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队伍特点分析——基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研究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论文,当代中国论文,队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0)-04-0075-14
《当代中国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国史学界唯一的一份专业学术期刊。该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秉承“研史通变,资政育人”的办刊方针,紧扣时代主题,密切关注国史研究的重大课题,注意拓宽研究领域和培养人才,刊发了大量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文章,为国史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以《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作者队伍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主要考察国史研究工作者的构成、分布及其特点,从中管窥国史研究队伍的全貌,把握其不断演进的脉络和形态。
一、对作者所属单位的统计分析
除去社论、座谈会纪要、专题讲话汇编、论点摘编等约290篇无法详细统计作者资料的文章,从1994年第1期至2009年第6期《当代中国史研究》共发表论文、述评、考证、译文、书评等文章1493篇,表1是对作者所属单位(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及作者数量的统计。详细分析各单位(系统)的作者队伍,可以发现他们各自的特色。
(一)发表文章最多、作者数量最多——高等院校
在1493篇文章中,有431篇文章的作者来自高校,约占1/3;在总计921名作者中,高等院校的作者为335名,约占全部作者的1/3,这些作者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作者队伍中的主力军。作为学术研究的主阵地,来自高校的作者们能够不断追踪学术前沿、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展现最新研究成果,活跃在国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还有不少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或参与发表了文章,约占高校发表文章总数的1/5,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很多人留在高校或进入了专业的研究机构,继续从事国史研究工作。可以说,高校师生是国史学科作者队伍的主要源泉和稳固的基石。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各高等院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者在国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不仅设有中共党史系,还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在2001年合作创办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并设立了国史专业的博士点,推动了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是全国名列前茅的综合性大学,其在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国防大学的作者侧重于建国以来军事史的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成果相对集中在中国现代经济史领域。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高校系统的科研投入较大,对教师的考核在机制和力度上都有较大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研究成果的涌现。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保持了其传统优势,在《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发稿数量上稳居高校系统前四名;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的发文量有明显增加,排名有较大幅度的跃升。
高校系统的国史研究队伍相对集中在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领域(或称三大板块),近年来中共党史学界的研究重点向后推移,高校中近现代史方面的课程和课题有所增加,有的还开始招收以国史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样就使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注意力转到国史方面来,因而高校系统的来稿近年明显增多。但由于多数作者转行时间较短,对国史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了解和熟悉阶段,所以来稿质量一般,具体表现在选题、史料较为陈旧和问题意识不强等方面。
(二)人均发文篇数最多——社会科学院系统
社会科学院是国内研究人文学科的专业权威机构,在《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作者队伍中,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是科研成果最为集中的一个群体,人均发表2.46篇论文,体现了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在国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发文主要还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地方社会科学院发文相对较少。这种情况在近两年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来稿上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社会科学院的来稿没有紧扣地方特点和优势,如在选题上过多地选择全国性题目、在史料上没有挖掘地方档案等;二是地方社会科学院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历史研究相对不足,这也影响了在本刊的发文量。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当代中国研究所(行政上挂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无论是作者数量还是发文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如将当代中国研究所剔除出去,则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发文篇数略低于党研室系统(关于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情况后文详谈)。
(三)国史研究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地方党史研究室
