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牛奶成分的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分论文,牛奶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奶牛品种是决定牛奶各成分含量的最主要条件。 同一品种的奶牛,即使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个体之间牛奶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受遗传影响,但其差别没有品种间的差别显著。 3.挤奶间隔 一般情况下,挤奶间隔长则每次产奶量多,但乳脂含量较低;而挤奶间隔短则乳脂含量高。如每天挤2次奶,在其间隔为9小时和15小时,乳脂率分别为4.6%和3.0%。但若将每天挤2次奶改为3次,每天产奶总量可增加10%,故适当增加挤奶次数可增加产奶量。以挤奶时间来说,如采取间隔12小时,并在中午和半夜挤奶,则时间对产奶量没什么影响。但如采取早晨6点和傍晚6点挤奶,则早晨产奶量较傍晚产奶量多,而乳脂率则正相反。 4.挤奶中间的变化 同一次挤奶中,开始时挤的奶乳脂率最低,随后逐渐增加,到挤奶结束时乳脂含量最高,差别很显著。但蛋白质与无脂干物质含量没有多大变化。 5.泌乳期 奶牛分娩后开始泌乳,泌乳期大约为10个月。乳的成分随泌乳期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初乳中除乳糖含量较低外,其他干物质含量均比常乳高;而在泌乳末期,除乳中乳脂小幅度增高外,其他干物质含量也均较常乳升高。 母牛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产奶量及乳脂含量也增加,至5~7胎达最高点,但乳脂率并未显著增加。 采用适宜的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产奶量和奶中干物质含量,但对乳脂及其他成分影响不大,特别是喂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时,产奶量增加,但对牛奶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如多喂大豆之类的饲料,乳脂有增加的趋势,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长期喂料不足的奶牛与喂料充足的奶牛相比较,不仅产奶量显著降低,乳脂率也下降。如奶牛长时期营养缺乏,恢复营养后其奶中大部分成分可以达到原来水平,但奶中蛋白质含量则不容易完全恢复。 牛奶的成分随季节而异,通常在夏季乳脂率较低,冬季有升高的倾向。笔者曾用2年时间调查了季节对荷斯坦牛(340头)产奶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奶量从1~6月份逐渐增加,以后下降,10~11月份最低。(2)乳脂含量以10月份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到6月份含量最低。(3)总干物质及无脂干物质3~4月份最低,无脂干物质5~6月份最高,总干物质10月份最高。 9.环境温度 气温在4℃~21℃范围内,环境温度对奶牛产奶量及奶的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在21℃~27℃的气温下,奶牛产奶量逐渐减少,乳脂率降低;气温达到27℃以上时,则产奶量降低更为显著,但乳脂率却增加,无脂干物质通常会下降。 10.疾病 牛患病后,首先是产奶量降低,同时奶的成分也发生变化。奶牛最常见的疾病是乳房炎,奶牛患乳房炎后,无脂干物质降低。一般来说,奶牛体温升高时,其产奶量和奶中无脂干物质含量均降低;体温不升高的疾病,其产奶量虽减少,但对乳的成分没有多大影响。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影响牛奶成分的因素_牛奶论文
影响牛奶成分的因素_牛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