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三个关键点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三个关键点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三个着力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着力点论文,集约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我国经济中若干严重问题都与长期以来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现在迫切需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型转变为内涵集约型。具体就是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张,增加资金投入,增加资源消耗,转换为主要依靠对现有企业的改造、改组和改制,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科学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企业改造 企业改组 企业改制 生产要素质量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 科技进步 企业管理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本文试图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方向和任务作一分析探讨。

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或经济发展的模式。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必须从外延粗放型为主向内涵集约型为主转变。粗放型增长是以资源投入量的扩张为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设备的增加,场地的扩大,占用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求得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集约型增长是以提高资源效率为特征的,即伴随着资源投入量适度增加的同时,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资源,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提高资源要素效率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粗放型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必须的。但粗放型增长投入高,产出低,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弱。并伴随着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如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和建设,“小而全”、“大而全”等不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形成一定规模时,必须适时转到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应该说,这些年来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中,我们已作出了很大努力,在实践中也已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所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进程比较迟缓。这几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仍然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支撑的,仍未摆脱以外延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科学进步慢,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产业结构扭曲,财政紧张和通货膨胀严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都直接和间接地与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大量事实表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仅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早日走出经济扩张——高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的恶性循环,进入优化增长的轨道;关系到经济增长过程能否为体制改革的大幅度推进创造一个稳定、宽松和有利的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迅速增长能否带来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从而也关系到“九五”以至下个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认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下大力气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主要方向和任务是:

一、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张,转到主要立足现有基础,抓好现有企业的改造、改组与改制上来。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国民经济总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往往容易首先从规模上看问题,把发展和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扩张,把上项目,铺摊子,扩大国民经济的总规模作为经济起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依靠扩大建设规模的外延增长方式,来扩张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广大人民对工业品的需要,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当国民经济总规模达到一定总量,社会经济的增长实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不能继续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把主要气力仍然花在企业的规模扩张上,而必须转到企业的改造、改组与改制,提高企业的素质上来。这是一个规律。违反了它,就必然带来对资源要素的高度依赖,失去经济增长的深厚沃土,经济也就不能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相反会引发频繁的经济波动。这几年来反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经济过热时,为了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各地区、部门和企业均大上基本建设,造成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导致货币超量发行和总需求膨胀,而可供物质资源有限,由此引发通货膨胀。结果被迫实行紧缩政策,进行规模调整。当紧缩银根收敛刹车时,不得不大砍基本建设项目,酿成巨大浪费。而因每次紧缩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接踵而来的就是规模继续扩张,新一轮的膨胀再次重现。如此产生频繁的大幅度经济波动,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一大难题。产生这种状况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则是其中主要原因。由此看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到了不转变不行的地步。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转换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经过40多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全国现有10万多国有企业,总资产达4 万多亿元,其中1 万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左右着整个经济发展。 据1994年底统计,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乡及乡以上企业55.4%,利润总额占49%,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61.9%,这说明,经济增长的主体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完全有可能立足现有企业这个基础,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改造、改组与改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国经济的增长质量。

如何抓好企业改造、改组和改制,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呢?笔者认为:

1、改造是基础。 任何国家和地区实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战略,都不能离开企业的科技进步,企业的科技进步是保证社会经济有效增长的源泉和基础。我国近年来由于投资决策分散,不少地区、部门和企业纷纷热衷于上新项目。忽视了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加上历史欠帐过多,因而设备陈旧,企业技术落后的问题自然成了制约经济增长的最突出的矛盾。据有关资料,目前国有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经过比较全面技术改造的只占20%左右;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要落后15至20年。因此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改造老工艺、老设备,提高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技术改造不可能全面铺开,要有重点进行,要注意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倾斜。二是技术引进工作。这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技术研究开发的时间和经费,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引进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质形态的技术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要特别注意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三是技术开发工作。企业应有战略眼光,积极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对产品开发尤应重视,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这样企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才会有深厚的力量源泉。

