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创伤一区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患者康复状况造成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38例进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包含19例患者,实验组包含1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记录所有患者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能进行自主行走时间,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短,并且患者进行自主行走的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所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辅助时,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促进,缩短患者的卧床休息时间,对于患者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治疗策略;临床护理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是现代临床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症,这种病症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严重时患者的下肢状况会受到静脉淤血的影响而发生溃疡,进而出现感染等其他并发症[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分段剥离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口,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才能进行正常活动[2]。所以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做好相应的护理操作,是配合手术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方案[3]。本次研究中,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患者康复状况造成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38例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包含19例患者,实验组包含19例患者。其中实验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介于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7.6±6.9)岁,对照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介于5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2±6.4)岁。
患者个体状况在入院时经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均采用相应的高位结扎加分段剥离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一般资料和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配合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有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手术结果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路径,在开展操作时各项护理步骤都应当按照护理路径执行。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向患者详细讲述病因和手术方案,使患者对自身状况以及治疗方案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患者的日常休养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持静养,避免出现过度活动和劳累状况。在卧床休息时应当将患肢抬高30度左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而降低患者症状表现。同时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保持患肢部位的皮肤清洁,避免受凉和外伤事件的发生。
对于患者已经出现了溃疡血肿的状况,护理人员应当辅助患者将患肢抬高25度左右,并叮嘱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多进行患肢屈伸活动,这样有助于患者患肢血液回流。在手术完成后,若患者发生疼痛和下肢肿胀状况,护理人员应当考虑患者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必要时安排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进行确诊。除此之外在对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可要求患者在晨起时穿上弹力袜,而夜间睡眠时将其脱下,这样有助于保证患者腿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可以进行自主行走的时间分析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短,并且患者进行自主行走的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对比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及时进行下床活动,能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肺活量,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同时治疗完成后及早进行下床活动,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患者的静脉曲张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4]。除此之外,做好良好的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膀胱收缩和胃肠蠕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影响患者的正常消化道功能[5]。
本文中通过合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患者的下床活动状况进行护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活动度,使患者在接受肢体训练时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为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对所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辅助时,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促进,缩短患者的卧床休息时间,对于患者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燕萍,潘慧蓉.优质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36-37.
[2]詹海花,吴海燕,许洁芳.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9):21-23.
[3]许盼盼,应莲琴,任娇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研究,2019,39(02):233-235.
[4]郑连梅.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70-171.
[5]郑细艳.围手术期创面护理干预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溃疡创面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111-112.
论文作者:黄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实验组论文; 状况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