱熹设“社仓”备荒救灾[5]到明清时各宗族组织广置义田开展家族内部互助,[6]再到近代华侨兴资办学、[7]修路搭桥的义举,其慈善历史悠久,慈善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闽籍企业家群体在慈善事业中表现突出,“各类家族慈善会、宗亲联谊会在福建民间遍地开花,成为推动地方公益的一股重要力量”。[8]有学者甚至感慨“福建不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却是中国最慷慨的省份”。[9]可以说,福建为民间慈善研究提供了一块天然土壤。金村作为一个文化村落共同体,自宋以来享有共同的信仰文化——广泽尊王信仰。[10-11]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金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沿海的地理优势和经商的文化传统,以及政府大力发展茶产业经济的良好契机,已经由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半农半工半商的多元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金村的慈善事业随之发展,各种慈善组织纷纷成立,慈善活动日益增多。因此,金村的慈善实践为笔者对民间慈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

      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是个案访谈和文献法。笔者通过熟人的介绍得以对各慈善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慈善参与者进行访谈,向管理人员了解其所在慈善组织的发展情况和运作过程,以及慈善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主要有族谱、慈善会的制度章程、慈善活动倡议书、捐款名单、碑文纸榜、借条等。大多数资料由慈善组织的管理人员向笔者提供,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访谈内容的梳理分析来展开研究。

      三、民间慈善的发展情况

      1.组织形态

      金村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据不同的关系纽带,可以将民间慈善组织划分为多种类型,见表1。

      

      亲缘性慈善组织是建立在亲缘认同的基础上而自发成立的通过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资金募集,并将资金用于开展共同体内部慈善事务的一种慈善组织。亲缘组织以亲属关系为基础,“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12](P70)但在传统中国社会,“亲缘”多指因生育而缔结的血缘关系,费孝通甚至将亲属等同于血亲:“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12](P70)农村慈善组织以亲缘慈善组织最为普遍,亲缘慈善组织又以血缘慈善组织为主体。血缘关系的基本载体是宗族,宗族由房支组成,房支是宗族的子单位,宗族是房支的扩大,房支之下有血缘更亲近的小家族。血缘慈善组织包括宗族慈善组织和房支慈善组织,实力雄厚的小家族也有成立慈善会的,比如吴宗海家族、林氏家族作为金村的望族,都成立了家族内部慈善会。这些小家族慈善会与房支、宗族慈善会不同的是,允许外戚参与慈善会,外嫁女及其后辈子孙可以自愿出资参与慈善会,同享福利成果。可见,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亲族观念也在变更。

      地缘性慈善组织是建立在地缘认同基础之上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我筹资、自我管理慈善事务的一种慈善组织。地缘性慈善组织包括村级慈善组织和跨村落慈善组织。金村的各个行政村都成立老人慈善会,由村级财政拨款,开展敬老活动,但由于大多数村庄的村级财政有限,其发展相对缓慢。相比之下,跨村联合慈善会虽然数量较少,但发展比较快。比如,东溪老人会成立于1989年,作为统筹该片区5个行政村的慈善组织,其成员超过320人,总资金近20万元,资金来源均依靠个人捐款。大芸美慈善会于2012年成立,启动资金超过250万元,是一个由富人倡导成立、富人捐款、富人负责资金运作的富人主导型慈善会,主要对4个行政村、8个姓氏开展慈善活动。由于运作资金充裕,该基金会所开展的慈善活动内容丰富、资金额度较大。

      2.慈善基金会的运作过程

      民间慈善组织实行制度化管理,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制度章程办慈善。章程明确规定慈善机构的宗旨、慈善项目内容、机构职责、领导班子产生办法,以及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1)组织机构及产生办法。民间慈善组织一般设有专门的理事会。理事会是处理组织内部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小家族、房支、小宗族的慈善会一般由理事会直接管理,比如,《郑氏荥阳冠佩基金会章程》规定:“一、本会以尊老、奖学、助困为核心,旨在团结宗亲,发展冠佩事业。二、基金会支持并处理佛事事务。”大宗族一般分设专门机构来负责慈善事务,这些分支机构有一定的自主权,资金独立运作,但接受理事会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章程》总则规定:“本会(理事会)是管理金谷谢氏宗亲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本会统辖三个机构:①敬老基金会;②教育基金会;③当年佛事组。”

