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欣 黎玉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 辽宁 大连 116027)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24-02
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肿瘤体积较大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甲状腺良性肿瘤将有恶变可能[1]。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方式,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切口大,且正好位于显露的颈前,影响美观。本院自2012年6月—2015年2月间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均经甲状腺功能检查及B超扫查等确诊。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56例,年龄24~68岁,平均(42.8±12.4)岁,病程15d~4年,平均病程(3.4±1.2)年,其中单发甲状腺结节52例,双侧甲状腺结节32例,甲状腺结节的平均直径为(1.7±0.7)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中,男30例,女54例,年龄23~67岁,平均(43.2±11.5)岁,病程1个月~4.5年,平均病程(3.3±1.2)年,其中单发甲状腺结节54例,双侧甲状腺结节30例,甲状腺结节的平均直径为(1.8±0.8)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全身麻醉,于胸骨上4 cm处做6~8cm弧形切口,在颈深筋膜与颈阔肌间分离皮瓣,纵行切开白线后拨开颈前肌,充分暴露甲状腺叶,确定病变范围切除肿瘤,术后止血、缝合、置入引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行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锁骨上方l~2cm处做切口,单侧病变切口长度为4cm,双侧病变切口长度为6cm,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盐水15ml。逐渐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分离肌群结缔组织,分别至约上下极0.5~1.0cm处,切开颈白线,保证颈前静脉的完整性、不结扎,保留胸骨甲状腺肌和双胸骨舌骨肌,用皮钳牵开两侧。暴露甲状腺视野后,探查腺瘤性状,根据判定依据缝合瘤体,瘤体缝合后用钳夹起并吊起瘤体,切除甲状腺肿瘤。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略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0.6±10.4)、(92.6±14.5)min;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5.2±0.9)、(7.9±1.3)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7±14.8)、(81.4±20.7)ml;住院时间分别为(4.0±1.5)、(7.5±2.5)d。观察组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粘连4例,颈部麻木、颈部紧缩感、颈前区疼痛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术后有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吞咽困难7例,切口粘连6例,切口皮下结节4例,颈部麻木、颈部紧缩感、颈前区疼痛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其病因尚需进一步探究。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切口大,术后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同时这种手术方法易损伤患者颈部正常的淋巴管,影响血管回流,可能导致皮下积液感染和组织水肿。另外,由于手术创伤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舌骨、喉的正常运动,患者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手术理念的不断深入,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逐渐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治疗,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手术切口小,可明显减少瘢痕,易被患者接受。第二,此术式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开血管及周围组织,且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缝扎颈前浅静脉,因而对机体伤害较小,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大大缩短。第三,对颈前肌群损伤较小,不会对患者颈部运动功能产生影响,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第四,手术切口小,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本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改良小切口手术的优势。综上所述,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彧.甲状腺肿瘤改良小切口手术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23-24.
[2] 黄树伟.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6-57.
论文作者:关国欣,黎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甲状腺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