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的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网是最后一个直接面向于用户的供电环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配电网供电设备的使用要求。在自动化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下,能够不断地将供电的可靠性提高。而文章主要是针对地区自动化配电网系统规划建设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区性;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
一、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分析
配电网建设在整个电网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笔者发现配电网的建设工作是延后的,我们从用户不同的停电时间分析,大部分是起因是因为配电系统的影响。落后的配电网技术使供电的可靠性以及配电网管理的效率等操作受到了制约,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电力系统损耗来自配电网。笔者从自动化建设的层面分析,大部分地区的变电站已经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管理,并且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中该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拓展,相较于输电网高效的自动化运营来讲,自动化运营配电网的程度较低,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伴随着国内智能化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配电网逐渐压力向智能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科技水平进步的必然趋势。因而,为了对配电网的建设达到有效性,国内电网公司逐渐开始重视自动化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其中,成效分析和投资估算、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分析、规划方案、建设需求以及技术原则和规划目标等内容均包括在自动化配电网规划之中。
二、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方案分析
需要在技术原则和自动化配电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方案,以便于将一整套的配电自动化的规划方案完善的确定出来,如:故障处理模式、配电通信网、信息安全防护、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范围、信息交互、时序安排以及分布式电源等。
(一)关于时序安排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范围
(1)自动化配电网系统的规划需要从当前出发,以未来的角度进行考量,从而将全地区的配电网络规划出来。作为大的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过程中需要分步骤、分区域以及分阶段的进行,在自动化配电网系统覆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扩充建设项目的应用功能方面,就整个的建设结构而言需要不断地对其扩展能力的稳定性进行确保。
(2)从规划建设思路的层面上分析,笔者所任职的区域对于配电网的要求较高,对于负荷密度也有较大的要求,因而在工作开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在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将网架结构完善的建立起来。
(二)故障处理的模式分析
在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模式选择过程中,需要在供电分区分段、城市定位以及供电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的结合下进行。如:A市地区位于B/C两个供电站之间,其电缆线路能够与“三遥”建设的条件相满足,是集中式控制的优先选择。
(图一)
(三)配电的主站
现目前,所采用的自动化配电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标准型、简易型、智能型、实用型以及集成型,所有模式之间能够相互转换和升级。如:在笔者工作的地方对主站系统估算的数据处理的容量在五十万点以下,但在十万点以上,因而在将可靠成熟的标准型建立起来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基本功能加信息交互功能的之一自动化配电网主站系统的目标实现(如:图一,A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先期建设整体的框架图)。
(四)配电的终端
可以将配电终端分成配电变压器终端、馈线终端以及站所终端几部分,从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规划等内容出发,在经济适用原则的遵循下,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手段进行配电终端的配置。
三、关于信息安全的防护分析
(一)横向安全的防护
在1区部署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系统,通过正反向物理这一隔离设备的作用能隔离主站系统和三区,其中包含了无线采集数据接入、自动化主站系统的隔离等内容,在外部系统不能够直接在内部访问的情况下,能够使主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二)纵向的安全防护
笔者所任职的区域其终端和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线通信的方式,一种是光纤通信的方式。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当中,需要在相关法律文件的遵循下严格地进行,能够对单项非对称密匙的技术起到认证支撑的作用。另外,在将安全模式配置到前置机的操作中,需要签名处理控制命令,这样才能将终端对于主站身份的鉴别以及文件完整的保护性实现。
四、关于多元化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相接入的适应性分析
伴随着多元化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协同发展,原有的配电系统从单电源辐射式的网络变成了用户互联及多电源弱环网络形式,这要求未来的配电网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主动去改变过时的运行结构。为了使分布式电源的高渗透率在储能装置、电动汽车中得到满足,就需要进行配电网自动化的科学化建设操作。所以,在对多元化负荷和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配电网自动化的接口预留出来,以便将实施故障处理、监控等目标实现,以便使配电网可靠安全的运行得到保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要求,从现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自动化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因而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的进行自动化配电网设计方案的制定,在对主要和次要、近期和远期以及全局和局部等关系全面的考虑分析以后,将一个合理性的规划方案设计出来,以便在操作实践中逐步将规划发展的理念提升,在统一规划目标的坚持之下,能够顺利的将标准化设计的过程展开,以便将规划设计引领和统筹安排的作用发挥出来,对配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城市智能化建设的进程中,能够有序的进行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工作,以便于将更好的配电网运行条件提供给运营部门,从而使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必熙,罗希.地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建设[J].安徽电力,2014,01:61-67.
[2]陈海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门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3]杨勇志.天津市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3.
[4]弓伟才.忻州地区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组网方案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3.
[5]唐雪峰.延边地区配电自动化规划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刘成刚,尹德智,刘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配电网论文; 终端论文; 系统论文; 主站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源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论文;