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5350
摘 要:当前,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各门课程中,也已成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优化物理教学呢?基于此,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工具,不是万能的。那么,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优化物理教学,是每个物理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物理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自然科学有效整合后,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图片、音乐、视频等,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所学的课程中。联系生活的这些多媒体辅助技术,让学生有了熟知感,同时又使学生看到了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这种新的形式打破了之前较为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
二、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特点,丰富学生的感知,突破难点
由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有限,再加上物理概念的抽象和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了学生认知方面的困难,以至于形成了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突破难点方面有着重要的化解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具有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至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具有的动态性,可以直观动态地展示复杂过程的变化,帮助学生把握物理过程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实现意义建构,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三、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所拓展
伴随网络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教学信息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内容海量化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一大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不仅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而且还具有时效性突出和效用上共享性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超文本及超链接的方式在网上获取大量的资料,通过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复杂概念。同时,老师通过一些网络资源能够扩大教学的课堂容量,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扩大,极大地丰富教学和学习内容。应用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通过文本功能的展示,可以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将大量的图形、视频及文字展示给学生,课堂容量增大了,而且教师教学轻松了,学生学习也轻松不少。教师在上课引入课题之前,先通过多媒体信息播放与本次课题相关的一些视频和内容,比如物理小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等,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信息网络收集一些相关的物理资料,学生自己做相关的PPT来展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效果可想而知。
四、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实效性
我们知道,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局限,实验效果常常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进行有效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笔者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融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突破难点,拓展教学内容,提高物理实验的实效性。可以说,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必将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青峰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一点体会[J].现代阅读,2013,(02),164。
[2]姜华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0)。
[3]喻同模 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论文作者:张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难点论文; 常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