      亲缘性慈善组织的领导班子产生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小家族、小房支一般直接委任有爱心、有知识、有威望的族人来管理。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为了兼顾公平,除了个人申请、族人举荐之外,有的通过投票,有的借助神灵力量来选人,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规定,“成员的产生先由各房举荐候选人,再在宗祠大厅掷杯确定理事会成员”。“掷杯”是将人事交给神灵决定的一种做法,类似于古代的占卜,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纷争产生,有助于维持秩序均衡。

      地缘性慈善组织里,村级慈善组织以村老人会为代表。老人会在村两委指导下成立,领导班子或由村两委直接委任,或由老一届领导班子推荐产生,或由全体会员投票产生。跨村庄慈善会一般由出资人、各村村干部、乡贤组成领导班子。比如,大芸美慈善会的首届领导班子主要由退休老干部、现任村干部和财会人员、捐款的企业家群体组成。

      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大多参照以下标准。一是内部力量的平衡。宗族内部有各房支力量的平衡,村落慈善组织会考虑各宗族力量的均衡,跨村落组织需要考虑各村落力量的平衡。二是个人的经济能力、学识、声望、年龄、公益心等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2)资金来源及其运作。启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慈善发展的经济保障。富人往往是慈善捐赠的主力,比如,陈氏宗族理事会的启动资金来自富裕的华侨;郑氏荥阳冠佩基金会成立时启动资金30万元,其中10万元来自本族一位企业家;大芸美慈善会所募得的250多万元资金均来自富人,其中有两位企业家各出资100万元。除了富人之外,普通人参与慈善的也日渐增多。比如,郑氏宗族共有170户家庭,基金会成立时,超过60%的家庭都参与了捐款。二是资金转移。用其他项目的结余资金来办慈善是普遍的做法。福建地区大多有社区神信仰,信仰的主要方式是每年举行游神仪式,游神通常由信仰圈内的不同姓氏轮流坐庄。游神是“将神明从村庙抬出,在村庄境内巡游,所到之处,当地民众放鞭炮迎神、备牲礼酬神。巡游中有几千乃至上万的随行队伍,娱乐项目众多”。[8]游神花费颇多,由当年庄家负责费用。为了彰显实力,宗族往往号召族人踊跃捐款,举全族之力操办。但并非将募得的资金全部用于游神,而是在不失体面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游神支出,将结余资金用作慈善。比如,谢氏宗族作为2007年的轮庄庄家,共募得资金近100万元,理事会规定佛事开支不宜超过25万元,剩余钱款除了硬化道路、修缮祖庭之外,结余的21万元均用作本族慈善基金。

