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观念是“教”大于“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如若教师只把课本看成教学资源,忙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自己的教案,而滔滔不绝,或只醉心于讲解系统的知识,而对学生的学情置若罔闻,试想,这种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能算是教育吗?忘记了学生的教师,也就确实很难成为真正的教师!
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要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这就必须大力开拓课堂资源以应用于教学。在这里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情状,无疑应当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
把学生视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发,确实并不容易,是一个极富主体性、实践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话题,但也不等于无规律可资探究,本文拟从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开掘的学情这一角度出发,试作阐述。
一、重视不明确的认识
学生从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所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不明确的认识。而有些不明确的认识,往往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可供研究和反思。这类学情,可以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如在学生讨论《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便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蔺相如是‘骗’回来的吗?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后纷纷发表了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这就不仅仅是纠正了一个“骗”字的错用,而是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精神内涵。
二、关注要处的质疑
课堂上学生质疑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这是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解读课文、建构新知中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学生同龄群体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质疑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若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做文章,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最值得开掘的教学资源。
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有学生质疑:“李大钊同志被捕时身边带着手枪,为什么不开枪打乱人?”为什么不开枪?这与李大钊同志的优秀品质有联系吗?教师看到了这一问题的教学价值,便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说:
“李大钊同志为什么不开枪?这个问题提得好,值得我们去深读深思。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不开枪的原因好吗?”
于是全班同学兴致大增,谁都希望能找到不开枪的理由:
“因为当时是在街上,又是在白天,如果开枪打起来,会伤了老百姓。”
“当时在身边的还有李大钊幼小的儿女,他不想让孩子们受到伤害。”
“从整篇课文看,李大钊在法庭上、监狱里都一直在和敌人作斗争,揭露敌人镇压革命、杀害人民的真面目。他不开枪正是为了保存力量,更好地与敌人作斗争。”
……
于是,大家进一步读懂了课文,李大钊不开枪正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爱护人民、憎恨敌人、勇敢机智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策略和精神。在学生的质疑中把握教学机遇,开掘教学资源,于此可见一斑。
三、抓住意外的分歧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己的感悟出发表述各自不同的见解,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分歧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呢?
一位老师在导读《赤壁之战》一课时,同学们对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与弊产生了意见分歧:“铁索连船”的决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于是,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课堂争论。在引导学生再读再思再议之后,大家逐渐达成新的共识:“铁索连船”这一决策在当时还是利大于弊,理由有三:1.不连船,曹军会晕船,近期就过不了长江;2.冬天刮东南风一般很少见,遭火攻可能性较小;3.“链索连船”使曹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因此,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麻痹轻敌、骄傲自大,而不能主要归咎于“铁索连船”上。
敢于探究、敏于发现精神的培养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学资源,而这种教学资源就大量存在于学生鲜活的学情之中,开掘这样的教学资源,课堂的生命活力才能得到真正释放。
四、开掘独特的感悟
“感悟”之谓,即在感知之后有所体悟。而感知和体悟,都是学生源于自身不同的经验、不同积淀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因而独特性应当是感悟的本质属性。
教学《凡卡》一课,同学们深深地同情凡卡的悲惨遭遇,而对凶残压迫凡卡的老板激起了极大的愤慨。在大家畅叙感悟时,一位同学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板怎么可以这样体罚只有9岁的小凡卡,不是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凡卡应该去法院告这个老板。”在不少同学表示赞同的情况下,执教的老师当机立断,让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于是,有的说:事情发生在俄国沙皇时代,肯定不会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的认为:那时的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即使有法律,也只会帮富人说话,又怎么能替穷人撑腰……就这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就是最有效的学习吗?教学过程应当是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状态的随机应变的模块,而不该是一种僵死的程式。
五、利用偶发的事件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一个开放场,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一些预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会常常出其不意地闯入到课堂中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属性。特别是有些偶发事件,可能还蕴涵着可贵的教学价值而可以开发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
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次上作文课,一进教室发现满黑板的教学题还没有擦。他略作思索,便调整了原来的教学思路,于是他边擦黑板边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也许是个别同学没做完题,不能擦……”正说着,几个学生急忙上前夺过于老师的黑板擦儿。于老师忙说:“咱们合作,长短互补,我擦高的,你擦低的。”他对其中的值日组长说:“正好有两个黑板擦儿,其他同学请回。”这时,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有内疚,有自责,也有歉意。于老师又表扬说:“同学们多懂事儿!纷纷争着擦……咱们这节作文课就写刚才发生的事儿,题目就叫《擦黑板》。”多好的写作材料,就发生在眼前,大家的印象又那么深刻。由于于老师的慧眼识宝,就这样把一件意外的偶发事件,开发成为难得的作文好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应当也是指导我们开掘学情这一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的至理名言吧。
标签:学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