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的人格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特征论文,青年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2)06-0028-03
人格是一个人在处理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表现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品德、格调、风骨和气度。青年毛泽东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处于剧烈变迁的前夜,也是毛泽东进行人格探索的激进岁月,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人格有如下特征:
一、坚信圣贤创世观
青年毛泽东认为,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宇宙真理的圣贤。他继承了儒家的圣人观,并把是否探得“大本大源”看作是超凡入圣的分界线。“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孔孟对答弟子之问,曾不能难,愚者或震之为神奇,不知并无谬巧,惟在得一大本而已。”[1]青年毛泽东所向慕的当代圣贤,是托尔斯泰、谭嗣同、陈独秀这样一些人。“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2],是改变国民思想的先驱。
毛泽东当时极力推崇圣贤豪杰的伟大历史作用,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英雄史观”。但他并不认为圣贤豪杰是“生而知之”,先天而成的,而认为是由后天的实践锻炼而成的,“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毛泽东指出:“而后知圣人者‘生而知之’、‘不虑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之不可信也。”[3]并且破除了圣贤与普通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架起了一道可以由此及彼的桥梁。
二、倡导奋斗精神
毛泽东在《讲堂录》的“修身”一节中,批判了懒惰:“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4]他力倡奋斗精神:“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5]以不断运动,顽强奋斗,克服“抵抗”,实现自我为人生快乐,是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特征。
青年毛泽东一方面注意任何现象、事物、对象的变化性、相对性和二重性;另一方面强调自我主体的活动性、能动性。有了身体活动则有心灵性、精神性和思辨性的活动。“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6]所以,对他来说,智力活动和体力活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需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反映了毛泽东胆略的伟大和意志的坚强,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自然就需要斗争精神。体现在体质的锻炼上,就免不了与自身的懒惰意识作心理的斗争;而体现在文明精神上,更需要同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作斗争,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7]。才能确立富有生机的思想文化,以文明自己。毛泽东正是在跟桀骜不驯的大自然、黑暗暴虐的旧势力和头脑中的旧观念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培养了勇猛无畏、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成为实现其人生哲学的手段之一。
三、强调精神之个人主义
主张个性解放,重视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对个性的压抑和对个人的摧残,是“五四”时期思想家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一思想也积淀到毛泽东的人格因素中。
毛泽东认为,“个人”在宇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吾人苟放大眼光,而曰人类一大我也,而曰生类一大我也,而曰宇宙一大我也,亦何必讳言自利哉?亦何自利之非佳哉?”[8]他说:“泡氏亦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此个人主义乃为精神的,可谓之精神之个人主义。个人有无上之价值,百般之价值依个人而存,使无个人(或个体)则无宇宙,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9]可见,毛泽东主张尊重和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肯定人为自己谋利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毛泽东的“精神之个人主义”,一方面强调人生要尊重人格,追求个性解放;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国民的关系。他认为:“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10],“自我之构成一一皆须待外界之资料,吾人一毫不能跳出此自我以外之世界”[11]。正是在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中,毛泽东强调发挥个人之作用与价值。他认为:“吾人虽为自然所规定,而亦即为自然之一部分。故自然有规定吾人之力,吾人亦有规定自然之力,吾人之力虽微,而不能谓其无影响。自然若除去吾人,即顿失其完全。吾人之于自然也,若个人之于国民,然个人受国民种种之影响,而即为国民之一部分,国民除去个人亦失其势力矣。”[12]
四、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
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说:“吾于伦理学上有二主张。一曰个人主义。……一曰现实主义。”[13]
青年毛泽东认为,“古者为学,重在行事”[14],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强调亲身经历,“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他认为,“解甲物而有通乎乙,思此理而有会乎彼。……万象之众,息息而相通,是谓知觉类化”[15]。即是说,不能从书本中,而必须从实际经验中,去解甲通乙,由此及彼,以达到某种经验的理性认识。
毛泽东一方面强调“知”,即建立一种新的“理想”和“精神”信仰,掌握真理,以指导行动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对“知”的来源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有了新的认识:其知也,亦系经验而知之。他已初步认识到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即行是知的来源。同时,他对知,即理论认识的目的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说:“伦理学之正鹄在实践,非在讲求。”[16]“伦理学示人生正鹄之所在,有裨于躬行。”[17]这些话初步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习理论不是为了空谈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现实。他说:“凡吾思想所及者,吾皆有实行之义务,即凡吾所知者,吾皆有行之义务。”[18]
正是在这种现实主义的引导下,青年毛泽东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在斗争的风浪中实践自己刚刚学到的各种知识、理论,以决定取舍。在一师时期,他就曾游历湖南农村深入调查。在“五四”运动的伟大潮流中,他提出中国的思想界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19],在出洋留学热潮中,他冷静地考虑了自己的去留,觉得与其糊糊涂涂去留学,不如先对国情有个具体了解。因此,他决定“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20]在这种“知了就要行”的现实主义思想影响下,青年毛泽东从投身革命开始,就表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主义人格作风。
五、强烈的爱国精神
青年毛泽东的爱国首先表现为为国献身的精神。他在1915年7月写给一朋友的信中说:“齑其躬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21]后来他在《讲堂录》中又进一步发挥了这种精神,他引《墨子·大取》中关于断腕保身的思想,借以发挥说:“毒蛇螫手,壮士断腕,非不爱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22]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
毛泽东爱国还集中表现在改造中国上。他积极主张社会变革,特别强调改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必要性:“吾尝虑吾中国之将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是亦日耳曼而变为德意志也,无忧也。”并认为“各世纪中,各民族起各种之大革命,时时涤旧,染而新之,皆生死成毁之大变化也”[23]。
青年毛泽东的民族自强精神也是其爱国精神的体现。在一师读书时,毛泽东常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与同学共勉,他要求自己并鼓励同学为挽救今日中国之危亡,共同为建设未来而“储才蓄能”;要做确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不要做“金玉其外”,不学无术,专为自己打算的小人。他说:“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言救济”[24]。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孜孜不倦,刻苦攻读,以期成为今后救国、建国的“奇杰”。
六、追求理想主义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想主义也构成了毛泽东人格的一大特征。青年毛泽东对社会理想的追求,结合了人格理想、社会生活理想等多个方面。
其一是高尚的人生理想。毛泽东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应定位在满足自我利益的狭小范围和求取金钱财物的物质层面,而应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大众利益范围去寻求。这种人生价值观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具体表现为:一是注重立志。毛泽东认为,人之所谓立志,应该就是追求真理,为实现真理而奋斗。“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25]他主张青年人要有高尚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多关心国家及天下大事,把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二是倡导大公无私精神。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人有共同的乐利性,只是乐的内容不同,一般人喜躯壳之乐,“惟圣人不喜躯壳之乐利(即世俗之乐利),而喜精神之乐利”,随后他引述了《论语·述而》中的一段话:“故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既包含着吃苦的精神,又包含着无私的精神。三是疏淡钱财。青年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与志同道合的学友三不谈:一不谈金钱之事,二不谈家庭琐事,三不谈男女之间的事情。这是注重精神生活的高尚人生理想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其二是平等的社会理想。青年毛泽东心目中一直蕴藏着一个十分美好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的突出特征就是平等。青年毛泽东之所以曾视康有为的“大同世界”为“圣域”,对其表现出衷心的向往,原因在于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是一个破除了国、级、种、形、家、业、乱、类、苦诸界的“至平、至公”理想世界。青年毛泽东的新村”计划,是他在主观上所设想的“新村”,实际上是一个保证人人有书可读,有工可作,人人地位平等的基层社会组织。
〔收稿日期〕20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