      除了前期资金积累,如何盘活、壮大现有资金,是慈善组织所考虑的重头戏。就目前来看,大抵有三种方式。一是存本取息。通俗地讲,是指将本金用于放贷,用所得利息来开展慈善活动。慈善组织采用利息率较高的民间放贷,将本金放贷给组织内部的人,月利率在1%-1.5%。比如,大芸美慈善会将大笔的本金借给当地企业家,月利率均为1.2%。企业家既是慈善会的主要捐助者,也是保证资金运转的主要力量。慈善组织为了降低还款风险,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担保手续。比如,郑氏荥阳冠佩基金会要求贷款者先提交申请,提供借条和担保人身份信息,慈善会对其信用、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放贷。陈氏宗祠理事会则要求担保人与借款人是父子、母子关系,若父母都不在世,则由关系最近的亲属担保。在理事会负责人看来,这牵涉两代人的信用和面子问题:“社会流动快,年轻人出门在外,还款的时候不好找,可他的亲人逃不了。面子事大,一代人不讲信用是丢人二三十年,两代人不讲信用则丢人半世纪。不还的话就不只是烂一代人,而是两代人。”二是投本增收。基本做法是由慈善组织投入部分资金添置设备,族人有偿使用。农村的红白喜事较多,经常需要桌、椅、戏台等设备,慈善会提供设备,既方便族人使用,也能收取一定租金。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规定:“桌椅租借每桌次租金3元,戏台架板每晚租金80元。……大鼓队为外姓服务,每次收取20元,作为修缮费。”所投资项目一般是农村日常生活所需大宗用品,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族人的同时少量创收。三是追加捐款。追加捐款分为志愿捐款和摊派两种方式。有的志愿捐款建立在情感动员基础之上,有的受动员策略的影响。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利用大年三十族人齐聚祠堂的机会,在祠堂放置添油箱鼓励族人捐款,通过高音喇叭现场公布捐款人名字及捐款金额。在群体在场的压力和动员策略的鼓动之下,个体捐款可以得到面子和虚荣心的满足。另一种方式是摊派,包括隐性摊派和硬性摊派。隐性摊派的做法是,添男丁家庭向本宗本房缴纳不少于100元的进丁费,进丁费年终以红榜公布。虽没有硬性要求缴纳进丁费,但哪家未缴纳从红榜上一目了然。硬性摊派是指明文规定缴费,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采取会员制管理,族内子弟每年都得缴纳人丁费。只有缴纳人丁费,才有享受宗族慈善福利的资格。收上来的会员费除了用于祭祖和聚餐,结余部分均纳入敬老基金会。

      (3)慈善项目。敬老和教育是慈善的主要项目内容,有的慈善组织资金比较雄厚,也会适当开展助困助贫项目。其一是敬老项目。专指针对老年人群体所开展的慈善项目,主要形式有聚餐、年终或重大节日发放慰问品和福利金、抚恤金。但各慈善组织的敬老额度因资金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规定:“年终根据收息情况,给有缴纳人丁费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60-79岁每人发50元,80岁以上每人发60元;不满60周岁,且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不幸去世的,发放慰问金200元;60岁以上仙逝的,每人发放慰问金300元。”大芸美慈善会资金相对充裕,敬老额度有所提高,规定:“70-80岁每人每年发300元;80-90岁每人每年发500元;90岁以上者每人每年发800元;10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发1000元。”其二是教育项目。地方上的传统历来重视教育,奖学、助学是教育慈善的主要内容。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规定分级奖励有缴纳人丁费的本族子弟:“①当年考入本一的奖励200元,本二150元,本三120元,专科100元;②当年考入省一级达标中学泉一、泉五、安一、铭选的正取生每人80元;③县级以上竞赛获奖者每人50元;④本教区的初中、小学优秀生50元;⑤考入清华、北大各奖500元;⑥当年只要有考入本、专科者点歌二首祝贺。”有的慈善组织还兼顾助学奖教。比如,林氏新兴慈善会规定:“家族子女就学资金有困难时,可申请助学,第一年5000元,往后每年最高3000元,当该子女毕业后,三年内还清助学款。”大芸美慈善会则注重助学而非奖学,对困难大学生家庭给予无偿补助,每年补助近20人,补助金额在3000元到1.5万元之间,补助年限为大学学习年限。大芸美慈善会还打破福利资源的地缘限制,在教师节给每位教师发放慰问金800元,这些教员大多不是大芸美人。其三是助困项目。目前,助困项目多在亲缘组织内部小范围开展。林氏新兴慈善会的助困性质最明显,规定:“慰问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慰问金,无需偿还;扶助金: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扶助金数额,康复后分期归还,三年内还清,头年至少归还50%,第二年至少归还30%,第三年全部还清。”郑氏基金会也规定:“本族宗亲因不幸患重大疾病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困难,经基金会研究,给予一定数目的资助。”

      四、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机制

      金村民间慈善组织的成长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社会流动加速、生活面向转变、个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农村应对养老、教育、医疗挑战的一种策略。那么,民间慈善发展的背后有哪些动力机制呢?

