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92医院肿瘤科 福建南平 353000
【摘 要】目的:疼痛管理小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探讨其对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疼痛管理前后的行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各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疼痛管理小组指导下行疼痛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疼痛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能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关键词】疼痛管理小组;肝癌介入术患者;影响
【Abstract】Objective:Pain Management Group embol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pain management,to explore its effects on perioperative pain control.Methods:Perform liver emboliz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ain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each 5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Observation group guidance downward in pain management Pain Management Group.Pres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Results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pain control and satisfaction.Results:Cbservation group pain control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01).Conclusion:Pain Management Group individualized patient pain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perioperative pain,improves patient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Keyword】Pain Management Group;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involvement;impact
肿瘤科患者从患病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疼痛。近年来,新型的镇痛药及镇痛方式的应用,使得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改善,但仍有50%~75%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Rawal等[1]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其研究发现,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是目前最佳的疼痛管理模式。为减轻患者痛苦,我科建立了护理疼痛管理小组,疼痛管理小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探讨其对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效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军区三甲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实施疼痛管理前)肝癌疼痛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4年1月(实施疼痛管理后)肝癌疼痛治疗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有疼痛症状,均建立疼痛评分表,并应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RS)对持续疼痛进行评分记录。
1.2 方法
1.2.1 成立疼痛管理小组 2014年1月,我科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将疼痛知识培训后考核合格者组成疼痛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参加院里培训护士担任副组长4名。坚持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80分以上者进入疼痛管理小组,否则不能进入。经三次考核后,我科全体护士均进入疼痛管理小组。
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①疼痛管理基础知识:疼痛的原因、分类、疼痛的危害、治疗及护理的现状等;②疼痛评估:评估的时间、评估工具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量表的应用等;③肿瘤科疼痛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④科内制定的疾病镇痛方案;⑤各种疼痛护理记录单的应用;⑥拟开展疾病的基础知识如疾病病因、治疗方法及各阶段的病理生理等。培训结束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达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的目的。
1.2.2 制定实施疼痛管理工作内容
①全科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均在该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疼痛管理工作。护士长在病区疼痛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组织以疼痛管理为主题的查房、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等,深化疼痛管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能力。②副组长指导督促临床护士规范执行各项疼痛评估及干预措施,及时对疼痛护理措施进行疗效评估,确保疼痛护理中各工作环节的正确性,提高护士的执行依从性及工作效率。并且及时发现疼痛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沟通,协助护士长工作。③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共同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疼痛管理工作,对于入院时有疼痛者即建立疼痛评分表记录其疼痛性质、得分及措施。入院后即开始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的健康教育。在平时的交流中传授疼痛管理的知识,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行介入手术前,使其了解多种疼痛管理的方法,包括药物的和非药物的,同时疼痛管理护士也从与患者交流中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缓解其疼痛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积极的措施缓解其疼痛,以促进其功能锻炼,利于疾病的恢复。④每周召开疼痛专科护理小组会议,邀请医生和药师参加,运用持续改进模式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中有关疼痛护理管理的问题进行评估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⑤每周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健康讲座,发放相关资料,提供多种形式、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咨询,指导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的自我评估,并向其讲解常用口服镇痛药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等。⑥为疼痛患者建立疼痛档案,对出院疼痛患者进行每周1次电话回访及每季度1次家庭访视。
1.2.3 评价方法
比较患者入院时的疼痛评分、术前的疼痛评分、术后的疼痛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1~5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疼痛控制越满意。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结合面部表情量表进行评分[2],共分为10个等级,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同时在实施疼痛管理前和实施疼痛管理后2个月时通过应用童莺歌汉化的KASRP(2008)[2]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士在实施疼痛管理前后在疼痛护理知识上的变化情况。
1.2.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o.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3 讨论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和感觉上的感受,常伴随着潜在的或现存的组织损伤[3.4]。缓解疼痛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当得到的权利[5.6]。患者围手术期得到医护人员的疼痛评估和处理,不仅满足了患者减轻疼痛的生理需求,而且给患者在心理上予以尊重、关护和支持,这是优质服务的内涵体现和延伸。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入院时疼痛程度大致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采用疼痛管理小组干预后,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疼痛控制上及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疼痛管理小组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除此之外,由表3可以明显看出,实施疼痛管理前后,护士对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护士是疼痛护理的评估者和实施者,只有护士掌握了疼痛相关知识,才能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评估和控制疼痛是护理的核心职责,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是有效
控制疼痛的关键。需要加强对护士疼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疼痛管理的方法、原则、措施,并不断更新观念,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提高其生命质量[7]。由于未开展疼痛管理小组之前护士大多未进行相关疼痛知识培训,患者主诉疼痛时医师根据自身经验给予镇痛药,没有考虑相关因素,镇痛手段单一被动,镇痛效果欠佳。而观察组由疼痛管理小组进行专门的疼痛管理,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及各方面影响因素,运用联合用药,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等个体化镇痛方案及心理疏导和非药物干预等方法,有效控制患者围手术期疼痛。
综上所述,对肝癌介入术患者采用疼痛管理小组进行干预,不仅可以保证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照顾和关爱,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Rawal N,Berggren L.Organization of acute pains services:a lowcost model.Pain,1994,57:117-123.
[2]童莺歌,叶志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问卷的汉化及应用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66-68
[3]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4]陶利群,宋莎莎,沈翠玲.临床护士疼痛管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23-624.
[5]张丽芳,俞小玲,朱永满,等.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团队运作模式及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1,10(10):912—913.
[6]桑依毛,冯佩君.疼痛专业小组临床管理作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142—1143.
[7]李玉乐,吴欣娟,谢瑶洁,等.国内外疼痛的管理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4):20-22.
作者简介:
詹华玉,护师,主要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论文作者:詹华玉,廖巧聪,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小组论文; 护士论文; 肝癌论文; 满意度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