2、改组是手段。改组就是调整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促进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实现规模效益。改组主要通过兼并、联合、组建企业集团等方式进行。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把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企业组织起来,以资产关系为纽带,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发展一批大型的有生命力的企业集团。并在其周围用经济办法分别联系一大批中小企业,实行加工订货或协作生产,这样大大有利于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发挥集团的规模效益和优势。需要注意的是,促进国有企业改组,切忌用行政办法把若干个企业合在一道,取一个企业集团的名称,加一层领导班子,而不着力进行内部机制改造,结果就会有名无实,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优势。组建企业集团,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改组必须在企业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产生积聚效应。二是政府不能用行政命令搞“拉郎配”,但完全可以也应该积极出面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联合兼并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三是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使联合、兼并能有序进行,特别是强调组建企业集团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3、改制是动力。改制就是进行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无论是企业的改造还是改组,都要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调动企业自身的内在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企业的制度创新。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了企业制度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面对无情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企业必然会抓住时机,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并从根本上提高联合、发展企业集团的自觉性和积级性。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不是为改制而改制,改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素质和效益,在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企业的改制工作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的改制要有新思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目前国有企业的状况,企业改制必须从搞活一个国有企业转向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现有国有企业10万多家,着眼于搞活每个企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企业可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法,例如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应充分放开,租赁、拍卖,进行资产优化、产权重组,国家只出政策不出钱,资产存量可以盘活。对规模较大、关系国计民生的优势企业应给予大力扶持,以此为龙头,联合中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从而盘活整个资产存量。这样企业改制应按下述思路进行:即整体搞活,分类指导;放活小的,加强大的;扶优扶强,推动资产重组,盘活资产存量。二是企业改制要抓产权这个核心。产权关系清晰,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认真搞好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改革企业厂长、经理的行政任命制,建立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法人的制度;建立法人代表的利益保障机制,以及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营国有资产;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产转让、兼并等。总之应通过产权改革,形成企业的法人产权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的资产经营效益。三是企业改制不能忽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把强化企业管理提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实行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并重的方针,或者说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积极改进管理。此外,还应为企业改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积极帮助国有企业解决技改投入和流动资金短缺,企业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和历史包袱过重等问题。

二、从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上来。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一定量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资金高投入,而投资效率又并不理想。我国的一些经济专家和经济研究机构对我国资本的产出率作了一些研究。具体数据各不相同,但结论却是一致的:即中国资本的产出较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课题组指出,我国资金的投入产出率约5—6∶1,大大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2—3∶1的水平。而且近年来还在进一步下降。1986年,我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为20.43%,80年代末下降到不足17 %,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10.33%,比1986年降低了差不多一半。 其中国有企业的情况更加严重。80年代末,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还略高于非国有企业,到90年代,反而低于非国有企业。 1986年国有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为20.65%,1989年下降到17.18%,1993年进一步下降到9.68%,比1986 年降低了一半还多,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足够注意。

事实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了一个资金陷井,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不断提高积累率和随意大量增加资金投入,破坏了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这就必然不可能同其他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组成,从而导致资金产出效率下降。为了促进经济的加速发展,又不得不继续大量增加对资金的投入,但是高积累、高投入并未带来高产出。投入越多,资金产出效率越低,单位产量所占资金越多,对资金的进一步需求就越大。这样,一方面资金严重短缺,资金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资源。另一方面,恰恰是这种稀缺资源,使用效率又十分低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这种资金陷井,不克服是十分危险的。这种危险趋势的最突出表现,最终可能导致高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乏力现象并存的局面。

还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提侣企业负债经营,依靠银行信贷过日子。但现在不少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负债经营变成靠债经营,企业难以为继,同时也使大量银行贷款无法收回,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已经危及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以上情况说明,主要依靠资金投入的经济增长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求得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已摆上议事日程。

如何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花气力。

1、提高投资资金效率。在投资规模既定的情况下, 投资效率越高,则产出越多,相应地经济增长也越快。但投资效率又通过投资的边际收益与投资规模紧密相关。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基本建设规模膨胀,假可行性研究,投资效果无人负责,建设中吃回扣,建设质量差,造价高估,投产后达不到设计能力等种种问题,要提高投资效率,一是必须控制过大的投资规模。“九五”期间,保持较高投资率的条件是具备的,主要是目前我国较高的储蓄率能够提供较充裕的资金。但以往的事实表明,投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投资率过高,规模过大,一旦超过了国力许可,就要从投资膨胀发展为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并出现财力、物力和能源的瓶颈制约,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控制过大的投资规模,最重要的是控制资金的源头。各类银行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固定资产贷款限额进行贷款;严禁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充抵建设项目的自有资金;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规范资金市场的有关规定,查处各种违章拆借、非法集资、高利吸存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行为。二是深化投资体制创新。投资项目实行业主负责制。投资业主不仅要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还应负责日后贷款还本付息,负责项目的投资回报;投资项目因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由领导决定而造成损失浪费的,不论职位高低,都应追究其责任。要建立由投资主体、建设单位、银行等多层次组成的可行性研究体系,相互制约,后者可否定前者的可行性研究,会计事务所也应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估投资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序。一切建设项目还应在政府建设部门和新闻单位监督下,实行公开的招标竞争。

2、提高劳动力资源效率。 劳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重要资源要素,它和生产资料一样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个社会拥有的劳动力总量,构成社会劳动力资源,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是充裕的,但素质不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是直接推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对生产总量的增加直接地作出贡献。而且这种提高的本身,就是经济增长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经济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即便是社会产品能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上,经济增长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只有在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力的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经济发展才能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前进。提高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必须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培训体系,使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提高产业素质的支撑力量。同时要加快劳动制度改革。优化劳动力配置机制,促使其生产资料实现最佳组合,最充分发挥劳动力作用。

