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_博物馆论文

欧洲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_博物馆论文

欧洲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国家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

法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又突出地体现在名目繁多的博物馆教育中。世界名城巴黎就素有“世界艺术博物馆之都”的美誉,卢浮宫博物馆、罗丹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博物馆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

在法国,即使是偏僻的小市镇,也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除在战乱中遭毁坏外,一般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建成名人博物馆或故宫,有的还成立了名人研究者协会和基金会。

除了博物馆之外,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也为数不少。法国政府明文规定,凡国立博物馆都必须对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实行半价,卢浮宫博物馆在星期天则一律免费对外开放。

从一九八四年起,法国政府把每年九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全国“文化历史遗产日”。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它政府部门的古建筑全部对外开放,提供参观。让后人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传统民族精神,加强热爱祖国的教育

波兰

波兰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具体,各类学校都专门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这种教育寓于历史、地理、语文、文学、音乐、美术、甚至物理、化学等自然课程当中。波兰历史上曾孕育了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等世界名人,这些民族杰出人物的业绩和思想在课堂教育中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各类学校通过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的内容揉合在其中。波兰学校还特别重视利用各种纪念性的建筑物和纪念碑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者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参观后一致表示:要和平,永远不要战争。

意大利

意大利的大中小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但丁在意大利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学巨匠和“诗圣”,而且也是统一意大利语言和道德规范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爱国者,其杰作《神曲》被定为各类中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

1991年,意大利教育部派出检查组到全国各校检查对但丁著作的教学情况,通过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危险!”意大利国债和财政赤字很大,但它宁肯在别的地方“紧缩”开支,也要为弘扬传统文化花大钱,绝大多数考古、艺术、民俗等博物馆全年对十八岁以下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

为了保护和发展歌剧这一“国粹”艺术,政府还长期为十三家大歌剧院提供财政补贴。每年七八月份,都在全国各地著名露天剧场举行古典歌剧演出活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也往往伴以歌剧演出。意大利虽然也受到五光十色的现代艺术的冲击,但歌剧一直在民众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各地年复一年地举行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民俗风情、民族精神和爱国爱乡的情操藉此流传久远。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庞贝古城等历史遗产的一砖一石都受到严格保护,每个意大利人都从历史遗迹和古代罗马、文艺复兴的气息中牢记自己的民族精神。

葡萄牙

葡萄牙国家则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平时的各种教育活动中,特别渗透在语文、社会科学常识、历史、音乐等各课文中。在中小学课本中突出了葡萄牙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和著名人物事迹的内容。

在不同学科的课文中,反复出现国旗图案和有关的文字说明,详细介绍国旗的历史、国旗的设计、国旗的含义以及赞美国旗的精美文字。1991年12月4日,葡萄牙国家教育部颁文规定,小学的每个教室里都必须悬挂国旗。而葡萄牙的国歌也在各种教科书中多次出现,音乐教师在对学生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教唱国歌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歌词的真正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国歌的理解。

标签:;  ;  ;  ;  ;  

欧洲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_博物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