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 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临床效果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Yang Hua (Shangqiu City Tuberculosis Control Shangqiu 476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used in their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5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care, 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serve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situation. Results: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such as 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clinical effect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而显著上升,此病不仅病情严重,且复发率较高,而患者会因为疾病情况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1]。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别给予传统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为(61.5±1.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为(62.1±1.3)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伴随严重基础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不能配合治疗者。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流程指导等内容,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临床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伴随害怕、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疑虑和真实想法,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定期开展慢性心力衰竭知识座谈会,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认知,增加护患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认知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向每位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也可通过一对一形式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知识宣传,主要宣传内容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自我健康意识,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告知患者焦虑、害怕、烦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医护人员应多帮助患者解答内心疑虑,缓解患者内心压力,促进患者恢复。(3)行为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播放一些优雅、欢快、活泼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注意调节音量为65dB,播放时间为30-60min/次,1次/2d。不仅如此,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制定适量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肌肉放松训练,取患者平卧位,让患者保持放松,进行深呼吸,再循环练习肌肉放松—收缩,加快康复。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叮嘱患者进行散步、慢跑、太极、爬楼梯等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4)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注意膳食均衡,营养搭配,以降低心脏负荷。此外,医护人员应严格控制患者食盐摄入量,确保每天小于2g,以降低水钠潴留程度。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调研问卷对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1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同时依据自制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主要分为十分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9分)和不满意(1~69分)三个等级[2]。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心理衰竭是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超过负荷以及炎症等因素致使心肌发生损伤,进一步造成心肌结构发生改变,心肌功能出现衰退,最终使得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显著下降。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乏力等[3]。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患者存在的持续心力衰竭状态,并且具有恶化、代偿性的可能,也可能持续稳定。患者多因病情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应通过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4]。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给予患者全方位、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从心理、认知、行为以及饮食等方面方面给予患者干预护理,从而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并且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王恒娟[5]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丽君,盛国安,汪一波.医院与社区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5,37(11):1010-1011.
[2]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5,10(03):413-415.
[3] 董璠.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53-255.
[4] 张川林,张泽菊,牟绍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3):183-186.
[5] 张玉莲.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03):441-443.
[6] 王恒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92-193.
论文作者:杨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论文; 满意度论文; 功能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