3、提高物质资源的效率。 物质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产业结构是重要因素之一。这里根据我国的情况,着重谈谈改善产业结构问题。大家知道,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和迅速发展,有赖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使用,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重复建设,低水平和分散现象突出的问题,形不成规模经济,制约着经济增长向现代化规模经济方向发展。因此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努力形成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这是提高物质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一是必须切实加强农业,加快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必须加强和充实水利、交通、通讯、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进一步缓解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三是应大力振兴支柱产业,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加快现有工业的现代化。

三、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转到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上来。

经济增长必须有一定量资源的投入和消耗。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大量投入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货币资源,即增加积累,增加生产资料、增加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来维系的。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张军扩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曾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进行过测算。其结果是:1953—1989年的37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6.75%,其中因劳动投入增加所带来的增长为0.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因资本投入增加而带来的增长为5.2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8.37%,因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增长率为0.65 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13%;亦即经济增长90.37%,依靠要素投入增加。 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更为严重:1952—1981年,我国的附加价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0%,而综合要素投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3%,其中劳力投入的年平均增长率2.6%,资本投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6%。 产出竟然低于投入,综合要素生产率每年平均递减0.3%。 美国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德怀特·H·帕金斯的估算则要乐观些,认为1977 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的40%来自于生产效率的增长”。尽管如此,要素投入仍然占到60%。显然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这种粗放式增长结果,往往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的名义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实际效果的增长速度。1980年到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7.7%,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除了税收征管和放权让利等方面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经济效益问题,投入产出率低下,许多新建项目长期不能投入生产使用,甚至是无效投资。特别是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提供者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困难,亏损面达40%,直接制约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状况是国民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转变增长方式入手。

问题还在于主要靠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又受到了我国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我国资金紧缺问题上文已作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就物质资源而言,物质资源状况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显然也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只要有资金和技术进行开发,就不会出现瓶颈制约。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的资源总量虽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并不丰裕,有些方面相当低。例如能源只及世界平均数的二分之一,耕地的三分之一,森林的五分之一,淡水不到四分之一。加上经过多年开发,储量不断减少,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已越来越突出,客观现实不容许我们靠拼资源来发展经济。再拿劳动力资源来说,从表面看,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富裕,不会对投资规模、经济增长形成制约,其实这仅仅是看到了劳动力总量而忽视了劳动力结构。我国劳动力面临的问题是,高素质的熟练劳动力所占的比例甚低,如果不顾这个事实而盲目投资,是很难收到投资的预期效果的,甚至可能是有投资而无经济增长。综上所述,在资源受到严重约束,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一味依靠资源投入,靠资源消耗来发展经济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转变这种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途径有两条:

1、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世界, 科技的作用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基本要素中,而且使各要素都发生了远不止量的方面扩张,而是质的变化、质的飞跃,科技已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据国外某些统计资料介绍,本世纪初,科技因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仅为5%— 10%,主要因素为资金、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由于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发展,今天它在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在美、日、德等国家里,经济增长有60%—80%是靠科技进步取得的。现在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还十分落后,全社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60%—80%的先进水平,这说明通过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把我国的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主要措施有:一是要强化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都要贯彻“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指导思想。二是实行科技人才分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建立起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大胆提拔优秀中青年,努力改善其生活条件。三是要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投入新机制,并注意改善科技投入的效果。四是要努力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加快建立市场、科研、试验和生产相结合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集团,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传统体制。五是大力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要努力开拓成果的转化渠道,强化中间环节,包括建设中试的基地、工程中心、发展技术市场、建立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等。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工作,在环保、节能、降耗等领域,应强化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争取到本世纪末科技成果推广率由当前的15%提高到30%—40%。六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点要放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面。

2、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和技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 提高管理水平无需增加多少资金和物资,就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有效增长。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宏观管理的重点是要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为此,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解决某些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对长线部门要通过资产存量结构的调整,加快生产要素向短线部门转移。同时政府的宏观管理要为企业搞好微观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包括积极培育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要以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发挥为前提。宏观管理必须做到决策科学性、民主化,形成必要的约束监督机制,防止经济活动出现严重失误。其次要提高企业的微观管理水平。微观管理的重点应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财产制度、组织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和制度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必须指出,这几年不少企业自觉不自觉地把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对立起来,出现了重产权制度改革,轻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现象。以政代管,以包代管,以奖代管,视管理可有可无,以致基础管理、专业管理相当薄弱。目前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企业管理滑坡也是个重要原因。据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对上海、山东等8个省市2586家企业的亏损原因调查, 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因素导致亏损的占81.7%,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重视。一定要明确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迫切性,把它作为企业强身固体,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大计来抓。当务之急,一是要着重抓好企业的营销管理,解决企业产品面向市场的问题。二是强化企业资金管理,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三是强化企业用工管理,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无疑能大大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收稿日期:1996—01—01)

标签:;  ;  ;  ;  ;  ;  ;  ;  ;  ;  ;  ;  

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三个关键点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