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如何安全用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参论文,过程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日臻成熟,苗种产量大幅攀升,一个育苗季节单位水体生产商品苗量由最初不足0.5公斤提高到了数公斤。然而,伴随集约化生产而来的是高发病率。育苗者为防治病害不得不施用药物,而一旦用药不合理,则会影响参苗质量甚至诱发药源性疾病。 科技人员从改善池水生态环境和提高刺参苗自身的免疫力入手,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证育苗高产、高效,又安全用药、科学防治病害的新路子。 基本用药方法 育苗用水处理 海水经沉淀、沙滤、泡沫分选等方法处理后,在进入车间前传统上多用EDTA处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此法效果单一,成本较高。我们施用“碧水安”(主要成份为多元有机酸)处理海水,可降解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净化水质,且无毒副作用,从源头上提高了育苗用水的质量。 指从自然海区或人工养殖池塘采捕种参移入室内蓄养直到产卵的阶段。若从养殖池采捕刺参作种参,该池在采捕前半年内不宜投杀青苔的药。种参蓄养看似简单,但若用药不科学,会影响种参的质量,即使能正常排放,也往往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即便产卵初期看不出明显的质量问题,也难以保证幼虫及稚参的质量。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入池前的消毒:一是培育池消毒。种参入池前一个月用漂白液将培育池浸泡10~15天。泡池过程中将刺参附着物连同其他生产用具一并放入池中浸泡。泡池结束后放干水,放水前将下水道及室内每个角落全部用漂白液水冲洗一遍再用清水冲净,待室内漂白液气味完全消失后加入新水。这一过程不可或缺,若为了省事,单纯用药物简单冲刷,只是将池表面消毒,而经长时间的漂白液浸泡是将池子表里及所有角落的细菌、病毒及有害生物彻底杀灭,大大减少了育苗期间滋生病菌的几率。 二是种参消毒。种参入池前先将其放入一小容器内施杀桡足类药,杀灭体表和装运参种的水中可能携带的桡足类,第二天全量换水或倒池后再投青霉素或链霉素,以免将养殖水域的病菌带入室内,并对采捕和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进行消毒,防止伤口感染。 (2)蓄养期间的用药:蓄养过程中一般不投药,只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少量投药:每次倒池后施霉素或链霉素,以防操作过程所致的伤口感染;发现有较明显的脱便、肿嘴等症状时,连投2天土霉素或氟哌酸;倒池时捡出的受伤参苗用青霉素药浴半小时后再放入池内;投鲜海泥时一般煮熟后再投喂,不煮的话要先施杀虫药和抗菌药杀灭其中的有害生物和病菌,若投干海泥可不必煮熟直接投喂。 产卵与孵化 除产卵当日投一点药,孵化过程中不投药。 该阶段只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并合理投饵,无须过多投药。 (1)幼虫布池当日投一点药。 (2)发现较多幼虫胃型不好、胃壁加厚时,连投1~2天氟哌酸或青霉素。 (1)附着基的处理:一般用波纹板做附着基,传统上用盐酸、火碱或高锰酸钾处理,这些药物杀灭细菌和病毒效果固然好,但消毒后的附着基一旦冲洗不净会影响参苗的附着和变态并且长期用盐酸处理会加速波纹板老化。为安全起见可用厨房刷碗用的洗洁济浸泡数日后再洗刷干净。 (2)投附着基当日施青霉素、链霉素各1×。 (3)首次投喂人工饵料时连施2天盐酸土霉素或氟哌酸,发现较多参苗出现拖便、厌食、肿嘴等症状时投2~3天盐酸土霉素或氟哌酸。 (4)参苗变态初期,若喂鲜海泥一般煮熟后再投,稚参培育后期鲜海泥可不用煮,但在投喂前要用杀虫药和青霉素或链霉素等浸泡半小时以上,以杀灭其中的敌害生物和病菌,干海泥不必煮熟但在投喂前要用抗菌药浸泡。 (5)平时拣出的受伤稚参以及倒池时接出的参苗用青霉素等药浸泡后再泼回池内。 (6)留心观察,水中或池壁偶见桡足类时就要引起警惕,一旦水中、池壁、附着基均见桡足类或某方面桡足类较多时,要立即投杀虫药。 (7)稚参培育后期尤其是夏季高温期,每次倒池均要用药物对池子洗刷消毒,但务必要将药残冲净。 安全用药技术要点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提高参苗自身的免疫力:除要选用好种参、获得优质受精卵外,主要是通过投免疫促长剂并结合施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实现。譬如在稚参培育期间,经常投枯草芽胞杆菌,在饵料中按1%~2%的比例拌EM菌,除能优化水质和底质环境外,还可调节参苗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抗应激能力,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消化,防治细菌性拖便。投免疫促长剂可提高稚参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尽量不投药或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 针对不同育苗阶段的具体特点和病情轻重合理用药。譬如抗菌药一般在倒池和发现病情后才使用,杀桡足类药也只能是在发现桡足类后做治疗性药物,忌不管有无病情将杀虫药和抗菌药当常规预防性药物长期使用。发现病情后先确诊病因和发病程度,必须用药时先用安全、无毒、低残留的生物型渔药和副作用小的抗菌药。 譬如发现小部分幼虫胃壁略增厚时,首先投优肽、菌克等微生物制剂,并从幼体密度、投饵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调理,胃壁严重增厚、胃型不好时再施用氟哌酸等药。 