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有被施舍的感觉论文_陈玉梅

不让孩子有被施舍的感觉论文_陈玉梅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小学 737200

一个刚刚转入新学校的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当我走过那个‘资助学生名单’的消息公示栏,我的脊背都禁不住要冒汗,那里面有我的名字,我永远忘不了一个同学对我的‘讨伐’:就是她,让别人救济还买那么贵的裙子……”

一些学校,未经学生和家长许可,在学校门前的公示栏里赫然张榜公开被救助的贫穷学生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每年高招录取之后,赫然公示被高校录取的贫困生档案等待社会资助的消息。这样的公示栏表面光鲜,却丝毫不顾那些被救助者的心理感受,“颈上的枷锁”被美化成了“项链”。的确,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被资助、被施舍者”的名单上,更不愿意自己的“吃穿住行”被打上“被施舍”的烙印。每一个人,哪怕是草芥般卑微的人,“心灵深处也有一个禁区”,你“碰到了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毁灭了他”。或许,当孩子们知道自己将要“被施舍”时,而且是被迫的、俯视的、居高临下的施舍,潜意识里就会推开与成人之间那张决定“施舍”的桌子;或者,尽管当时没有能力推开,却从此在心底留下雾霾、阴影或者雨水,“造成生命领域的荒凉与黯淡”。

“好的教育”就是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朝你扑过来,而“坏的教育”就是孩子们想方设法想逃离;坏的教育常常置孩子们的自尊心而不顾,一厢情愿地以为被施舍者应该恭敬地接受、应该感恩戴德,于是以一种看似温情的、充满“爱”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馈赠”、接受“施舍”、接受“帮助”。现实中,总有一些人高高在上站在施舍者的角度,一厢情愿地以为被施舍者应该恭敬地接受、应该感恩戴德。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已经蔓延到学校,成为一种新的侵害学生的专制和霸权。岂不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这种“登台亮相”的举动,已经伤害了孩子们。一般情况下,它会在学生身上导致三种结果:一是被动顺应,二是强烈反弹,三是悄悄逃避。对于个体而言,这样的“施舍”更直接、更频繁地影响着学生、“改写”着学生。而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种“教育漏洞”:施舍者由于缺乏尊重与倾听,缺乏在一个具体而多元的情境中理解被施舍者的情绪,缺乏那种真正的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因而都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的说教和宣扬,甚至构成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社会而言,这种以爱的名义进行“施恩”的行为,被不加批判地接受、跟从、模仿等等现象,多少都体现出理性精神的缺失。就像教育哲学学者金生鈜所认为的:“没有这种品质(理性精神),生活就可能无法判断自身的善,可能就会失去价值信念的支撑,就会导致对个人自私的放纵,就会迷恋于狂热和盲从。”

事实上,不论施舍者的理由有多么宏大,都必须转化为一种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方式,如此,方能真正地尊重别人,一如爱护自己。理性的教育就是在给予孩子一切的时候不展示成年人的权威,不会让孩子们失去自我肯定的力量。台湾大学教授黄武雄先生曾经说,作为与生俱来的生命里面最珍贵的东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只是一棵芽苗,需要与世界不断有正面的互动,才会慢慢长成”。在我看来,这种“正面的互动”绝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施舍,不是那些“外来的肯定”,而应该是那种“润物细无声”般的“正面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每个词语的蹦出,每个表情的起伏,每个眼神的对视,每一次成人和孩子之间的生命辗转,都应该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是自然而然的“换我心为你心”。或许,好的教育就发生在这种平等、互相尊重的“互换”之中,都应该在一种基于内在“同情”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接”。

一个母亲准备把一双已经穿着不合脚的鞋子送给乞丐,于是把鞋子放在了房外垃圾桶的旁边。女儿说:“直接把鞋子送给那个捡垃圾的人,不是更好吗?”“不。”母亲摇摇头,“捡垃圾的人自食其力,他们并不是乞食者。当面给他们东西,会使他们觉得难堪的。放在那里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捡走,才是真正的善行——不让他们有被施舍的感觉。”

的确,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施舍者,就像没有人生来就应该靠别人施舍生活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中的母亲显然通晓这一点,所以能够站在“捡垃圾”者的心理感受上“处理鞋子”。母亲的说辞并不高深,却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同情。生命中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这样的提醒,都需要打开自己的耳朵、打开自己的心灵,需要一声醍醐灌顶般猛喝。

所以,理性的教育应该是平视的、不易觉察的,是自然而然地“穿鞋子”,是无意间的“换我心为你心”。或许,教育的全部奥秘就隐藏在这种平等、互相尊重的“交接”中。时下,一些所谓的“理性”教育并不缺少“施恩”,欠缺的恰恰是施恩时的一种真诚、一种敬意、一种平等。正如马克斯·范梅南在《理解儿童的可能性》中所说的:“有一些教育者试图把一整套信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必然会演变为压制和操纵孩子的教育活动,他们不过是向弱小的孩子展示成年人的权威。”的确,好的教育不展示权威,而是从儿童视角出发,以一颗“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问题,激发其身上的道德成长力量,生长出适合儿童的活德育。

所以,成人,请稍稍停住那些高高在上的施舍者的说辞和教育仪式,从僵硬的俯视感中“脱身而出”,不让孩子们有被施舍的感觉。我们需要经常抬起头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与孩子的距离,看看与孩子之间那张决定“施舍”的桌子究竟有多远。我们也需要经常低下头来,反思自己: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教育究竟有多远?

参考资料

[1]林高明 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2):47。

[2]程晓云 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4。

论文作者:陈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不让孩子有被施舍的感觉论文_陈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