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国际施工项目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李媚

我国与国际施工项目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李媚

东阳市博云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引言:文明施工是创建示范工程的基础,文明施工是施工单位形象的体现,它涉及工程的本身质量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它关系到我公司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公司在所有项目中实施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化、施工设施标准化、物品堆放定量化、人的行为规范化管理。落实责任 常抓不懈 推动创建文明工地活动不断深入[3]。确保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同行业示范标准,达到更体现了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协调的管理思路,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工程建设投资中的失误,减少企业工程项目的风险。到达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的施工活动标准。

1 我国与国际施工项目的发展趋势分析对比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我国设立的外资企业数目与日俱增,跨国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数十万家,许多项目都需要通过国际招标、项目咨询和BOT的方式进行实施。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施工项目管理的竞争则更加激烈。国外的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抢占我国的工程市场,通过其多年的发展经验与实力积累,对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进行打压。

另外,随着工程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工程项目的收费标准规范化是一个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收费标准过低,会造成工程项目企业效益低,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收费标准过高,则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项目成本负担,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普及与发展。因此,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科学地提供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统一工程项目行业的收费标准与规范,是确保工程项目做到高质、高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工程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使国际化标准逐渐形成。

2 我国项目的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2.1工程管理水平落后

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由各级政府和国营企业进行。由国家授权实施的工程项目,赋予了项目业主较大的管理权限,而项目业主普遍缺乏项目管理的知识经验和责任感,无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对项目进行客观、透明、科学的评价。另外,权本位的思想使得业主不愿聘请项目管理专业家顾问或采用像项目管理、设计施工这样的合同形式,直接导致了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低下。

在我国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相关单位如设计院、承包商等单位几乎全部由央企所主导,全国工程项目行业的央企数量达到了126家。设计院方面,国有大型设计院通常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区拥有垄断优势,私营设计院很难与之竞争;承包商方面,大型承包商一直被国有企业所占据,私营企业的规模有限,财力、人力、物力均无法与国家支持的国有企业相抗衡。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设计院缺乏产出作品的动力,很难产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在发达国家,长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董事会制度,使企业时刻面对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以美国为例,其建筑市场相当开放,几乎不存在地方保护的情况。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靠代理人(Agent)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由董事会和建设委员会进行监督,并拥有一套透明、客观、完善的项目目标测量、评估监测系统。与中国相反,在美国,总承包商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和私营公司,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而将近80%的具体工作则交由分承包商完成。在美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的平均纯利润只能达到2%左右,业绩较差的项目管理公司很快就会被淘汰。

我国的工程企业长期由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所占据,这些企业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特殊优惠政策,在一个相对与市场隔离的经济环境下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有工程企业的从工程招投标、工程定价、税收、财政补贴等多方面享受到国家的特殊待遇,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没有一套系统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同时,依靠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多数工程企业能够获得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可能获得的高收益,导致企业管理者并不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客观的评价,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2.2项目管理层人才良莠不齐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一直是影响我国企业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设程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缺乏。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员尚未经过任何培训,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而且结构层次不合理,高学历的从业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据大多数。尤其是我国的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专业刊物不多,培养的人才不足。正因为高素质的、具有组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缺乏,才造成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与国际工程公司、咨询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3我国的建筑法律法规不全面

在我国,现行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款,仅仅对建设施工项目所涉及的招标、招标代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法律规定,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我国还并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管理。对于已经出台的30号和200号文件,仅仅作为规范性文件出台,对于实际的法律规范体系并不完善,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投标、合同文件、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我国也并不完善。

3.2 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提高其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断培训学习、强化。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管理手段中多数已经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在现代建筑企业中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手段已被应用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当中。如今,工程管理的作用逐渐被建筑行业认可,此时更要加强员工对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争取普及管理理念。

3.3 全面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技能

因为施工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验收的品质好坏,所以建筑企业应重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在建筑施工和管理中做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此外,管理人员也应该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建筑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总结

安全文明施工已经提到了企业是否能够生存的高度,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人人重视安全文明施工,人人关注安全文明施工,人人参与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让安全文明施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使我们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切实改善施工环境、施工秩序,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安全文明施工是技术的创新,强调安全文明施工,意味着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革新施工手段,完善技术设备,安全文明施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有福,抓安全施工的做法和体会[J]建筑安全,2017

[2]刘泰华,论文明工地建设[J]建筑安全,2018

[3]落实责任,常抓不懈,推动创建文明工地活动不断深入[J]建筑安全,2012

[4]张远坤,加强文明工地建设势在必行[J]当代建设,2011

[5]段文秀,浅谈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建筑设计管理,2013

[6]张玮,杨哲,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

[7]胡国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8]吴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最新走向[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5

论文作者:李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我国与国际施工项目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李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