若发现幼体有烂边迹象,先从水质情况、投饵是否偏大等方面找原因,再考虑施用药物治疗。 发现稚参轻微拖便时也不要急于投药,先从饵料中蛋白和脂肪含量是否偏高、未脱胶海带投喂量是否偏大、饵料是否变质、海泥搭配量是否偏小等几方面找原因,同时施芽胞杆菌等活菌制剂,再连投3~5天的大蒜粉,病情不见好转时再投药物(但不能与活菌制剂同时用)。 若有个别稚参体表溃烂,多为日常操作中的机械损伤所致,一般靠参苗的自我修复作用即可痊愈,无须投药,溃烂参苗较多时再投药;发现稚参有“黏包”现象时,先按每千克饲料10~15克的量投“清毒散”(主要成份为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3~5天,病情较重时再考虑用抗生素治疗;发现稚参厌食、体色发暗、不伸展、生长缓慢等症状时,先从投饵是否偏大、饵料中蛋白与脂肪含量是否偏高、池水有害物质是否超标、是否是药物中毒等方面找原因,再考虑选用改善肠道功能、助消化的药物治疗。 池内出现桡足类时,传统上多用敌百虫杀灭,但敌百虫毒性较强,并且目前桡足类对敌百虫已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正常用量很难杀死,用量过大又易伤害参苗,现在一般不用此药,可选用近年来上市的一些高效、低毒的生物型杀虫药。应注意的是:首次投药量不宜太大,一般按说明书注明的用药量范围的中间量即可,再次出现桡足类时再加大用药量,如果一开始就用较大药量,一旦后期桡足类大量繁殖,往往出现药物难以杀灭的被动局面,但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将海水严格沙滤,进入育苗池时还再经500目以上的滤布进一步过滤,否则将陷于桡足类杀死一批又繁殖一批、不得不重复施药而桡足类耐药性越来越强、用药量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 池内发现玻璃海鞘时一般不用药杀灭,每次倒池时人工拣出,如海鞘繁殖过多,再考虑用药杀灭,但一定要谨慎用药,因不少杀海鞘药对刺参苗毒性较大,施用后参苗易出现厌食、不伸展、甚至吐肠等症状,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杀灭海鞘,但最根本的办法也是对海水进行严格过滤。 慎用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多为蛋白质或核苷酸抑制剂,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水中和参苗体内有益菌群的生存,破坏池水和参苗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降低参苗的免疫力,恶化水质环境。在变态过程中使用不当还易影响参苗变态甚至造成畸形,长期使用还能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疾病的防治难度。故除倒池和病情较重,尽量不用抗生素,即使非用不可,也应有针对性地使用对致病菌有专一性的抗菌药,譬如治疗轻微的消化类病症,一般投盐酸土霉素、氟哌酸即可,不可盲目使用抗菌谱更广、杀菌力更强、对非致病菌也有较强杀灭能力的抗生素。 实际上,如前所述的施用微生物制剂本身就可抑制有害菌繁殖,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抗菌药的作用,虽然目前国家对除氯霉素等少数几种药禁用外,大多数抗生素无明确的禁用规定,但为保证出池参苗质量以及成参的食用安全还是应慎用抗生素。 注意用药方法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只要方法得当就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将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至最低程度。 (1)交叉用药: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即使治疗同一种病,也要不同的药物轮换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譬如:治疗幼虫消化不良或稚参肠炎时若先用盐酸土霉素,一般连用3天后停药2天,病情基本消失则停止施药,病情不见好转则马上换用氟哌酸或其他药;同一种杀桡足类药连用不超过2次,尤其是当同一批苗多次出现桡足类时一定要不同的杀虫药轮换使用。 (2)各种成份合理搭配:首先,要注意不同药物间的科学配伍。药物合理搭配可增强疗效,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每种药仅用1×就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若单用其中一种,则要用3×甚至更多。如果配伍不当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每种药的作用,不同成份间还能产生拮抗作用。如青霉素不能与土霉素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其次,药物与其它成份要科学搭配。如使用杀虫药、消毒剂或抗生素后,参苗常会出现活力差、不伸展的现象,可在施药的前一天和第二天投“抗应激灵”、“激活”(主要成份为天然植物多糖、免疫调节剂)等生物制剂,能降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增强疗效。再如上面所述的育苗用水投碧水安,对降解抗生素的毒性也有一定作用。 另外,抗菌药一般不能与消毒剂或杀桡足类药同时使用,否则会加大对参苗的毒性甚至导致体质弱的参苗死亡。 联系电话:010-84395183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如何安全用药_桡足类论文
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如何安全用药_桡足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