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后监护室护理分析论文_王娟娟

六安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后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的5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组)及监护室综合护理(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死亡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9.26%(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行监护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监护室护理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作为临床危重型心脏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且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症发病率有所提高[1]。该病症的治疗存在风险高,死亡率高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高等特点,对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2],在术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探究护理方案对该类患者的意义,本次研究特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的54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的54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9.52±2.78)岁,全部患者经诊断,均同时符合心脏瓣膜病及冠心病标准,表现为心房颤动、右心室肥厚、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前分支或右束支阻滞。且排除以下情况:1、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伴有其他内脏疾病;3、患者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4、患者伴有糖尿病或恶性肿瘤等对本次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疾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护理组,每组患者27例,其中常规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8.43±2.68)岁,护理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50.61±2.9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理分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经手术后,均送至监护室进行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遵医嘱对患者用药及病房护理等;对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神经系统护理,由于该类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导致其意识恢复较为缓慢,且患者在意识恢复后,常出现烦躁或精神错乱等现象[3],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及护理,因此术后会理人员应在患者意识恢复时对其进行有效判断,并观察其瞳孔运动、机体反应情况及感觉情况,对烦躁程度较高的患者进行镇静处理,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降低其对治疗环境的不适,并对其提出的问题及疑惑进行详细说明,消除其疑虑,缓解其不良情绪;2、呼吸系统护理,由于该类患者需较长时间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保证呼吸管道的无菌[4],并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清除,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适当抗菌药物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另外,当患者使用呼吸机超过48h时,并进一步将强对其的监护,并及时将通气管道中冷凝液去除,避免患者将冷凝液吸入气道;3、内环境护理,由于该类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且应用利尿剂等治疗,可导致其出现内环境及电解质紊乱现象,并进而导致室颤,影响其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心率及血气分析变化[4],并遵医嘱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4、引流管护理,由于该手术治疗后,需在患者综合及心包处留置引流管,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其脱落[6],并保证其通畅,按时记录患者引流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对其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患者出院时,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死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死亡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由于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难度较高,患者在术后常出现各类并发症甚至死亡,预后较差,因此对术后的护理要求更为严格,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有学者指出[7],采用监护室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应症状。

本次研究中对护理组患者采用监护室综合护理,通过对呼吸机及引流管等设施进行看护,避免因呼吸机冷凝液误吸或引流管脱落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并适当给予患者抗菌类药物,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8],另外,由于该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在意识恢复初期极易出现烦躁等情绪,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护理人员应在其苏醒初期对期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平静,同时,长时间的治疗也导致患者内环境出现紊乱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等症状并进而影响其心率,本次研究中共有2例患者死于心律失常,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血压、心率及皮肤等进行详细观察,以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行监护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洋英.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后监护室护理的经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245-246

[2] 魏延举,李杰,王艳波,等.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38例的监护室护理[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137-138

[3] 杨丽丽,刘喜梅,丁艳琼.心脏瓣膜手术后行主动脉内气囊反博时的护理策略[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2,10(4):221-223

[4] 赵小萍,陈蓉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控制的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69-371

[5] 邢蓓蓓,蔡佳佳,申红,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3(6):33-35

[6] 袁利琴.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49-250

[7] 谢春燕.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54-1755

[8] 莫丹.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38例监护室护理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76-178

论文作者:王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后监护室护理分析论文_王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