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居民消费论文,水平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格、消费、经济增长是3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因素。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居民 消费水平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而经济增长又将影响价 格 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水平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起伏,经济增长也 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周期波动,居民消费水平同样经历了明显的起伏变化。近几年来,我国国 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市场价格水平走低和下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启动和增长缓慢等新问题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控经济运行中,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在如何正确认识与解决启动、扩大 居 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市场价格水平走低对居民消费需求 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上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本文拟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 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价格水平变化、消费水平变化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 索。并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扩大难的问题、市场价格水平走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 价格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
价格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理论上已经有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 中,二者的关系并不象教科书上表现的那样明了。深入分析其中的现象和问题,对于更好地 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解决经济矛盾和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典型的 “二元结构”时期,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生活工作环境、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上呈现很大 差 异,受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其消费水平与市场价格的变化关系也呈现较大差异。因此,有 必要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分别进行考察。
1.农村居民消费与价格水平变化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商品服务 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中国农村居民的情况看,其消费水平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商品与服务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波动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 影响并不明显。我们以1986~1999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进行相 关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化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程度甚低,二 者之间的同期相关系数仅为0.03,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价格水平滞后一期的相关系数 也大约在0.03。这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变化与农村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 没有密切的关系。二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从1985~1999年的情况来看,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同期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的增 长变化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46,而滞后一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农村居民实际纯收 入的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1。这两个系数都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化与农村 居民消费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三是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农产品收购价格水 平的关系比较密切。从1985~1999年的资料分析来看,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的变化与同期农 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11,而滞后一期的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与农 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13。这两个系数都高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化与 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说明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实际消 费水平变化的影响度大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因此 ,我们可以判断,目前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及消费水平的增长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的 收入水平,而消费品及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甚微。之所以如此 ,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中实物性消费(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依然较大,1985年 、1990年、1995年、1999年农村居民实物性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8.7%、35.9%、34.4%、27.4% ,这一部分消费内容不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二是农村居民的货币性消费中主要是生活必 需品,其主要开支内容是食品、居住、教育,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不会对此有大的影响。因此 ,当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时,居民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当消费品市场价格变化时,居民消 费受到的影响较小。
2.城市居民消费与价格水平变化的关系。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变化与价格水平变化的关 系与基本的经济理论是比较吻合的。从相关分析资料看,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有较大影响, 1985~1999年资料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同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 化的相关系数为-0.36,而滞后一期的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 平变化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0。这说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同期城市居民消费 水平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滞后一期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更大。二是城市居民 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与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对1985~1999年的资料 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变化与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同步相关系数为0.37,而 滞后一期的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与城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5。上 述分析表明市场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抑制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价格水平的下降 会刺激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城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规 模,城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会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一现象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实际情况与上述的分析也非常吻合。例如,1994—1996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升 ,分别达到25%、16.8%和8.8%时,同期的城市居民实际消费仅增长1.7%、4.6%和2.5%,而19 97~1999年当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3.1%、-0.6%和-1.3%时,同期的城市居民实际消 费分别 增长3.5%、8.3%和9.8%。但是,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并没有导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的下降,1994~1996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上升了23.4%、17.5%和7.9%,与 此同时,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分别增长了4.6%、8.2%和14%,这是因为这3年农村居民的收 入水平有了较大的增长。相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下降并没有明显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需求的增长,1997~1999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是2.5%、-1%和-1.5%,但同期的农村 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仅增长3.3%、1.8%和3.8%,这是因为这3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二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最终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这是由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 的。但是,在特殊的经济社会体制背景下,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却极其复杂 。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 的相关程度有较大的差异。
