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及对策_课件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及对策_课件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对策论文,小学英语论文,多媒体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传统的英语教学媒体,如课本、板书、挂图、模型、演示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相反,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英语教学媒体,如计算机、投影、幻灯、教学电影、录音、录像等,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学校,多媒体已进入每个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很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成为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的必要教学手段,甚至出现此类现象:不会做课件的教师被列为“不合格教师”,不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被斥责为“落后教师”,大奖、好评等基本上与这些教师无缘。于是,英语教师纷纷开展多媒体教学。

      一、为什么要进行多媒体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丰富多彩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热烈且浓厚。同时,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静态的文本转换为动态的文本,将静态的图像转换为可以播放的动态画面,将静态的色彩转换为可以变幻莫测的色彩。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可以掌握时间和速度的多媒体技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加教学信息量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增加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容量和知识量。而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看到或听到原本不易看到或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大大节约时间,加大课堂的容量,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越性。然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误用、滥用多媒体;过于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多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如同过眼烟云,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多媒体喧宾夺主,过犹不及,违背了“辅助”教学的宗旨,将英语课上成了音乐课、录像课。

      因此,在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大加褒奖之余,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它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的弊病和缺陷,在实际运用中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1.课件过于花哨,喧宾夺主

      诚然,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很多英语教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一些英语教师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一些英语教师为了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或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件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声音。当然,适当地引用图片、动画,固然赏心悦目,可以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然而,过多地使用只会让人眼花缭乱,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极大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英语课几乎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比如,有的英语教师喜欢在学生答对问题以后设置一阵短促的掌声或欢呼声,这些是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使用过度,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的英语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内容和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辨,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真是“绣花枕头稻草心”。

      2.课件容量过大,学生难以及时消化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其容量大、效率高而见长。然而,一些英语教师为了实现课堂容量的最大化,在备课时准备了大量的PPT,但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上课期间不得不加快传输和播放速度,飞快地切换画面,所有的知识要点都像放电影般在学生的面前一闪而过,全然不顾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进度。如此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打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旗号”,实施“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虽然多媒体的使用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大量时间,但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思维强度与节奏,致使信息输入过量、训练不到位,严重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挤占学生探索、分析问题的时间,遏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3.过多依赖多媒体,忽略了传统的板书

      鉴于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点,有些英语教师认为,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常常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用鼠标代替粉笔,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搬上了多媒体,在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展示,整节课几乎没有板书。比如:在教单词的书写过程中,不是通过板书,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笔画及书写过程;教读课文不是通过自己范读,而是让学生跟读课件录音;学生和教师的口头交流变成了人机对话。

      其实,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优秀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能展现所教内容的结构体系,使所教的知识要点成为学生的注意中心。如果完全用投影屏幕替代黑板,教师如同一个放映员,其教学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同时,也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导致弊大于利的后果。

      4.忙于多媒体操作,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

      英语教学强调交际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尤为重要。然而,很多英语教师离不开多媒体,他们把大部分甚至是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由于鼠标的线很短,在授课时教师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电脑前,他们随时要用鼠标点击演示课件。久而久之,教师大大减少了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演绎成了以课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授英语语法规则或做练习时,即便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只能站在讲台上进行纠错或讲解。表面上看起来,课件图文并茂,色彩斑斓,但是缩减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一个多媒体操作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观看屏幕的观众,特别是坐在后排的学生,他们基本上远离了教师的视线。

      其实,多媒体辅助教学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并不比用马车运食物的营养更为丰富。面对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应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成效。

      三、如何优化多媒体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1.多媒体使用要选择时机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媒体;同时,要在适当的时间进入教学环节,解决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讲清楚的一些问题,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达到设疑激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多媒体的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否则用了等于没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比如,在教授有关生日的内容时,英语教师没有必要为对话里的人物设计精彩的课件,因为班里学生就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完全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对话,通过共同参与、练习来熟练掌握有关生日的交际用语。然而,在教授句型“Would you like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too?”时,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呈现更多的英文动画片,让学生在英语动画片的观看中感触英语学习的魅力,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使用要针对具体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由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具体到每一节课,或者具体到每一项教学内容,采用何种多媒体,应根据授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认为多媒体使用次数越多,教学水平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多媒体之中。有时候多媒体使用只需要几分钟,有时候多媒体使用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些。比如,在教授句型“They look the same.They are twins.”时,由于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较少,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若干对双胞胎的画面。在学生理解并能运用上述句型后,教师再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look the same的人或事物,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言语交际的场所。

      3.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其自身的优越性毋庸置疑,但“人”与“机”毕竟有很大的区别,教师的语言、声音、表情、神态是多媒体所无法代替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用它来代替教师,充当课堂的主导。其实,传统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有自己的优点。板书、手势比划、实物演示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地道流畅的语音、工整漂亮的书写以及渊博的中外文化知识,则是形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既要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又要看清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适当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有将两者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in,on,under,between,behind等表示方位的介词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来演示方位,这样更具真实感,更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运用。

      4.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许多作用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事实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表情、语气、声音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可以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都是多媒体所不能取代的。不可否认,学校可以没有多媒体,但不能没有教师。过去,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但是照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但是,如果没有教师,学生就无法上课,教学秩序就会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多媒体只是教师的辅助工具,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分析,进而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观察时缺乏目的性和精确性,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长。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的需要,既要活泼生动,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学习的欲望,又要重点突出,自然平实,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控制在教学内容方面。因此,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能让多媒体的使用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总而言之,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特征,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不能完全依附于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合理、更科学、更灵活、更有效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标签:;  ;  

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及对策_课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