      1.人情机制

      “人情”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含义比较复杂。金耀基笔下的“人情”包含三重意思:一是人之常情,即人的情绪反应;二是礼尚往来的资源交换;三是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13](P99-107)黄光国继而对这三重定义做了细化解读:第一,指个人遇到各种不同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第二,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第三,指中国社会中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14](P12-14)我们可以把这种划分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天然情感,比如,对他人困难处境的怜悯之心;二是交易情感,“人情”是一种可交换的资源;三是规范情感,这是一种社会关系情感,包含亲情、乡情、友情、恩情,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约定俗成的文化规定,即社会规范。说某某人懂得做人,也就是说这个人懂得用社会规范来处理社会关系。

      “人情”作为一项重要的机制,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成效。从交易情感来说,慈善会往往由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发起成立,这些能人是村庄里最有面子、最能办事的人。村庄的人际原则是看人办事,因人给面子。能人发起成立慈善会,并调动其人际圈来参与慈善,一般成功率较高,募集的资金也较多。能人出面动员,那些被动员的人觉得受了重视,脸上有光。他们也乐意给面子,面子是一种交换性资源,给别人面子,别人就欠下了人情,这样方便自己日后办事。慈善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人作用的发挥,而能人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成了慈善组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范情感在慈善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种规范情感既是文化上的大传统,也是地方小传统。从文化大传统来看,伦理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义务关系有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梁漱溟先生曾判断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社会,“是关系,皆是伦理”。[15](P82)“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15](P82)亲人有义务给予亲情般的温暖,乡亲有义务施予乡情之关照。反过来,个体也有回报亲情、乡情之义务。虽然儒家伦理强调“施恩慎勿念”“施恩拒报”,但这基本上是“圣贤的理想”。[14](P17)对于受恩的人,中国古语亦有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说法。正是在这“给”与“受”、“施”与“报”的文化规制和双向人情互动中,实现了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平衡。从小传统来说,社会变迁会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传统。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区,共祖意识、乡土传统依然保存较好,表现为宗族的重建、同乡会的增多。[16-18]“富贵莫忘贫”“居家莫忘亲”“离家莫忘祖”作为重要的地方文化规定,能催使族人、乡里之间相互照顾、帮衬。笔者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福建沿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具有差序的特点,表现在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时以血缘、地缘为关系本位,对族人亲戚和同乡照顾较多,是地方公益事业的一股重要力量”。[8]确实,亲族观念、乡里观念是当地慈善事业的一种重要情感机制,也是地方公益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2.攀比机制

      “攀比”是人们在财富、身份、地位等方面与他人的主观的、有意识的对比。一般认为“攀比”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和心理,但在美国社会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看来却并非如此。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估计自己的驰动力,但在缺乏一种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才能估计自己、评价自己。[19](P117-140)由此可看出,“攀比”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的正功能,可以为人们正确地评估自己提供参照系,并在差距压力之下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攀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炫富。炫富即炫耀财富的意思。人类学视野中,炫富的最典型方式是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也叫“赛富宴”“赠财宴”,[20]最早出自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对夸克特人夸富宴仪式的描述、解释,之后成为人类学研究生活方式、权力分配、经济再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那些从市场中获取财富的富人也会通过夸富宴来展现成功,除此,富人们还通过盖豪宅、修豪华坟墓、开豪车、购置豪华房产、跨境游、送孩子出国留学等方式来彰显财富。[21]但是,炫富并非纯粹的经济行为,凡伯伦在《有闲阶级》一书中把它描述成一个获取尊荣、证明尊荣的过程:“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22](P31)“尊荣”包含身份、地位、声望、社会价值等方面,这些意义范畴有助于推动个体的炫富行为向社会事业转变。金村的富人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常有捐资筑桥、修路、修祖宇寺庙、助老、助学、扶贫等公益行为。这些行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获取社会声望、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如果富人只在乎个人生活体面而无视社会公益,反而得不到尊重。当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传统士人身上,有道德修养的富人群体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践行者。

