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苏再军1,黄艳香2

(1.邵阳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2.邵阳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邵阳)

摘 要: 针对当前《机电传动控制》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并优化课程实验体系、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

关键词: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改革;教学方法;考核

一 前言

《机电传动控制》是我校机械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控制电机结构及原理;电机控制、检测元件及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等[1]。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完成生产机械的启停及速度调节控制。由于本门课程的内容较多,前后连贯性不大,且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不高[2,3]。《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是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课程内容的验证和补充,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程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实验教学效果偏差,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4,5]。因此,对《机电传动控制》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已势在必行。

二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时偏少,且类型单一

一直以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都是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且随着课程理论教学课时的缩减,实验课时也大幅度的减少。目前,我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仅为6个课时,且都为验证式实验项目,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三性”实验项目。

(二)实验教学模式不合理

目前,对于验证式实验教学,教师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每次实验课的前段时间,紧促快速的讲解本次实验的原理及目的、操作步骤及流程和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然后再按照讲解过程操作一遍。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就像流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只要做出这个动作,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实验效果。

(三)实验考核方式不合理

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实验考核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实验报告的完成程度和实验课的点名进行评价的。然而,对于验证性实验的考核很难准确的量化,因为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单一,很难从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中看出哪些同学是认真操作实验设备,并且有自己的想法的,而哪些同学又是敷衍了事的。

图1为L2线自然电场法剖面曲线,可见3个频率的电位在140~250号点与400~600号点处均较低,推断该处裂隙较发育。

三 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并优化课程实验体系

(2)实验态度分数:为:1.学习态度,2.学生点名,3.遵守实验室制度和纪律三部分分数的总和;

2.配合理论课程改革,增设理论课相对应的“PBL项目”实验数量。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后,全书由原来的11个章节变为三大模块:直流电机及控制、交流电机及控制、步进电机及控制三个大的项目模块。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变化及本院的特色,机电教研室通过2个月的实地走访,与深圳吉阳,东莞雅康,深圳达力电源等多家新能源电池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最终确定了涂布机张力控制、涂布机速度控制、制片机控制等“PBL项目”实验3组,共10个。把“PBL项目”实验放置在理论教学模块后,学习完理论知识后,马上进行相对应的“PBL项目”实验学习操作,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

为了进一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强国”构想,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目的是打造一个有利于增长文化软实力的政治环境,同时也方便促进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

1.减少验证式实验数量,增加 “三性”实验比例。通过多次企业及兄弟高校的实地调研,取消了原来的直流电机速度、位移控制、交流电机控制等验证式实验项目,并依托新购入的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平台,新设了面向企业工程应用的 “三性”实验三组,每组4个,一共12个,系统随机在每组中给学生选取其中1个实验进行学习。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鼓励学生组队进行实验研究,提升工程素质。学科竞赛都侧重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素质的考察,强调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本院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学科竞赛。学院给每组学生指定了一名专业课实验老师,全程指导实验方案的设计、修改及最后的制作过程。实践证明,学科竞赛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更能积极的适应工厂企业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其就业能力。

盾构隧道管片背后状态的几种检测手段试验效果分析……………………………………………………… 向亮星(7-121)

(二)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原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三性实验”及“PBL项目”实验的教学,实验项目的改变必然导致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验项目的特点,灵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翻转式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实验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及实验问题的分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术思维进行引导,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自学课本知识及网络知识后,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准确的掌握知识点,并在思考中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出在哪里,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向验证的方式,排查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步骤及实验原理;实验完成后,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然后采用翻转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分组汇报,进一步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让学生从看得懂转变为讲得明白,同时也享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三)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245 Risk factors of restless leg syndrom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1.细化平时成绩考核标准

加强实验课程的考核,是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操作的重要方法。对于“三性”实验及“PBL项目”实验的考核,不能采用以往不合理的实验考核制度。经过多年的实验教学研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以下改革。

针对实验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不好量化的问题,根据本实验课程实际制订如下相关评分细则:

表1 实验课程相关评分细则

(1)实验预习分数:实验预习分数为:1.实验原理及步骤;2.实验设备操作方法;3. 实验预习报告三部分分数的总和;

(3)实验操作分数:实验操作分数分为:1.熟悉操作规程分数,2.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分数,3.规范完成实验流程分数三部分分数的总和;

以国家新工科建设及工程认证的学生培养目标为指引,建立并优化适应现在及未来工厂企业需求的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村小学和教学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能用一般学校的建设和评价标准来衡量。村教学点要坚持办,扶持好、管理好、发展好教学点。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细化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确保办学经费到位。

(4)实验结果分数:为实验过程记录分数、数据处理分数、实验报告分数三部分分数的总和;要求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出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等实验部分,并记录规范。做到实验方案切实可行,实验数据真实可信,实验分析合乎逻辑,实验结论可靠。

通过以上评分细则,任课老师可以更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

2. 采用分段式考核

改革“三性”实验及“PBL项目”实验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级分段式考核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分段及整体评价。主要考核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结合学生在每个实验中的平时成绩及实验的完成情况,给出在每个实验的总成绩,最后成绩为所有实验总成绩的平均。

四 结论

针对我院《机电传动控制》实验课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并优化课程实验体系、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对甘薯淀粉/魔芋胶复配凝胶体系进行应变扫描,以确定其线性粘弹区,结果如图2所示。应变能够反映体系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程度。随应变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G',图 2-a)、损耗模量(G",图 2-b)在 0.01%~500%的应变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在应变较高时储能模量呈下降趋势,而损耗模量先上升再下降,当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不再随应变发生改变时,说明体系在该应变时处于线性粘弹区间。最终选择应变为1.0%进行动态频率扫描。

参考文献

[1] 冯清秀,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6.

[2] 雷金,彭卫平,秦新燕,等.“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科技视界,2017(23):43-44+37.

[3] 王克义,黄玉瑄.机电传动及控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 ,2016,39(01):88-92.

[4] 周旋,李鹏.《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27):75+69.

[5] 曹有为,孙雪,王福生.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对机械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1):67-69.

本文引用格式: 苏再军,等.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9):89-9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9.033

基金项目: 本文系邵阳学院教改项目(基金编号:2017JG2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苏再军,男,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标签:;  ;  ;  ;  ;  ;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