党史研究单位的作者数量和发文数量均排在第3位,这是由于国史与中共党史的建国后部分在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合所致,因此,党史研究单位的作者也是国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党研室系统的发文情况同社科院系统大体是相同的,即发文也相对集中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地方党研室来稿没有紧扣地方特点和优势的原因也基本相同。其不同的地方在于,从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开始拓宽党史研究的领域,更多地进入国史研究的传统领域,而地方党研室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转变相对滞后,选题过于紧扣纯党史问题,这是地方党研室在本刊发文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具有某些专业优势——中央国家机关、各大部委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中央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作者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不从事历史研究、教学工作,但往往能从历史学以外的角度来阐述历史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新的思维和视角,很多人的研究成果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这些作者当中领导干部的比例很大,其中司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就有27人,占作者总数的近1/4。从作者来源分布上看,总计61个部门当中排名前五名的部门发文数量占总数的1/3,作者数量占总数的将近1/2(见表5),这说明中央、地方国家机关所发表的文章及其作者的集中度较高。
国家机关作者发表的文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由来稿少、约稿较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今后的工作要注意两点:一是国家机关人员的主要工作不是研究,因此,国家机关中非专业研究机构人员写文章较少,而且大多是公务性文章,以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为主;二是国家机关人员对我刊和相关史学类刊物了解较少,不少从历史角度分析本行业发展的文章往往交给行业刊物发表。因此,为了争取这方面的稿件,除了努力扩大本刊的影响外,还需要重视和扩大对国家机关人员的约稿工作。
(五)牢固稳定的“第二梯队”——中共中央党校及地方党校
教育系统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就是中央及地方党校。作为政治理论研究及干部人才培养基地,各级党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者单位的分布上,中共中央党校学者的发文量占党校系统总发文量的60%,共有37位作者发表了52篇论文,而其余各地方党校发文则较为分散(见表6),37位作者合计发表了43篇论文。从来稿情况看,党校系统的作者相对集中在党史教研室,其他教研室像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等都少有来稿,这也导致了党校系统的来稿选题大多集中在建国后的党史问题上。
(六)国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离退休老同志、军队武警系统、外国作者及其他
创刊以来,《当代中国史研究》通过不断增大信息含量来增加影响度、扩大读者队伍和提高学术地位,这就要求其作者队伍的组成也要多样化,不能过于集中,因此刊物在选题上非常注重兼收并蓄。
例如,刊物登出了许多现在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涵盖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各阶段的若干历史事件,内容则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同侧面。近几年来,口述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学术价值也逐渐得到传统史学的认可与重视,同时,这些老同志特别是那些从建国时就参与工作的老干部和老学者越来越少,本刊应当更加支持、鼓励整理和发表他们的著述,以便了解那些在文献中难于查核的史实、人物和其他知识,尽可能地多做些抢救性的工作。
《当代中国史研究》还刊登了不少国防和军事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章,反映了共和国成长的一个侧面。而重视历史、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是共和国军队的优良传统,许多优秀的作者对于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科所做的相关研究也非常深入。本刊国防和军事领域的论文作者相对集中在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
另外,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术交流逐步增加,以及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高,《当代中国史研究》近年来陆续刊登了一些外国学者的最新成果,比较及时地反映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学者目前对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并能够帮助读者从更广泛的视角、观点去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当代中国研究所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使国内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一些论坛入选论文在本刊发表后,在社会上和党史、国史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七)正在蓬勃发展的基础力量——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作者队伍
2001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研究机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两个研究室变成了现在的四个研究室,招收了大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所充实科研力量,经过几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国史研究队伍已经成长起来,并在国史研究、编著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见表7)
除上述分类统计的作者之外,还有一些作者没有进入相关的统计,原因有几个:有的文章没有注明作者单位等相关信息;某些文章的作者无法归属于上述分类,例如来自银行、出版社、报社等;专题座谈会的发言汇总,未将刊登的发言稿按作者一一罗列;有些文章由于是团体署名,如某个课题组、某个编写委员会、编写组等,无法具体归并到某个单位系统中。另外,自2004年第2期起,《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每期刊登一些文摘,使读者能够更广泛、更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动态,扩大、延伸了杂志的信息量,但作者未计入上述统计。
二、对作者发文量、合作度的统计分析
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随着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相互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强,因此合作研究也成为优势互补的重要研究方式。以下将对《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作者队伍在发文量、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国史学科研究队伍的整体状况。
(一)对作者发文量的统计分析
