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论文_刘仁冬

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论文_刘仁冬

摘要:随着员工大规模步入职场,如何防范和减少其不安全心理行为成为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与传统员工相比,现如今的员工深受互联网时代与经济全球化等环境的影响,工作价值观呈现出独特且多维的特点。基于此从员工的不安全心理进行有效管理,并探明工作满意度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改善企业员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管理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应对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员工心理层次的划分针对性进行教育,以及通过形式的创新来对员工的行为动机进行合理的干预,以帮助其形成安全意识,进而形成合理的安全动机和安全行为,是提高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

1、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理论基础

员工生产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员工的具体行为密不可分。对于员工来说,一个完整的作业行为应该包含自身对工作的认知、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行为三个部分。因此,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事故的错误行为,换句话说,即为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忽视安全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范等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从员工心理状态出发,不安全行为可以划分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和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两类其中,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指员工在清楚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发生的“明知故犯”、“粗心大意”的违规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指员工在突然发生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界变化做出的可能致使事故的反应或者行为。因为后者是人的潜意识给出的应激反应,难以对其进行预测和管控,因此,对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主要是将其集中到对于员工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来。

2、员工不安全心理的原因分析

2.1人的因素

人是具有个体性差异的,每个人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其能力也是变化多样的。

2.2心理状态

人类是具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等共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每个人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例如,情绪往往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情绪激动水平,使人的动作准确度仅在50%以内,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自控。所以,一定情绪水平的维持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利完成。

2.3生理状态

疾病、疲劳、睡眠不足、醉酒、饥饿、服用某些药剂(如安眠药、镇静剂)等会降低大脑的意识水平,影响人的生理状态。例如,过多的疲劳会造成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衰退和紊乱,从而造成劳动效率下降、作业差错增加、工伤事故增多等。因此,要合理的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

3、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的应对策略

3.1组织文化在新生代工作价值观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组织文化指的是被绝大多数组织成员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及团体意识的总和。当员工所接触的组织环境与领导传递的行为信息相一致时,便会潜移默化地接受领导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进而极大地增强对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提升工作绩效。反之,一旦组织内颁布的制度或规章有失公允,下属便会质疑领导行为的合法性,进而对领导产生抵制情绪,影响工作表现。当组织内部倡导注重员工幸福感、强调公开透明的文化背景时,新生代工作价值观对不安全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强。因此,在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过程中,组织要谨慎考量组织内部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塑造一种与新生代价值观更加匹配的组织文化,尊重员工内在需求,鼓励团队合作,从而激励员工严格遵守组织制度,减少不安全行为隐患。

3.2掌握思想动态,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

员工常说:“领导的几句贴心话,有时比钱更重要,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现场安全管理考核过程中,员工应该觉得是因为事情,不是因为人,而是因为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面对面指出和纠正员工的错误问题时,应适当扩大“优势”,努力消除员工的挫折感、失落感和跌倒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接受评估时会受到警告。相反,他们会有消极甚至相反的情绪,这不仅会加剧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也可能使员工的“两违”行为由偶尔的习惯转变为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员工的思想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加以解决。

3.3抵触心理的应对策略

对这样的员工,企业安全员或班组长应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不满的根源,优先选择通过安全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尽量避免“以罚代管”的做法。同时,在实践中,在处理违法行为时要避免“简单粗暴”和“一罚了之”。要结合违法行为开展“综合治理”。在做好惩治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教育和帮扶教育。

3.4逞强心理的应对策略

对这样的员工,企业可以采取师傅带徒弟、结成“安全联保对子”等形式,以老带新,增加新员工与老员工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再重点通过对其加强岗位操作规程、危险点以及防范方法方面的教育,提高这类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5异常心理的应对策略

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这样的员工。比如,团队领导可以运用“员工情绪色彩分析”让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不同的色卡,从而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然后,每天上班前,组长根据这些色卡判断情绪波动较大的员工,并在操作中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异常心理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停止手术,进行心理咨询。

3.6抵触心理的应对策略

对于这类人员,企业必须着重研究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准确判断操作行为的正确性。同时要求各班组充分利用班前会和班后会,不断强调规范操作要求。此外,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营造“人人学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3.7提高安全考核门槛,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实践证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保障企业顺利、安全运转的关键。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欠缺是造成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针对岗位培训,需要做到老人带新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扎实的安全知识。

3.8因势利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心理能够承受的外界的刺激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把握好刺激的“度”。因此,对于员工,首先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层级划分,以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可以使安全教育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提高安全绩效,将其与企业利益挂钩。另外,在教育形式方面应具有多样化,将奖惩结合起来,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渗入到矿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注重对其心理的引导和适宜的刺激。管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对矿工心理刺激强度的把控,尤其需要注意教育方式的新颖性,要与员工做好沟通,因势利导。

结束语

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可以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通过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组织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在员工不安全心理的过程中,除工作价值观外,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因素还有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永超.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J].现代职业安全,2019(12):20-21.

[2]王鹏.知识型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3]杨蔚.Y公司的安全行为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4]李京蔓.基于内部控制的员工不安全行为内控点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8.

[5]杨波涛.班组安全氛围对建筑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论文作者:刘仁冬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识别不安全心理规范员工行为论文_刘仁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