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王慧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王慧吉

浙江省台州建筑设计院 318000

摘要:对于建筑结构来说前期的建筑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直接体现了建筑水平与建筑质量,是整个建筑过程的支撑与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今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我国建筑行业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的同时,对于建筑的要求与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对于建筑安全性提出要求,而且对于建筑的其他方面也提出其他方面的需求。只其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对于建筑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已经成了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建筑结构整体设计而言是一项及其复杂且责任重大的工程,这其中建筑物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抗震度不够

从汶川大地震到玉树地震造成的损失足以说明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抗震性很差 ,未达到我国规定的标准。因此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重要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抗震设计水平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我国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规范》中规定“小震 (超越概率 63%)不坏、中震 (超越概率 10%)可修、大震(超越概率2%)不倒”。而一些建筑公司领导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公司员工也不重视抗震性,尤其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的认识不透,设计过程中个别忽略抗震性原则,造成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仅仅是一个表面工程, 而实质是建筑物并不具有真正的抗震性能。这种现象在我国不少地区屡见不鲜。当然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地震几率与地震级别各有不同。不能恪守规则,不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建筑结构设计者要根据地区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结构设计中材料缺陷

一方面在结构设计中,一些建筑公司为节省开支,获取高额利润,过度节约钢材等偷工减料,不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及安全性,导致建筑物中钢材等材料的性能减弱, 进一步导致建筑物的质量不过关,安全性下降。我国对建筑物钢筋的配筋率有明确的规定,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其配筋率是不同的。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建筑物的配筋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另一方面,一些小的建筑公司为节省开支,使用中小城市现在还在发展的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强度高,脆性大,韧性小, 且对建筑抗震不利,就是因为可以节省钢材 ,进而节约开支 ,所以 ,一些小建筑公司为牟取利益不惜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钢材。

1.3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导致其设计的建筑结构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或其他问题。有些设计者安全意识薄弱,只顾建筑设计的美观而不顾建筑质量,或者明知道公司要求的设计形式行不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不提出异议,纵使悲剧上演。这种人员虽然只是建筑结构设计行业中的极少数,但他们的存在也非常值得重视。因此设计人员要人人自危,不能只考虑公司利益,也要切身为顾客考虑, 学会换位思考。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情况后,再进行设计,并把不合理的设计或只顾美观不顾质量的设计扼杀在襁褓中,不要等到造成恶果时,再想补救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措施

2 . 1 提高设计人员抗震意识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功,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要精益求精,重视每一个基本构件的设计,并做到知其所以然,并深刻理解规范和章程的含义,密切配合建筑工程,在工作中做到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结构设计人员要转换自己的陈旧思想, 正确对待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负责,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工作负责,应用自己的个人才智,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水平,让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体现自己的人本意识,积极配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

2 . 2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随着建筑业进一步的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被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定。而一个国家的规定不仅仅是技术性的, 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而且这些规定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修改,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过去的设计标准。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 消除安全隐患,建筑设计人员要谨守本责, 对建筑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提出异议,并提出解决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的为人们考虑周全。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存在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的人员要及时举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2. 3 创新设计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是显然的,这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现有的结构设计程序已不能满足设计人员的需求。例如有些力学模型不能适应比较复杂的结构和构件形式,对某些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处理不理想或计算不准确,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缺乏保证。同时计算机程序的内容和功能直接影响结构设计水平。有时为了解决生产问题,配合软件的能力,只能把计算过程简化以满足计算程序的能力。所以,提高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首先要开发出一款高精度软件,这就需要设计者和计算机程序专业人员合作去完成软件开发,推新创新,不安于现状,勇于承担起这个任务。

3 结语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基础与支撑,保证了后续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正常有序运营与开展。在当今的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功能日趋多样的环境下,建筑结构设计更是被广泛提及,得到行业的进一步重视。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工作就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将对建筑项目的理解与设计进一步表现出来。在本文中通过对以上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可以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对结构设计质量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积累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经验,促使设计人员在在提高设计专业性的同时提高专业意识的培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与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保障建筑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整体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朱镜清.结构抗震分析原理[M].地震出版社 ,2002,11.

[2]徐宜.丁勇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江苏建筑,2009.

[3]丰定国 .王社良 .抗震结构设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黄春明.试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J].

[5]王勇,张建平,王鹏翊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模型自动转化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29(4):53-58.

[6]邓孝祥,王依群,康谷贻等.系统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C].

[7]谢春,翁家栋,邱骏伟等.某 8 度区超 B 级高度建筑结构设计[C]./

论文作者:王慧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论文_王慧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