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芬
(云南省腾冲市中医医院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灌肠在肛肠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西药灌肠,观察组则予以中药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0例(88.8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肛肠疾病中应用中药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灌肠;肛肠疾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29-02
肛肠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包括便秘、直肠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在临床的治疗中,肛肠科大部分采用西药对其进行治疗,但西药的副作用较大,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如恶心、呕吐、头痛及纳差等,在临床的治疗效果中总是差强人意[1]。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药灌肠疗法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选取了我院肛肠科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的患者,对中药灌肠在肛肠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肛肠科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22~54岁,平均年龄在(35.68±5.64)岁,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为(5.32±2.38)年。90例的肛肠科疾病中有便秘41例,直肠炎28例,溃疡性结肠炎16例,肛窦炎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氮磺胺吡啶、甲硝唑等口服药物治疗,或者予以甲硝唑、庆大霉素以及奥美拉唑等药物溶于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等。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的患者予以中药灌肠治疗,根据其不同疾病选择不同中药方剂灌肠,如肛窦炎:鱼腥草30g、川连8g、葛根12g、黄芩12g、败酱草30g、蛇舌草30g、白芍10g、五倍子12g、冰片3g。对此方药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保留灌肠,每天1次,2天为一疗程。便秘:白芍20g、大黄20g、芒硝10g、枳实15g、郁金15g、蒲公英15g、厚朴15g、甘草6g、草决明20g。对此方药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保留灌肠,每天1次,两周为一疗程。直肠炎:党参30g、舌草30g、败酱草30g、黄芪30g、白芍20g、陈皮20g、茯苓10g。对此方药水煎煮后去渣取汁,保留灌肠,每天1次,两周为一个疗程。溃疡性结肠炎:黄连30g、黄芩30g、穿心莲20g、马齿苋20g、炙甘草20g、侧柏叶20g、丹皮20g、五倍子20g、当归20g、干姜15g。此方药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用其药液为患者保留灌肠,每次一天,两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当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肠镜检查黏膜正常,每日排便一至两次,在1年内未出现复发为痊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肠镜检查黏膜病变好转,在1年内出现复发情况视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较前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间的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0例(88.8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中医认为,大肠主传化糟粕,主津,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构成相互表里的属络关系,大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复归于肺,通过宣发肃降向五脏六腑进行输送,以此来达到整体治疗的作用。如果病位在肠腑,则可直接将药物送至病所,发挥出效果[2]。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0例(88.8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对肛肠疾病中应用中药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3]。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灌肠疗法对肛肠疾病进行治疗,可以药物的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此疗法方法简单、疗程短、见效较快以及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贾慧玲.辨证施治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6,28(12):911-911.
[2] 王飞,石健,王建民等.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6):39-41.
[3] 贾美华.辨证直肠给中药治疗肛门坠胀症5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18-818.
论文作者:万云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灌肠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疾病论文; 中药论文; 肛肠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