如果以发表或参与发表文章的数量对作者队伍进行分类,我们会发现其呈明显的金字塔形分布(见图1):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即基础作者人数占整个作者队伍的75.68%,而发表5篇文章以上的核心作者人数则只占全部作者队伍的4.02%。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作者队伍分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国史学研究队伍的建设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核心作者主要分布在社会科学院(包括当代中国研究所)、高等院校、党史研究系统当中,而中坚作者和基础作者的分布则与各单位系统的作者队伍基本成正比。其中社会科学院系统核心作者、中坚作者、基础作者的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第二,从总体上讲,国史研究作者队伍比较分散,但来自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构成了基础作者队伍的核心(多为在校或者刚毕业的研究生)。同时,从表10也可以看出,核心作者队伍相对比较稳定。第三,国史研究的综合性表现得比较明显,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学者会视研究的需要不确定地进入国史研究领域。
(二)对作者合作度的统计分析
创刊以来,《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作者合作率(合作署名文章占总发表文章的比率)平均为10.59%,这一方面说明大多数作者的独立研究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国史研究仍以个体研究为主,尤其是多人合作研究的形式并没有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式。
从统计数据上看,历年所发表文章的合作率基本在5%~16%之间波动,合作撰写的文章每年都在10篇左右,2004年以后刊发的团体署名文章减少。不过创刊时的1994年情况有些特殊,当时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第4期(当年为季刊,自1995年起改为双月刊)共18篇文章都是集体署名。
图2 1994-2009年《当代中国史研究》作者合作情况
从表11的排名中可以看到,党政机关的合作率最高,这与作者队伍相对专业性不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合作取向更大有关。高等院校的合作率高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机制。社会科学院系统及党研室系统的合作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体现出了作者的独立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特征。
三、对作者队伍构成的统计分析
对作者队伍构成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从事国史研究的学者的分布情况。自创刊以来《当代中国史研究》刊发的研究论文总计1493篇,共有作者921人,集体作者144个(详细分类见表12),无作者署名文章105篇。
从上表不难发现,本刊作者中的近70%是有职称的作者。下面我们对这一部分作者做进一步分析。
(一)对有职称作者的统计分析
1.职称分布情况及其构成
职称是衡量作者整体素质、科研水平和取得科研成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可以统计作者职称的628人中,高级职称286人、副高级职称217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4人,可见本刊的作者主要是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约占有职称作者总数的4/5。这些从事国史研究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学术影响,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代表性,其成果发表的机会相对较多。而中级尤其是初级职称的学者受其研究深度以及学术积累的影响,成果一般逊色于高级职称的学者,其发文率与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相比要低许多。这一统计结果也与本刊的定位相符,反映出我刊重视论文学术性的一贯宗旨。
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作为本刊的作者主体(其构成如表13、表14),其分布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即高等院校的教授和研究机构中的研究员基本相当,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在作者队伍中,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术水平差异性不大,各自占据了“半壁江山”。
2.不同单位系统作者职称分布的差异性
除了对职称进行综合比较,还可以对这些作者进行分部门比较。如各所属单位系统的作者职称分布比例也有差别,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以发文最多的几个单位系统为例,其差异就十分明显(见图3~6):
图3 高校系统作者职称分布
图4 社会科学院系统作者职称分布
图5 党研室、党校系统作者职称分布
图6 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作者职称分布
社会科学院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占了71%,是副高级、中级职称作者之和的两倍多,充分体现了从事国史研究的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专家、学者具有的高素质、高水平;高等院校和党研室、党校系统的作者职称分布合理,基本反映了现阶段国史研究队伍人才济济的局面,特别是高校作者中有1/5是在校生,他们成为国史学研究的后起之秀;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有1/3的作者是各级领导干部,没有包含在职称统计数据当中,从能够进行职称统计的数据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人数明显高于具有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的作者人数,虽然他们发表文章是靠部门领域的专业性取胜,但同样反映出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握国史研究的相关课题。
3.对作者职称与合作率的统计分析
从表15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史研究》作者队伍的整体趋势是:随着职称等级的提高,合作率下降,说明职称与其独立研究能力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合作率略高是由于导师与学生合作撰文,如果扣除师生合作的17篇文章,则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合作率为9.45%。
4.对作者职称与发表文章分类的关系比较
从表16中不难发现,论文和书评类文章对于作者的水平要求比较高,与作者职称等级的高低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述评类文章只要作者掌握足够的材料和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就可以比较好地完成课题,因此虽然也与作者职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级别之间的差异不那么明显;而能在学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的一般是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的学术权威或各部门领导就某个问题进行阐述;在校生没有涉及考证类文章,也说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
(二)对其他作者的统计分析
其他作者中包括的作者分类较多,由于这一部分作者合计人数在总数中只占到约30%的比例,因此将其合并进行统计分析。