      此外,“攀比”所形成的差距压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团结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民间慈善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组织攀比大多在家庭之间、家族之间、房支之间、宗族之间、村落之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之间会比谁家富有、谁家楼房盖得高、谁家交际广、谁家孩子有出息等等。扩大的组织攀比则主要体现在公共事务方面,祠堂、福利、道路、人才、慈善,这些俨然成了近些年来房支之间、宗族之间、村庄之间互相攀比的主要内容。攀比可以反映组织的实力和内部凝聚力,组织越有实力和凝聚力,则越有地位、越有面子。慈善事业作为家族、房支、宗族、村落的整体事业之一,它关系到了组织的实力、凝聚力和面子问题。正因为这种重要性,任何组织都不会忽视其发展。可以说,近些年来,发展慈善事业已经成了一种共识。

      3.效仿机制

      “效仿”作为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观察者对示范者的理念、目标、行为、策略等方面的有效学习和模仿。[23]效仿得以发生的前提是观察者对被示范者的做法、理念等给予肯定。效仿的作用在于能够为观察者提供现成的已被证明其有效性的方案,可以降低探索这种有效性的成本。示范者的模式在获得众多观察者的学习、模范之后,能够形成一种规模效应。

      “效仿”不只发生在个体之间,组织之间也有效仿。农村慈善往往是由某一两个慈善组织先行实践,在取得成效之后,其他组织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一股“星火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之势。金村的陈氏家族最早成立慈善会,作为一个拥有400家户近2000人的大姓宗族,其族人领袖早在二十几年前就预见到了宗族发展敬老和教育慈善的重要性,为此动员华侨捐款成立了慈善会。慈善会成了改善族人福利保障、联系族人宗亲、重塑血缘共同体的一根强韧纽带。之后,一些小家族、房支、宗族、村落、跨村落组织纷纷效仿陈氏宗族的做法。可以说,陈氏宗族的理念、运作模式为其他慈善组织提供了模本,其他慈善组织均以陈氏宗祠理事会的做法为基础。

      首先,“效仿”体现在基本架构的模仿方面,包括慈善机构如何筹备、领导班子如何选出、制度章程如何制定、制度化运作如何保证等等。这种“效仿”的痕迹最普遍、最明显,大抵是“依样画葫芦”。

      其次,实际运作中的效仿也很明显。一是资金募集程序的效仿,即制定募捐倡议书、组建动员队伍、挨家挨户发放倡议书、动员捐款。倡议书的内容表达影响了募资的成效,郑氏荥阳冠佩基金会是这样倡议的:“羊有跪乳之恩,人有感恩之情。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点亮他们人生旅途中的灯,这仍是我们冠佩历来的传统,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平时我们只要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少点一道菜,就能换来父辈们的欢颜、孩子们的希望、困难者的温暖。”大芸美慈善会的倡议与此类似:“慈善会主旨是根据‘大芸美’乡情,凝聚广大乡亲、乡贤和社会各方人士的力量,大力开展助学奖教、关爱老人等公益慈善活动,以使‘大芸美’这方热土日益人心向善,乡风向上,美誉远扬。……我们热切倡议全体‘大芸美’人行动起来,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少吃一斤肉,尽己所能,奉献一片爱心,为‘大芸美’慈善会添砖加瓦,为‘大芸美’更加美好的明天多做一点贡献。”两份倡议书的内容均提倡亲情、乡情、恩情,强调族人团结互助,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郑氏宗族基金会“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少点一道菜”与大芸美慈善会“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少吃一斤肉”的动员话语极具相似性,贴近日常生活,非常有感召力。二是资金运作的效仿,基本做法是不动用原始资金,通过民间借贷所取得的利息来开展慈善,并通过投本增收、追加捐款来壮大原始资金。这是目前大多数慈善组织在资金运转方面的共识,这些方式均源自陈氏宗祠慈善会的探索。三是慈善项目的效仿,敬老慈善和教育慈善是民间慈善组织关注的两大主体项目。这种慈善定位最早出自陈氏宗族的探索,略微不同的是,由于资金、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慈善组织在活动项目、资金额度上有一定差异。