从整体上看,1985~1999年间全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有较强的相关 关系,二者之间同期的相关系数高达0.7,这一点与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相一致 。但是,滞后一期的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关系却为-0.1,而滞后 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关系为0.4。这表明当期经济增长速度 与本期居民消费水平关系密切,与下一期的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关系不大,相反,当期的居民 消费水平的变化对下一期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 并不高,1985~1999年间,同期全国城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关 系数为0.4,经济增长速度与滞后一期的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却为-0.3,而居 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这说明城市居民 实际消费水平的高低对下一期经济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期经济增长的越高并不能 对下一期扩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有所刺激,反而会抑制下一期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反,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大大高于城 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关程度。1985~1999年间,二者的同期相 关系数高达0.7,但经济增长速度与滞后一期的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 .1,而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变化与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这表 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很强。但本期经济增长对后 一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没有大的影响,而当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对后一期 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程度要比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小的多。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体制环境中,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与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有密 切关系。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越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促进作用越大。但是,经济增长越快 ,不一定会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因为,居民的收入预期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 健全、中国居民有节俭的传统、消费率不高,这些都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
三 对两个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启示
1.为什么农村消费品市场启动与扩大难。1995年以来,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 市消费品零售额始终占60%以上,农村消费品市场始终难以扩大,近几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放 缓时,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笔者认为 ,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且这一问题还越来越严 重。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并不高,1985~1999年间年均增长 幅度仅为4.1%,大大低于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的高速度,也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 收入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近几年来,多数农产品价格始终在低位运行,农产品收购价格连 续4年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减缓。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上年实际增 长2.1%。其中,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1640元,实际增长4%。因此,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背 景下,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其难度可想而知。从市场规模来看,由于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占全国市场规模的比重势必会有所下降。1999年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占全国市场规模的比重为61.3%,2000年全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6%,而县及县以 下消费品零售额只增长8.3%,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8%,比1999年 又上升0.5个百分点。但是,从2000年农民现金收入仅增长4%的情况来分析,真正由农村居 民购买的消费品规模可能远远低于8.3%的增长幅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农民收入增 长缓慢,在此前景下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和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 牢固的现实基础,其政策措施的效果必然不如人意。从我们前面的分析来看,由于农民收入 水平增长缓慢,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降并不能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在经济 增长速度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通过启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农村市场规模来 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政策措施。
2.为什么近些年价格水平走低对经济增长有利。从1995年起,我国市场价格水平持续走低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94年的124.1%下降到1997年102.8%,之后是连续两年的下降,到2000 年市场物价才止降转稳,为100.4%。可以说,我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 效。但是,连续多年的市场价格水平走低且下降的现象又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对此,理论界 和实际经济部门都表示了密切的关注和忧虑,并把这一现象视之为通货紧缩问题,许多专家 和学者建议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如何评价近几年市场价格走低的现 象以及下一步政府如何调控市场价格水平仍然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来我国市场价格水平走低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对于促 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近几年市场价格水 平的回落和下降是在国民经济运行经历了十多年的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和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 胀后出现的,在通货膨胀时期,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被抬高,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 ,导致了商品价格与其实际价值的过度背离,这种背离的程度越大,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中 的泡沫成分就越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危害性也就越大。因此,这几年市场价格水平 的回落和下降是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归其实际价值的运动过程,是消除经济运行中泡沫成分的 必然结果,更是价值规律和供求 规律运动所使然。其次,近些年市场价格水平的回落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 理配置、提高了骨干企业的竞争力、淘汰了一些低效率、落后的企业。长期以来,由于我国 市场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市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在这种环境中,重复建设的现象 极为严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特别是一些低效率、产品质量低的企业长期赖以生存,如小 电视机厂、小电冰箱厂、小汽车制造厂众多,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近几年 的竞争和价格水平的回落,许多行业的企业进行了合并与重组,企业规模得以扩大,生产效 率大幅度提高。在价格水平下降的过程中,许多消费品的普及率、更新换代率大大提高和加 快。再次,市场价格水平下降有效地刺激了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几年来,我国城市 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价格水平下降的背景下已开始大幅度的回升,1998年、1999年由于市场价 格的下降,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分别达到了8.3%和9.8%,1999年城市居民 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是1985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峰,仅次于1992年的15.4%的增幅,但1992年 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4.1%,而199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7.1%。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城 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幅都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这一现象只在1990年和1991年出现过。 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市场价格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当市场价格水平下 降或低位运行时,对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因此,在全国固定资产投 资增幅下滑和出口受阻的背景下,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对于近两年国民经济保持 一定的增长速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近两年来 一致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和1999年只分别增长了1.8%和3.8%。其原因显然不是因为市场消 费品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下降所引起的。笔者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农 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市场消费价格水平变化的相关关系很弱,而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变化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缓慢增 长。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缓慢增长时,近几年来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降对于维持和提高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从逻辑上来看,没有这几年市场价格水平的下降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就可能会下降。
从需求的角度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三种拉动力量,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净出 口。由于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国民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3 种拉动力量中,投资和净出口也仅仅是满足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中介手段,而消费作为生 产的最终目的在3种力量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支持结构看,消费 占了60%左右,投资和净出口只占40%左右。因此,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要有促进 居 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措施和手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切实解 决好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二是要始终保持市场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