在这一类作者中,集体作者占了144个,党和国家领导人29人、各部委工作人员44人、外国学者21人、作者介绍不详的93人。另有一些尚未取得职称的作者,其中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博士生共75人,硕士、硕士生共31人。对这些拥有学位的作者进行分析发现,博士的独立研究能力明显高于硕士。
由于本刊主要从事国史的研究,因此受到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作为共和国的亲历者,他们或写出回忆文章或就一些国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大大丰富了本刊的研究视野,对于澄清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来自各部门、各行业的实际工作人员,由于熟悉本行业的工作,并掌握大量第一手的材料,因而他们撰写的研究论文也同样受到了研究者及读者的欢迎。
《当代中国史研究》还拥有一批集体作者,这些作者大都是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人员,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因极具学术性、创新性而受到本刊的重视,这亦是本刊今后需努力加强的一个作者群。
随着当代中国研究所与国外当代中国史相关研究机构联系的加深,以及当代所举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的举行,大大提升了本刊的国际知名度,因而吸引了一些在国际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这批外国学者均是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由于各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加强国际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扩大本刊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进一步吸引国外学者投稿,是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本刊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
四、对作者研究领域的统计分析
对于当代中国史的分期,学界尚有争论。为了便于统计,本文按照历史决议把《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划分为前七年(1949-1956年)、前十年(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新时期(1978年至今)以及所述内容从时间跨度上超越了前面的分类标准(简称“跨时期”)五类,另外还有一些文章诸如探讨纯史学理论问题等内容,因从时间跨度上不好界定而归为“其他”。
通过表17的数据可以说明,除跨时期以外,学者的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前七年和新时期两个阶段,前十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占比例较少,这是今后研究应该加强的领域。
从表18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发表篇数最多的是政治史研究领域,其次是经济史,社会史亟待加强。
(一)对《当代中国史研究》发文量变化的统计分析
从表19中可以看出,每到建国逢十的年份,由于要集中刊发相关文章,因此当年关于“跨时期”的文章的数量以及发文总量会明显上升。
从历年发文的总量来看,政治史、经济史所占比重较大,两者超过了发文总数的一半;社会史研究从无到有,呈上升趋势,2009年是1996年发文量的1.86倍;但总体上看,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仍比较薄弱(见表20)。
(二)不同单位(系统)作者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
从表21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国史学的研究重点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时期,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和中央、地方党政机关的作者则以新时期为研究重点;党研室、党校系统的作者国史学研究的重点并不突出,与全部作者队伍的研究领域分布基本相当;各单位(系统)的作者的国史学研究重点都比较重视时间跨度较大的一些课题,涉及“跨时期”的文章数量约占总数的1/3。
从各单位作者研究领域分布来看,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系统、党研室系统的研究覆盖面比较全面,各专业都有涉及;各部委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史和经济史;军事系统主要集中在军事史研究方面;外国作者偏重于政治史和外交史研究(见表22)。
五、小结
《当代中国史研究》自1994年创刊以来,在短短十多年里能在数百种史学刊物中脱颖而出,与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分不开的。通过以上对《当代中国史研究》作者队伍状况的分析不难看出,随着国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而且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出现了很多专业领域里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与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与文字功底俱佳的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他们的带动下,着眼于反映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等诸多方面不断演化进程的国史学正方兴未艾。
由于国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等各个领域的不同侧面,因此作者队伍来源就更为广泛,甚至包括部分外国学者在内。同时,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外交往的历史不长,其自身发展的很多理论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把这些成果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并使得专业研究人员之间可以相互得到启发,这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说,没有一支高水平作者队伍支撑,这个目的是无法达到的。
历史研究不可能完全脱离开现实世界的影响,历史学者们虽然着眼点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但他们的出发点是立足于当前、面向未来的,这是历史学能够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创新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学研究领域也体现出了跨学科渗透、研究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新理论新观点不断突破的特征,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们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使自己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当代中国史研究》也一定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推动国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于水平有限,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统计工作中难免疏漏,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