      4.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24](P9)“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既包括内在的精神激励,也包括外化的物质奖励。

      精神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对参与慈善的人给予精神褒奖。比如,陈氏宗祠理事会选择在全族聚会的场合公布当年参与慈善的族人名单。在集体场合,参与慈善的人获得了社会认同,其社会价值也得以体现。另一种做法是贴榜公示,比如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规定:“捐资500元以上勒碑纪念,200元以上的铝合金镜框题名,200元以下的红榜公布。”贴榜公示使得捐款者的名字赫然于公众视野。勒碑、铝合金镜框、红榜,其蕴含的时间价值不同,刻碑可以永久保留,镶框次之,红榜再次之。将捐款金额与留名时间长短相挂钩,这就使得捐款行为有了差等化的历史价值,于是在人人都想流芳百世的心理驱使之下,人们一般选择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多加捐款。

      除了精神激励,有的慈善组织还通过物质奖励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比如陈氏宗祠理事会规定:“如有向宗祠慈善会捐款1万元以上者,其现世父母在百年之后灵牌位可以进驻祠堂祖厅;若其父母已不在世,可将父母的灵牌位迁到祠堂祖厅供奉。”谢氏古洞宗祠理事会采取了以捐款抵人力的策略,规定:“凡在2013年10月15日前乐意捐资2000元以上者可抵一个人手,1万元以上抵两个人手。祖宇提供敬桌1块,排名顺序按捐资的数目排列,数目相同的按交款先后,交款日相同的按辈分,同辈分按年龄的顺序排列。”另外还采取以捐款换福利的办法,对族人进行会员制管理,规定每位族人每年需向宗祠缴纳5-20元的人丁费,这样才有资格享受宗族福利资源,其《章程》明确规定:“(敬老基金项目)给有交纳人丁费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教育基金项目)分级奖给有交纳人丁费的本族子弟。”

      纵观民间慈善的四个运作机制,攀比机制涉及慈善组织发展的内驱力,而效仿机制、人情机制和激励机制则是指慈善组织实现发展的策略。慈善组织只有具备发展内驱力,才会进一步考虑如何发展。可以说,攀比机制是基础、前提,其他三个机制则是策略方式。通过效仿他人的好经验,可以从外部环境获得支持发展的资源;人情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慈善参与的积极性,是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可见,四个运作机制是相互联系的,既包含了民间慈善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涉及了发展的策略方式。

      近些年来,农村民间慈善有所发展,民间慈善组织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姻缘为纽带而建立,通过制度化的运作方式来开展敬老、教育、助困等慈善活动。民间慈善组织以个人捐赠、资金转移方式来获取原始资金,并通过保本取息、投本增收、追加捐款等方式来使资本增值。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机制主要有人情机制、攀比机制、效仿机制和激励机制,这四个机制之间相互联系,既包含了民间慈善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涉及到了发展的策略方式。

      社会转型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互交织。转型期农村民间慈善的发展体现了这种特点。这些慈善组织虽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姻缘关系为基础,但已具备了现代制度意识,逐步开始了制度化的管理运作,并利用现代市场逻辑来推动慈善捐款、促进原始资本的增值。可以说,农村民间慈善作为透视社会转型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考察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一个切入点。除此之外,个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情感与制度等都可以从民间慈善本身来加以研究。因此,民间慈善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标签:;  ;  

农村民间慈善事业发展与运行机制研究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